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怀仁市一中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1-03-31 浏览次数:92 类型:月考试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

    网络社区,又叫虚拟社区,最早见诸霍华德·莱茵戈德1993年的著作《虚拟社区:在一个电脑化的世界里寻找联系》。今天,网络社区被用来泛指各种各样的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社会群体,但它不意味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纽带。

    法国网络文化理论家皮埃尔·莱维在有机的社会群体(家庭、部族)、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国家、机构、宗教和公司)以及自发组织的群体(如网络社区)之间作了区分,认为最后一种是自愿的、暂时的和善变的组织,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社区成员在其兴趣和需求发生变化的时候可能转到其它社区,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可能从属于不止一个社区。无论是什么情况,他们都会在一个知识空间内共同生产和分享知识,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人们可以在一个社区中进行什么投入?有两样东西很容易付出,特别在网上:时间和金钱。金钱往往是最容易的。例如网络服务商每月向用户收取租费,但交钱并不能使你真正成为社区成员,也不能使你感到对社区依依难舍。不过,交钱确实显示了你的某种诚意。从情感上说,你会赋予这笔开销正当的理由,因为你珍惜你花钱得到的东西。时间的投入可能不那么简单。像现实社区一样,良好的网上社区需要精心照顾和培育,成员希望有人出来解决分歧,确定基调、寻找赞助者,还需要有人维护数据库或是令对话正常进行,与支撑社区或同社区有交流的买卖人耐心打交道,并制定社区规划,在社区利益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这些规划加以修改。除了归属感外,真正的社区会有很强的义务感,对其成员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有些要求甚至十分严苛。遗憾的是,许多关于互联网关系的描述从来不曾提到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而这些恰恰是发展一个真正的社区所需要的。

    有这样几条关于社区的基本规则,它们是极有道理的:每位参与者都应该清楚他付出什么,又希望得到什么,总体说来,虽然每个人的愿望都会有所不同,但这些愿望应该互相吻合;应该有某种办法区别谁是社区成员,谁处在社区之外。否则的话,社区就失去了意义;社区成员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他们在社区中投入很多,所以离开社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一个紧密团结的社区内,最严厉的惩罚是禁止、开除、剥夺、放逐……所有这些词都显示了如果被一个社区拒之门外,会有多么可怕;社区的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者必须追究责任。

    社区的一个基本价值是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最终,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将创造真正的社区,而非仅仅靠规则强行构建。人们无法仅遵循规则而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必然地和自己喜爱的人走到一起。网络空间只不过是他们可以从事这类活动的又一个地方,这次他们的活动摆脱了时空限制。但在最后,许多人很有可能要在有形世界找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结识的朋友,因为你根本无法在网上与朋友共享日落美景、体闲桑拿或是美味佳肴。

    1. (1) 下列关于“网络社区的基本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社区只存在于网络上,群体成员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交往。 B . 网络社区属于一种自发组织的群体,由共享的智力努力和情感投入所维系。 C . 网络社区也有其社区的基本规则,而且规则必须十分清晰,违反规则的人也必须追究责任。 D . 网络社区虽然为虚拟社区,但是成员通过交往也会产生对社区的依恋,各成员自然就会走出网络真正交往起来。
    2. (2)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一个人可以同时存在于多个网络社区,甚至可以同时参与集体讨论、谈判和促进共同发展。 B . 时间和金钱都是在社区中要投入的东西,交钱可以体现你的诚意和珍惜,付出时间,体现你对社区的精心照顾和培育。 C . 网络社区必须要解决其成员的身份认证问题,否则网络社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D . 公开的气氛以及共同的经验和互动的探讨需要群体成员用相互信任去创造。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网络社区是一种自愿的组织,其群体成员间不存在非常强的纽带,将不可避免具有暂时性和善变性的特点。 B . 现在的网络社区还不是真正的网络社区,因为它欠缺一个真正社区所需要的义务、责任、限制、琐碎的工作等。 C . 社区的基本价值是成员间要相互信任,因此,网络社区除了需要建立基本规则外,还需要成员间的彼此信任。 D . 社区未来的良好发展趋势建立在规则的完善和人们的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2020高一上·内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由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对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交通,各种扰民以及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等。

