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2月开学...

更新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117 类型:开学考试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世界大变局、中国大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疫情防控常态化后从容应对大变局、有效推动大发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托科技自主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在危机同生并存之际,更需坚定创新自信,以自主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中国科技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技队伍在一穷二白、披荆斩棘中创造了“两弹一星”、青蒿素等国际领先科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创造了高性能计算机、探月工程、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一步步把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和深海钻井平台、港珠澳大桥等国家工程成就。

    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需要坚定强烈的创新自信。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科技积累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探索,驱动我国科技发展在某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由“跟跑者”“追赶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建设科技强国时不我待,坚定创新自信矢志不移。

    2020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我国步入创新型国家的开局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日益激烈的中美科技竞争形势,我国科技工作者展示出了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抗击疫情、迎接全球科技竞争的底气和硬气。以创新视角观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危机恰恰为新技术开辟了应用场景。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造了更多元、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创新是化解危机的“金钥匙”,是危中见机的“题中之义”,须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机遇,勇担时代责任,勇攀科技高峰。优化创新生态须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科技工作者既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的优秀品质,着力攻克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又要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让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要有这种豪情。面对当前国际国内波谲云诡的复杂形势,风险挑战、荆棘丛生都是可以想见的,如果因为形势严峻而迟滞创新的节奏、放慢创新的步伐,那么我们势必会在等待中丧失改变处境的主动权。相反,只有凭借一股子拼劲儿、韧劲儿,开拓思路、转变思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以创新精神直面困难挑战,我们“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实现科技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摘编自邬晓燕《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

    材料二:

    国家知识产权局不久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符合预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保持平稳,这一成绩,再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改变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充分展现了我国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加快、发明创造活力不减的良好态势,体现出创新驱动蕴含的无限潜力。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十四位,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接续换挡的发展动能、迭代成长的科学技术、蓬勃兴旺的创新创造,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经济增长的新天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也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上半年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指标看,国内专利申请态势整体平稳,2月份以后,申请量迅速恢复并持续攀升,带动市场主体以创新赋能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使得创新驱动具备再次发力提速的基础。

    尤其要看到,随着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健全,激励政策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实现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的转变。上半年,国内申请专利的企业达22.9万家,较上年同期增加3.2万家;发明专利申请中,企业占比66.6%,较上年提升了3.2个百分点。企业专利申请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更多的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科技附加值,把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有力带动行业、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同时,“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高质量的关键核心专利不多,在部分领域专利布局仍然不够。把专利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使其产生效益、推动发展,既是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亟待破解的重点问题。

    (摘编自谷业凯《创新驱动蕴合无限潜力》)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快速发展,由“跟跑者”“追赶者”转变为“并行者”“领跑者”,得力于长期科技积累与创新探索。 B . 新冠疫情突发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危机,但转机于危机中这种危机为新技术提供了应用场景,促进了新兴产业发展。 C . 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使之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关键在于努力突破基础前沿难题、掌握核心关键技术。 D . 我国已经迈进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这归功于我国经济发展实施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政策。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发展,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坚定创新自信,勇担时代责任。 B . 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印证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的正确。 C .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市场主体迅速复工复产,仍保持发明创造活力,原因之一在于创新驱动释放的潜能。 D . 要激发企业主动创新的潜能,就要大力健全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政策。
    3.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中所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深远影响的一项是(   )
      A .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从微观到宏观各层次各领域的技术都在加速突破,新方法新手段不断涌现。 B . 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不断融合,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脑科学等新兴技术加速迭代。 C .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出现趋缓态势,一些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D . 科技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对全球产业体系、经济发展方式、伦理规范、治理规则等产生深刻影响。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为什么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洗桃花水的时节

    铁凝

    一场场黄风卷走了北方的严寒,送来了山野的春天。这里的春天不像南方那样明媚、秀丽,融融的阳光只把叠叠重重的灰黄色山峦,把镶嵌在山峦的屋宇、树木,把摆列在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一古脑儿都融合起来,甚至连行人、牲畜也融合了进去。放眼四望,一切都显得迷离,仅仅像张张错落有致、反差极小的彩色照片。但是寻找春天的人,还是能从这迷离的世界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你看,山涧里、岩石下,三两树桃花,四五株杏花,像点燃的火炬,不正在召唤着你、引逗着你,使你不愿收住脚步,继续去寻找吗?再往前走,还能看见那欢笑着的涓涓流水。它们放散着碎银般的光华,奔跑着给人送来了春意。我愿意在溪边停留,静听溪水那热烈的、悄悄的絮语。这时我觉得,春天正从我脚下升起。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虽然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

    温泉镇的溪水是条热水,温泉镇也是因此而得名。一座几省闻名的温塘疗养院就设在这里。我就是在春天,去那里看望一位住院的亲人。

    一路上我设想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水有多大?温度有多高?那些身患宿疾的人们是怎样接受它的治疗的;对健康人,温泉的意义到底又在哪里?

