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全国高中名校名师原创预测卷语文(第七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04 浏览次数:16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草原不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导致放牧系统单元的草地、畜群、人居关系逐渐失衡,造成草原“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下降,出现草地退化、牧业衰退、牧民返贫等一系列环境与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体制建设,需要从人居、草地和畜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来优化放牧系统单元体系,形成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放牧系统单元优化模式,解决草原不合理管理和利用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水热条件较好、草地面积较小但生产力较高的地区的草原自然公园,适于发展家庭牧场或公司化运营的小型牧场定居放牧模式。这种放牧系统单元主要以家庭或小型牧场为单位,以商品的专业化生产为目的,通过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牧民能够拥有一定的牧业生产规模,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这种模式可以突破草地载畜量的束缚,将土地的效益最大化,并且可以将资源配置合理化,使放牧系统单元的草地、畜群、人居趋于最佳化发展。

    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定居放牧模式可以促进形成农业的粮、经、饲三元结构,改善农业和产品的结构性缺陷。在南方农牧交错区,该模式可以利用冬闲田建植超短期栽培草地,使传统的热带、亚热带水稻生产与牧草和草食家畜生产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光能转化率,丰富产品多样性,提高经济效益。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土地潜力,发展家庭牧场或小型牧场放牧模式,施行精密的划区轮牧,如日粮计或小时计的划区轮牧,实现草牧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化,农牧民脱贫致富。

    在草地资源大面积分布但生产力较低的地区(西部荒漠或荒漠草原区)的草原自然公园,适于发展以联户或合作社为单位的现代游牧模式。这种放牧系统单元以规模化、低投入、粗放式的草地畜牧业生产为目的,依据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原则,通过大范围、长距离的人居和家畜迁徙、游牧,维持人居、草地和家畜的时空平衡关系,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草地资源大面积分布且生产力较高的地区(北方温带草原和草甸分布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草原分布区)的草原自然公园,适于发展以合作社或公司化运营的大型牧场为单位的划区轮牧模式。这种放牧系统单元以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草地畜牧业生产为目的,不仅可以保证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而且可以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和牧业持续生产双赢。

    (摘编自董世魁《草原自然公园建设促进保护利用协调发展》)

    材料二:

    草原自然公园是指具有较为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特征、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价值,以生态保护和草原科学利用示范为主要目的,兼具生态旅游、科研监测、宣教展示功能的特定区域。

    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原像皮肤一样覆盖着山川大地,占据了我国约40%的国土面积,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草原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生活在草原地区,牧区和半牧区的牧民90%的收入来自草原。另外,当前全国正在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逐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显然,一些重要而敏感的草原生态系统需要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严格保护。

    建设草原自然公园,一要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全面发挥,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二要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制定全国性的草原自然公园发展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类型丰富、建设规范、管理高效、保障有力的草原自然公园体系。涉及草原自然公园周边社区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全国不同区域内草原的特点、保护目标及社会需求,因地制宜,将自然生态、草原文化、生物多样性、生态体验及合理利用示范等要素融入不同区域的草原自然公园发展。此外,还应按照草原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科学地开展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发展草原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在草原自然公园的管理上,一定要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对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草原自然遗迹及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对已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以自然封育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使草原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开展草原巡护、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等活动,杜绝滥垦、滥采、滥挖等破坏行为,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草原植被景观的原生性和完好性。

    草原自然公园需要科学规划,进行禁牧、休牧、轮牧的分区建设,制定草原健康质量标准,发展草畜平衡的放牧模式;要严格监管,在有效保护重要草原生态系统及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草原生态价值商品化,打造绿色产业示范区,为草原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及巩固扶贫成效方面提供示范。

    将科研监测与自然教育相结合。建立生态监测点,长期、连续性地监测生物多样性、有害生物等草原生态状况,以及草原生态旅游影响因素等,掌握、探索草原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演替规律,为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展以科普和生态文化展示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