    (摘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材料二: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浙江也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各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年5月28日)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证件等。”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更愿意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摘编自《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1. (1) 下列对“地摊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由来已久,是一种原始的、充满生命力的商业活动形式。 B . 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C . 由于极大的负面影响,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被中央文明办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D . 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如何把握“放”与“管”的分寸,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分析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必不可少。虽然地摊经济有诸多利好,但是也不要忽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 B . 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了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些群众失去一条生存之路。 C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省市积极支持地摊经济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治理观念的转变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D . 只要城市主管部门担当起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在公共服务管理上下足功夫,科学引导,就能平衡好地摊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3. (3) 如何保障地摊经济更加科学有序、健康长久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狼杀

    (一)

    刘老汉除了种地,还在西山埋了不少捕兽夹子。村里很多人都把这当作副业。只是这 两年已很难在西山捕到野猪和狼了,它们差不多都快绝迹了。

    这天,刘老汉在山顶意外发现了一只被兽夹困住的小狼。刘老汉见狼皮已受损,且又是 一只幼狼,便一脚踩住小狼的脑袋,抽出随身的匕首,冲小狼的脖子上一抹。

    血流尽,刘老汉便蹲下身,三下两下剥了小狼的皮,割断它的两条后腿,清理出两副狼骨。 听说用小狼的腿骨泡烧酒,可疗治经年不愈的风湿性关节炎。

    那天晚上,西山上有只母狼整整哀号了一夜。

    (二)

    刘老汉翻身起床,隔壁竹床上的儿子,睡得正香。他想了想,决定不喊他。

    日未出,天未醒,林子里的老鸹子还在叫。东边山头只有一丝麻麻亮。刘老汉提着镰刀,

    踩着露水,深一步,浅一步,径直赶往西山脚的那块油麦地。他想趁天亮前把地里熟透的麦子收割掉。

    山风沁凉,刘老汉站在田埂上紧了紧黑布褂,心想,等把这茬麦子卖了,娃儿明年娶媳妇的钱就不用愁了。

    忽然,刘老汉觉得身后有动静,扭头一看,扑面来的竟是一张龇着獠牙的血盆大口!……

    刘小山起床时,满屋子都是毛茸茸的太阳光了。昨晚的梦好美咧,他梦见自己跟陆家庄的李晓燕成亲了。

    隔壁床是空的,爹已经下地干活了。起得这么迟,爹肯定要骂我咧!刘小山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飞也似的奔向西山脚的油麦地。

    然而,油麦地里没有爹。刘小山只在田埂边看到爹的镰刀。地上有斑斑的血迹。刘小山的头皮噌的一下就麻了。最后,在山顶的一块苔痕斑驳的石头上,刘小山看到了一个面目全非的头颅。

    刘小山抱着头颅号啕大哭,从早上一直哭到晚上,哭到眼泪都干了时,他对头颅说,爹,孩儿一定替你报仇!

    (三)

    雾起。日隐。天地笼着一抹浑浊的灰白。

    一阵腥风扫过,他知道,它来了。

    追了它三天三夜。他已精疲力竭。本打算找个草窝随便躺一下,但就在这时,它出现了,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从峡谷的纵深处,它是一头灰色的母狼,额角一块疤痕,壮硕如小牛。踩着碎石,朝这边一步步紧逼过来。

    但雾掩藏不住它嗜血的死神的气息。正如雾也掩饰不了他熊熊的仇恨的火焰。

    它知道这将是一场无可避免的血战。眼前这个人身形消瘦,看起来疲弱不堪,但他的眼神却和他手中的刀一样,杀气腾腾。

    它低吼着,压低前肢,龇出尖利的獠牙,趁对方眼神稍一游离,纵身一跃,瞅准喉管,闪电般直扑过去。

    他深知狼的奸猾,故意拿眼瞟了下别处。他知道它一定会发起攻击。只是,他没想到它的速度会那么快,快到像一阵风,快到像一道电,他差点被扑了个措手不及。

    一道青白的光倏地划过。

    它落地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左后腿火辣辣的,被刀切开一道深已见骨的伤口,血汩汩地流。

