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初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

更新时间:2016-07-27 浏览次数:79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使观众对中国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列是大赛中涉及的成语,其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 . 掩耳盗铃 B . 耳熟能详 C . 闪烁其词 D . 震耳欲聋
  • 2. (2017八上·武威月考)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3. 关于公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种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 B . 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 C . 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D . 某种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
  • 4. (2017八上·陇西期末) 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 . 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B . 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 . 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 . 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 5. (2017八上·钦州月考)

    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A . 10:21 B . 21:10 C . 10:51 D . 12:01
  • 6. (2015八上·忻州期末) 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现将物体向透镜移近10cm后,得到的像是(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 7. (2016七下·江汉油田期中) 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D .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 8. (2017·亭湖模拟)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 .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 . 深秋淸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 .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 9. 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 , 乙物质密度为2g/cm3 , 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 . 5:2 B . 2:5 C . 5:4 D . 4:5
  • 10. 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1. (2018八上·九江月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时测量工具必不可少.请写出一种测量工具及其测量的物理量名称.测量工具: ;物理量名称: 

  • 12. 小红骑自行车在公路上行驶,当天虽无风,但小红骑在车上觉得刮了西风,以小红为参照物,空气是向 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向 行驶.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骑自行车的小红,小红的速度是 

  • 13. (2017八上·深圳期中) 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 14. 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39℃时呈 态,﹣38℃时呈 态.

  • 15. 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使荧光物质发光,彩色电视机屏幕工作时主要由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成绚丽多彩画面,它的摇控器是利用 来工作的.

  • 16. 一个瓶子能盛13.6kg的水银,用这个瓶子能盛    g水(水银密度是13.6×103kg/m3).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m、a表示).

  • 17. (2019八上·肥东月考) 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 实心球是   (填“A”或“B”)球,它的密度为    .

  • 18. 如图所示是中国国家大剧院的秀丽全景.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水上高度约为46m,地下最深处为﹣32.5m,国家大剧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这是由于 现象形成的,倒影与国家大剧院构成一个浑然天成的“金蛋”,这个“金蛋”的总高度应为   m.

三、作图题
  • 19.

    如图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CD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及其光路,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来.


  • 20.

    如图CC′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的像,用作图法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和凸透镜的焦点(作出一个焦点即可).

四、实验题
  • 21. (2019·龙泉驿模拟)

    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 (1) 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 (2) 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   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 . (已知ρ=1.0xl03kg/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

  • 22.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1) 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 (2) 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 (3) 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

    4. (4) 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6. (6) 小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的方法​ 

  • 2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 (1) 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

    2. (2) 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3. (3)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 (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4. (4) 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五、解答题
  • 24. 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米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厘米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克,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 25. 医院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10dm3 , 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末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的氧气的密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