    (摘编自赵金龙、张丽荣《草原自然公园: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新思路》)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过去我国草原管理和利用的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后果是草地退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B . 北方农牧交错区和南方农牧交错区,虽都可发展定居放牧模式,但该模式在南方农牧交错区的作用更明显。 C . 建设草原自然公园的区域需要具有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特征和较高的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的示范价值。 D . 要想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并且为乡村振兴及巩固扶贫成效提供示范,首先要大力发展草原生态旅游。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优化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放牧系统单元体系时,应从整体出发,不能只考虑人居、草地和畜群中的单个因素。 B . “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原则对草地资源大面积分布但生产力较低地区的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有借鉴意义。 C . 制定草原自然公园发展规划要以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为基础,这样才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D . 草原生态修复对保持草原植被景观的原生性和完好性有重要作用,其方式主要有自然封育与人工修复两种。
    3. (3) 下列关于建设草原自然公园的价值,材料中没有体现的一项是(   )
      A . 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需要 B . 是推动中华文明演进的需要 C . 是发挥草原经济效益,进行生态扶贫的需要 D . 是丰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需要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 (5) 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放牧系统单元?各有什么优势?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分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父亲的河流

    潘新日

    河边的民谣都是野生的,和桃花红、梨花白一起,用花朵上的时光喊疼故乡。村子里,年轻人都成了河里的水,随着风四处漂流,都跟着河水走远了。一下子,村庄空了,老人就成了剩下的根,在土做的乡下,顶着最后的果实,用一枚粮食味的野草帖慰藉亲人和自己的晚年。

    我的父亲就是那暴露在地上的沧桑的根,满脸皱纹,历经风霜。他一辈子把自己的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们身上,我们丰满起来,他却慢慢干枯成一棵树,干巴巴的,在家里支着。

    我一次次想把父亲像移栽树一样移栽到我们的城市,可他偏偏如门前的那条河流,沿着自己的河道流淌,头也不回。这老头固执得要命。我明白,他这一生注定要变成河底的沙砾,变成沙滩。

    孤寂的乡下,城市的繁华都死在回家的路上,活着的,是父亲一样的河流和庄稼。它们繁盛,它们衰落,一年年演示着一个村庄的兴起和衰落。

    农忙的时候,父亲佝偻着身子,在田间劳作。他割麦、插秧、收稻、种菜,用一生的劲儿把自己长到庄稼地里,越老,越是保持着劳动的姿势。稻子、麦子都直起了腰身,他的腰却弯了下去。

    变形的骨头是他对弯曲河流的模仿。这辈子,他的青春、豪迈和坚挺早交给了河岸,交给了土地,交给了我们。弯着的腰,是对大地和河流最大的敬畏。

    本来,我们也应该和父亲一样,一辈子圈养在田地里,但我们早已厌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下模式,拼命地从父亲身边挣脱和逃离,把父亲的庄稼和河流远远地抛在身后。我们愿望的归结点是城市,只有城市里的灯光和车流才能点燃我们的内心。我们留给父亲的,只有村庄和河流,还有一望无际的庄稼和叹息。

    闲不住的父亲,就是灌进水田里的河水,只要有一点空隙就把自己耗进去。不管何时何地,他的每一天、每一根神经、每一条血管都连着河流,他和河水一起奔涌,把思念当作沙沉淀在水底,安静地等待打捞。

    门前的柳树长大了,长高了,父亲却矮了下来。他在用身体建立起内心的精神高地。

    遥远的故乡,父亲在田野里站成一棵树。他的一生很简单,树是他的时钟,河水是他的季节,指引着他的劳作和一日三餐。与土地打交道,河流永远都是庄稼生生世世相伴的情侣,父亲是乡村最老的庄稼。

    离乡的人,总喜欢用河流去丈量一个人的心。河流是一个人精神的闪电,刹那间的光亮可以燃烧每一个人的情怀,照亮每一个人的内心。邻居、父亲、坟地,活着的、死去的,只不过是黄河这条线上的一个小小的标点,小得就像一个沙粒。