    他捂着肚腹,血水顺着指缝漫溢而出,滴滴答答,溅落在被雾打湿的碎石和青草上。

    他喘息着,忍着剧痛,举起镰刀冲上去,决计给受伤的狼最后一击。

    刀锋直奔狼首。

    它拖着沉重的后腿,躲过了呼啸而来的刀锋。瞅准机会,反身跳到他的后背上,两只前爪死死地插进他的双肩。

    牙死死地咬着他的脖子,刀深深地扎在它的肚腹上。

    (四)

    刘小山七岁那年,在西山脚放牛时发现一只额角有道疤痕的“小狗”。小东西瘦骨嶙峋,好像有很多天没吃东西了,看起来很可怜。刘小山便丢了几颗油炒花生给它。

    吃完了花生,“小狗”走过来舔了舔刘小山的手,像是表示感激。刘小山想抱下它,它却跳开了,并冲刘小山龇出了两颗小獠牙。刘小山冲它摆手,示意它不要怕,那“小狗”却头也不回地窜进了山林。它的尾巴一直是拖着的。此时,刘小山才反应过来,那是一只狼。

    但刘小山并没感到害怕,而是冲小狼逃去的方向笑出了声。心想,那只狼以后说不定会怀念油炒花生米咧。

    太阳落山时,刘小山骑在牛背上,跟同村的小伙伴们炫耀着他与一只小狼的神奇邂逅。

    夕阳很美。那时的西山安静得就像一幅画。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刘老汉杀死了小狼是因为自己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年不愈,听说要用小狼的腿骨泡烧酒来治疗,而且现在在西山已经很难捕捉到狼了。 B . 小说描写刘老汉杀死小狼,虽用语不多,但非常形象,一“踩”一“抽”一“抹”,三个动词充分展现了刘老汉捕杀猎物的娴熟技艺。 C . 刘老汉对儿子的怜爱、儿子成亲的美梦、温暖的阳光与獠牙、血盆大口、斑斑血迹、面目全非的头颅,一喜一悲展现了人生的无常。 D . 刘小山与母狼的生死搏斗是小说的高潮部分,叙事角度在人狼之间不断切换,营造了让人窒息的紧张气氛,突显了人狼之间的仇恨。
    2. (2) 小说以“狼杀”为标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3. (3) 小说最后一部分写到刘小山“与一只小狼的神奇邂逅”,这样刻意地营造一种情节上的巧合,你觉得好吗?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贼、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大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子产:公孙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谥成。②子大叔:游吉,或称“子太叔”,又称“世叔”。③公孙挥:字子羽,春秋郑国人。

    材料二:

    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 , 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诸侯靖兵,好以为事。行理之命,无月不至,贡之无艺 , 小国有阙,所以得罪也。诸侯修盟,存小国也。贡献无及,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将在今矣。”自日中以争,至于昏,晋人许之。既盟,子大叔咎之曰:“诸侯若讨,其可渎乎?”子产曰:“国不竞亦陵,何国之为?”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 , 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选自《左传·昭公》)

    (注)①艺:极限。②狎:亲近。③取:同“聚”。④萑苻(huán fú):芦苇丛生的水泽,代表强盗出没的地方。⑤慢:对上司无理。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B . 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C . 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D . 及盟/子产争承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卑而贡重者/甸服也/郑伯/男也/而使从公侯之贡/惧弗给也/敢以为请/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即“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 B . 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后也用于指学校教育。 C . 社稷,即土谷之神。君主祭土地神和五谷神来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D . 子,即先秦“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一,文中的子是对“子大叔”的简称,不属于五等爵位之列。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产以民为本,开放言路。然明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建议保留,认为百姓的议论有利于为政者修改完善治理方案。 B . 子产忠诚许国,不避流言。子产推行改革,按丘征收赋税,引起国人指责,子产认为只要他推行的政策有利于国家,他就不会改变。 C . 子产修盟诸侯,不辱使命。子产认为贡赋没有极限,小国难以满足要求,从而据理力争,最后周天子不得不同意提议。 D . 子产为政灵活,宽严相济。子产在毁乡校问题上表示要听从百姓观点,而在丘赋问题上,却绝不纵容百姓,坚持法度。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