    “别闭眼,看磕着哪儿。”一位老大爷吆喝着他身边的小姑娘。

    小姑娘抬起头四下望望,有些不好意思地眨着眼睛,脸上泛起一阵阵绯红。这使我又想起了山野里点燃起来的那些桃花、杏花,刚才的倦意也顿时消散。

    “去温塘治病?”我问大爷。

    “去洗桃花水。”大爷告诉我,一面攥起拳手捶打自己的膝盖。

    桃花水?我虽不理解大爷的意思,却骤然感到大爷的话是那么新鲜、怡人,比刚才小姑娘的脸色所给予我的还要浓烈、美好。

    正午上车,黄昏前到达温泉镇。下车后,果然同车人大都进了这座有着现代化规模设施的温塘疗养院。办完探视手续,我才想起寻找我的邻座大爷。但拥在住院处窗前的人群中却没有大爷和那位小姑娘,只有“桃花水”的声音越来越清晰地在我耳边“流动”起来……

    紧挨着疗养院的是真正的温泉镇,这是个二百来户的山村。一条陷在干燥黄土里的红石板小路顺坡而下,街里几家旧板搭门脸,和门内作为营业标志的幌子,装点了这座旧镇的古风。尤其一家理发店内伸出的白布牙旗,更能使人想到古代那些古道驿站。几家烧饼铺是近两年新开张的,门上大都是用店主人的姓氏写着“王记烧饼铺”、“何记烧饼铺”……一位姓邢的掌勺大爷,一边提刀切着饼丝,一边告诉我,半小时之内他做过四十份炒饼、四十碗豆腐汤,度和质量都得到顾客的盛赞。

    “四十份炒饼,有那么多吗?”我问。

    “怎么没有?眼下正洗桃花水。”

    “桃花水?在哪儿?”我一连串地追问着。

    “你顺街往西走走。”

    吃完大爷的炒饼,我出门一直向西走去,不多远已是村口。土山脚下那是什么?似霞、似雾、似流动着的火焰,莫不是一片桃林?我终又看见了那点燃在北国春天里的熛红,这才是春的信息。可桃花和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决定再向前走。不断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迎面而来,有男有女,但大都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老人们边走边用精湿的毛巾擦着脸,拧出毛巾中的水珠。他们腿脚虽欠佳,个个面容却很舒展。水,水,我好像闻到了水的芬芳。

    一条坚硬、光明的小路直通桃林,原来桃林的那边才是温泉的源头。刚才远处所见并非雾,那是温泉源头的蒸气。那些面容舒展的老人便是从这里走出来的。穿过桃林,那边果然是一片温暖的浅滩,金黄色沙粒上蒸腾着热气。洗桃花水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人们在浅水里围着一个涌出地面的泉头,高挽起裤腿,双膝跪入水中,默默地接受着大自然的陶冶。人们没有言语,只有对水的虔诚。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几个小小的温泉源头,一片浅浅的温沙滩,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温泉镇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就更愿走出浅滩去享受那淋漓尽致的温泉浴。两座温泉浴室出现在温泉镇的红石板街上。

    女浴室里,姑娘们那阵阵无所顾忌的嬉水声互相碰撞着溢出窗外,吸引我走了进去。温泉镇的女浴室可不是一座低矮的小木屋,这是一座墙壁镶有洁白瓷砖的水泥建筑。水池足有半个游泳池大,水也是饱满、充裕的。姑娘、媳妇们就在这里脱掉穿了一冬的厚棉衣,潜入水池,尽情享受水的抚爱。对,是抚爱。不然她们的身体为什么会那样丰硕、那样光彩照人;她们的面孔为什么会那样滋润、那样容光焕发?她们走出浴室,大方地走过男浴室门口,信手拨弄着披在肩上的湿漉漉的长发,骄傲地接爱着小伙子们远远投来的目光。

