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庆中学高考化学“一诊”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16-08-29 浏览次数:1021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单项选择题</b>
  • 1. 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明矾用作净水剂 B . 液氯用作制冷剂 C . 氢氟酸刻蚀玻璃 D . 生石灰作干燥剂
  • 2.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 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C . 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D .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A
  • 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 Cl2通入NaOH溶液:Cl2+OH═Cl+ClO+H2O B . 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 +2H+═CO2↑+H2O C .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 . Cu溶于稀HNO3:3Cu+8H++2NO3═3Cu2++2NO↑+4H2O
  • 4. 如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B .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KOH溶液 C . 充电时负极反应为:MH+OH→H2O+M+e D . MH是一类储氢材料,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 5. 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如图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3H6N3O3 B . 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 . 属于共价化合物 D . 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 6.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pH=5的H2S溶液中,c(H+)=c(HS)=1×105mol•L1 B .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 .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c(H+)=c(OH)+c(HC2O4 D .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 7. 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反应Ⅰ:△H>0,P2>P1 B . 反应Ⅱ:△H<0,T1<T2 C . 反应Ⅲ:△H>0,T2>T1或△H<0,T2<T1 D . 反应Ⅳ:△H<0,T2>T1
二、<b >非选择题</b>
  • 8. X、Y、Z、W、Q、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X元素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级中,且每个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Z元素的族序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

    W原子的第一至第六电离能分别为:I1=578KJ•mol1  I2=1817KJ•mol1  I3=2745KJ•mol1I4=11575KJ•mol1  I5=14830KJ•mol1   I6=18376KJ•mol1

    Q为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

    元素R位于周期表的第10列

    回答下列问题:

    1. (1) Y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X、Y、Z三种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
    2. (2) W的氯化物的熔点比Q的氯化物的熔点(填“高”或“低”),理由是
    3. (3) 光谱证实元素W的单质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W(OH)4]生成,则[W(OH)4]中存在(填字母).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4. (4) 含有X、R和镁三种元素的某种晶体具有超导性,其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晶体中每个镁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R原子有个.

  • 9. 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7)结晶后的母液(含少量杂质Fe3+)生产重铬酸钾(K2Cr2O7),工艺流程及相关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

    1. (1) 由Na2Cr2O7生产K2Cr2O7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2Cr2O7的原因是
    2. (2) 向Na2Cr2O7母液中加碱液调pH的目的是
    3. (3) 固体A主要为(填化学式),固体B主要为(填化学式).
    4. (4) 用热水洗涤固体A,回收的洗涤液转移到母液(填“Ⅰ”“Ⅱ”或“Ⅲ”)中,既能提高产率又可使能耗最低.
  • 10.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1. (1) 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 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

      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如1图所示的装置示意图.

      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

      实验序号

          物理量

      V[0.1mol•L1 Fe2(SO43]/mL

      1

      a

      2

      a

    2. (2) 利用图2(a)和2(b)中的信息,按图2(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 11.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

    N2(g)+3H2(g)⇌2NH3(g)△H=﹣92.4kJ•mol1 . 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 (1) 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g)+3H2(g)△H=+206.4  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

      a.升高温度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

    3. (3) 图(a)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
    4. (4) 依据温度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在图(b)坐标系中,画出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内,从通入原料气开始,随温度不断升高,NH3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示意图

    5. (5) 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