      ②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秀州城外①

    苏舜钦

    秀州城外九里有竹树小桥,予十八年前与友人解晦叔饮别于此。今过之,景物依然,而解生已亡。悲叹不足,复成小诗。

    当年共醉此桥边,道旧狂歌至暮天。

    得句旋题新竹上,移舟还傍乱花前。

    君埋尘土骨应化,我逐风波心欲燃。

    落日长号感人事,沙头②寂寞上渔船。

    (注)①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因支持范仲淹的革新运动,遭罢职,闲居苏州。秀州,今嘉兴附近,古属苏州府。②沙头:即渡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回忆昔时与友人赋诗郊游、狂歌醉饮的场面,表达了对解晦叔的深切思念。 B . 颔联中“乱花”写出了秋天花落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 C . 颈联写友人尸骨已化尘土,自己也身逐风波,人生艰难,流露出内心的悲哀之意。 D . 尾联“落日长号感人事”句,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相结合,表现诗人对人事的感慨。
    2. (2) 诗中“沙头寂寞上渔船”包含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
    2. (2) 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3. (3) 杜牧《阿房宫赋》中以“”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为是全球通信领域5G技术的引领者之一,也是此刻被美国予以不公平对待的“当事人”,华为的一言一行,具有绝对的放大效应。近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接受了《面对面》专访。处于_______之上的任正非,面对镜头时,把更多时间放在了教育问题的探讨上。

    “我关心教育不是关心华为,是关心我们国家。如果不重视教育,实际上我们会重返贫穷的。”任正非此言绝非_________。他认为,从华为遭遇美国禁令到近期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实质上是科技实力的较量,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教育水平。未来。中国将在很多高尖端领域_________,智慧和技术将对国家的贫富状态起着决定性影响。以教育为基础,(   )。

    21世纪人才最贵,但人才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长久培育。未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态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人才和教育都是挑战和纷争锋利而重要的武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现在,我们应该_________,是不是真正把重视教育入于心更见于行。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风口浪尖  骇人听闻  独树一帜  闭门思过 B . 风口浪尖  危言耸听  异军突起  反求诸己 C . 大风大浪  骇人听闻  异军突起  闭门思过 D . 大风大浪  危言耸听  独树一帜  反求诸己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建立起源源不断的人才矩阵,才能支撑中国在未来阔步前行 B . 建立起源源不断的人才矩阵,就能支撑中国在未来阔步前行 C . 支撑中国在未来阔步前行,才能建立起源源不断的人才矩阵 D . 支撑中国在未来阔步前行,就能建立起源源不断的人才矩阵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未来,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态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人才和教育都是挑战和纷争锋利而重要的武器。 B . 未来,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态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人才和教育都是应对挑战和纷争锋利而重要的武器。 C . 未来,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态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人才和教育都是应对挑战和纷争锋利而重要的武器。 D . 未来,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态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中,人才和教育都是应对挑战和纷争锋利而重要的武器。
八、语言表达
  • 8. (2019·日照模拟)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文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5个字)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 9.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知道什么是“精致抠”吗?

    最近,年轻人中一股“复古”的生活方式在回归,流行起了“零拷”。咖啡爱好者每天带杯子去“拷咖啡”,每月支出减少上百块;大学生自带饭盒去食堂“拷饭”,省下饭盒费用;彩墨爱好者“拷墨水”,昂贵的一瓶进口墨水可以让好几个人“分装体验”……既要追求生活品质,也要尽量节约避免浪费。这种“精致抠”的消费观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有人认为既然这份“精致”用“抠”才能达成,不要也罢;有人认为,精致是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虽然“抠”,但减轻了物质浪费时产生的内疚;有人说,这正符合当今的环保大环境,环保节约;也有人说,这就是一种生活化、容易实现的小型“极简主义”。

    对此,你怎么看?高二年级正在进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就“精致抠”这一现象在主题活动中做一次发言,表达自己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