    这才是真正的桃花水。是水,是春天的水洗开了一树树面容姣好的桃花。

    出浴的姑娘们扬着头走在古镇的红石板街上,走过那些挂着幌子的饭馆、店铺。她们的面容使这座古朴的温泉镇变得滋润了。

    (节选自《人民日报》1983年)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一路设想过温泉的容貌,接连提出了五个疑问,突出温泉对我的吸引力,表达了“我”急于见到温泉,了解温泉的心情。 B . “我”由小姑娘“脸上泛起一阵阵绯红”,联想起“山野里点燃起来的那些桃花、杏花”,意在表现“姑娘”的淳朴可爱,也使行文不离主线。 C . 文章写老大爷告诉“我”“去洗桃花水”,同时“攥起拳头捶打自己的膝盖”表明他有腿疾,是去治腿病的。 D . 文章写桃花盛开的时节,“我”到北方的温泉镇疗养院看望住院的亲人,看到普通人开心地洗桃花水,暗喻着新的时代开启后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所写的北方的山峦是“灰黄”的,“一切都显得迷离”“像反差极小的彩色照片”,但这样的景色却更能衬托出桃花、杏花的明艳。 B . 文章善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把桃花和杏花比喻为“点燃的火炬”并赋予人的行为“召唤着你、引逗着你”,生动形象。 C . 文章中动词用得恰到好处,如“姑娘们那一阵阵无所顾忌的嬉水声互相碰撞着溢出窗外”,“互相碰撞”写出了声音之多,“溢”写出了声音之大。 D . 文章顺着“我”的行程来描绘景物,但又不是一般地描摹景物,而是在描绘景物中渗透了丰富、真挚的思想感情。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这时我觉得,春天正从我脚下升起”怎样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4. (4) 铁凝的作品如诗如画,本文富有“文中有画,画中有情”的特点。请你找出文中“画”,分析“画”中“情”。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运,南仲,信之贵溪人,运年二十五,以太学生登宣和三年进士第,赐同上舍出身,调桂阳监蓝山县丞。县阙令,运摄县事。县与诸獠接壤,因俗为治,吏民安之。临武寇与诸獠合,大剽掠,运亲帅兵禽之。迁潭州攸县尉。移贰濡须。金人犯庐、寿等州,大将驻兵淮壖以拒之,运给饷未尝乏绝。岁馀,以亲老还江东,寓居鄱。既而丁母及父忧,服除 , 起知桂阳监。五月而境内称治,与部使者奏升监为军。大修庠序之教,祠汉以来守令有功德于桂阳者卫飒、唐羌等七人于学,刻《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散之民间,使之修德而务本。召入对,除知达州。召为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钱岁三十余万缗,请以十万归省额。户部所储三佛齐国所贡乳香九万一千五百斤,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拜刑部侍郎,言:诸斥逐累赦未还者,宜从湔洗。诸申请条制,多重复牴牾,失于太烦。诸编置不以赦原、不以荫论之类,失于太重。外路刑狱三经翻异,移送大理,刀锯数施,非所以示远。及诸不便。皆从之。又请广储蓄,兴鼓铸,修屯田,作乡兵。亦皆听纳。会金人渝盟,特迁户部侍郎,以专馈饷。丞相陈康伯议遣李宝自四明控制海道,众论纷纭,运直入赞决,以为上策,金人果败走。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乾道七年, 鄱大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连上章致政,不许,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张运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B .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土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C .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D . 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古人幼时命名,男子20岁行冠礼(弱冠)、女子15岁行笄礼才取字。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尊敬。 B . 进士,即中国古代科举中殿试及第者,意为可进授爵位之人,殿试由会试及第者贡士参加,考中者分为三甲,历代均直接授予官职。 C . 服除,去掉孝服,即守丧期满。古代丧事办完后,死者亲属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等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仪节,以示哀悼。 D . 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运内平动乱,外抗金兵。代理桂阳监蓝山县令时,他带兵擒获贼寇;移任濡须时,他驻军淮河边,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金兵。 B . 张运宽厚为怀,主张轻刑。任刑部侍郎时,他提出应宽待赦免多次还无法回来的重刑犯,指出有些人被判罚过重、有些案件刑罚过多等问题。 C . 张运深受信任,颇受重用。他提出增加储蓄、整治屯田等建议,均被采纳;金人违约,他被特意授任为户部侍郎,负责运送粮饷。 D . 张运政绩突出,处事果决。他在地方、户部和刑部任职,均有政绩;金人违约,他直接参与商讨决策,赞同从四明控制海道的决议,最后金兵败退。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直可百二十余万缗,请分送江、浙、荆湖漕司卖之,以籴军饷。

      ②乾道七年,鄱大饥,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自是民争出粟以济。

    5. (5) 张运主管桂阳监时在当地施行教化,具体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陈贤良

    苏 轼

    不学孙吴与《六韬》,敢将驽马并英豪。

    望穷海表天还远,倾尽葵心日愈高。

    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

    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注释】①陈贤良:即陈旸,因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进士,世称“陈贤良”。②三山: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为唱和之作,为了表示对友人的敬重,作者用了“奉和”二字。 B . 作者对孙武和吴起持否定态度,认为友人不必学习他们的兵法谋略。 C . 颔联写到“望穷海表”“倾尽葵心”,这里作者既指友人,也指自己。 D . 本诗起承转合贴切,并综合运用了用典、叠词等多种艺术手法。
    2. (2) 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中,杜牧用“”两句,对秦统治者的巧取豪夺、挥霍无度发出了强烈的诘问和严厉的谴责。
    2. (2) 《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3.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以孩子梦中蹬破被里的描写来表现当时诗人一家生活条件的艰苦。
六、语言表达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天山峰峦的高处,常常出现有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晨妆时开启的明净的镜面。湖面平静,水清见底,(1) , 把湖山天影融为晶莹的一体。在这幽静的湖中,惟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人家说山色多变,(2) , 如果你站立高处了望湖面,眼前是一片爽心悦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视线的是鳞光闪闪,像干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绝少纤尘的侵扰。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及远,是银白、是淡蓝、是深青、是墨绿,界线非常分明。传说中有这么一个湖是古代一个不幸的哈萨克少女滴下的眼泪,湖色的多变正是象征着那个古代少女的万种哀愁。就在这个湖边,传说中的少女的后代子孙们现在已在放牧着羊群。湖水滋润着湖边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着少女的后代子孙。山高爽朗,湖边清净,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牧民们的蒙古包随着羊群环湖周游,他们的羊群一年年繁殖。他们恋爱、生育,他们弹琴歌唱自己幸福的生活。

    1. (1)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 顶针 比喻 夸张 B . 比喻 借代 排比 C . 比喻 顶针 对偶 D . 对偶 借代 夸张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这幽静的湖中有一群天鹅,它们让湖更显得明净和幽静。”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7. 下面是某中学广播站一则招聘启事的广播稿,在表达上存在四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①校报编辑部拟招收两名编辑,②招聘对象为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③主要负责文字编辑、来稿筛选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④符合以下条件的同学均可报名;⑤一是态度端正,有责任心,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文字工作;⑥二是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字水平;⑦三是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⑧欢迎有意向的同学,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xxx@xx。②截止日期为3月25日之前。

  • 8.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20年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以下简称“全锦赛”)9月23日在广东江门正式拉开战幕。这是2020年中国国内举行的最高级别的女子排球赛事。与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和正在进行的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相同,2020年全锦赛采用封闭和空场的形式,即全部比赛封闭进行,只有电视转播,现场不会有球迷。主攻手朱婷因为手腕伤情缺席今年的全锦赛。全锦赛不同于中国女排超级联赛,运动员需要回到各自注册地参赛。河南女排方面表示,经过与各方的充分沟通,一致认为朱婷将以明年的东京奥运会为主,不参加今年的全锦赛。

七、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诗人说,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2020很短,一个个困难挑战接踵而来,把时间折叠压缩。2020很长,亿万中华儿女从困难中奋起,拼出了一片新天地!

    ——新华社《新年献词》

    前进道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一路鲜花,少不了“拦路虎”和“回头浪”,我们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追梦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实现心中梦想,唯有“奋斗”成就。

    ——新华社《新年献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

    渡尽劫难风波,暗礁险滩已留在身后;到中流击水,搏击者一定会骄傲地站在潮头,看到这些新年的贺词,你作为青年有什么感想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