    河水静静地流淌,就像外出的人急着归家,各种方言交织在一起,各种清亮的声音交织在一起,黄河就变得浑浊。在这些迁徙的水珠里,有父亲的眼神,有母亲的泪水,有无数游子纷乱的脚步。当岸边的灯光亮起,好多人的眼眶都是湿的。一盏灯就是一颗心。河流之外,辉煌的万家灯火,都是一个一个用家叠出来的故园。母亲说,走得再远,黄河都会跟在我们的身后,河水牵着大地的衣襟,是最顽皮的小孩。

    我不止一次地拜父亲为河上的王,一年四季在心里默默地朝拜他,敬仰他,把他放在心灵的最高处。然而,父亲更是庄稼的王,他有十万麦子,千万桃花,黄河是他的轿子。他一天一天,不停地用土壤灌洗自己的灵魂。

    他不停地劳作,河流成了他的精神领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简单得就像河水,安静而柔软着。

    可我不愿意像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庄稼的王。我的精神世界里有很多山头,每一个山头都绚烂无比,这些充满诱惑的精神栖息地,时常弥漫着花香和朝气。而远方的父亲,他坚守的领地一直不变,整个生命呈现的,只有河流和庄稼。

    我很明白,一个人从出生到老去,要经历很多。像父亲这样的农民,黄土快埋到脖子了,还依然把家乡当作自己的领地,那么虔诚地与土地为伍,他只把自己看作一株庄稼,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开花、结果。即便这样,父亲的内心仍是丰富的,充满希冀的,但他老了,已经不善表达了。这辈子,他的语言都交给了手掌,手掌成了他和植物们交流的桥梁。

    河,是人和庄稼匍匐在水里的血。父亲把它当作亲戚,时常和它坐在一起。水鸟飞过来,支着长腿,把乡下用旧的日子一个个择出来,在水里洗净,也把父亲掉在河里的眼神捞上来,在风里晾干。

    父亲,作为岸边的第一高峰,为我们定位出故乡的坐标,距离再远,我们都不会迷失自己。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通过对乡村现状的描绘,既突出了乡村空巢老人生活的孤独与伤感,同时也为下文描写父亲做了 B . 父亲的一生既是忙碌的,又是简单的,他不停地劳作,生命中呈现的只有河流与庄稼,对此,“我”既有褒奖,也有批评。 C . 父亲的生活与河水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河水在父亲心中的分量很重,它照亮了父亲的内心,也寄寓着父亲的精神世界。 D . 文章写岸边灯光亮起时好多人的眼眶都是湿的和河流之外万家灯火的场景,意在借灯火的意象表明人们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2.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丰满起来”与“他却慢慢干枯成一棵树”形成对比,体现了父亲对孩子们的爱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B . 文章写父亲不肯跟“我”到城市生活时,用词形象生动,“移栽”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父亲的固执。 C . 文中写“稻子、麦子都直起了腰身”“门前的柳树长大了,长高了”,通过对其他事物的描写反衬父亲的勤劳与付出。 D . 文章语言既灵动飘逸,意蕴悠长,又富有哲理性,作者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强化了情感表达。
    3. (3) 文中写“我们愿望的归结点是城市”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文章最后一段有怎样的妙处?请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慕容翰字元邕,廆之庶长子也。性雄豪,多权略,猿臂工射,膂力过人。廆甚奇之,委以折冲之任。行师征伐,所在有功,威声大振,为远近所惮。作镇辽东,高句丽不敢为寇。善抚接,爱儒学,自士大夫至于卒伍 , 莫不乐而从之。及奔段辽,深为辽所敬爱。柳城之败,段兰欲乘胜深入,翰虑成本国之害,诡说于兰,兰遂不进。后石季龙征辽,皝亲将三军略令支以北,辽议欲追之,翰知皝躬自总戎,战必克胜,乃谓辽曰:“今石氏向至,方对大故,不宜复以小小为事。燕王自来,士马精锐。兵者凶器,战有危虑,若其失利,何以南御乎!”兰怒曰:“吾前听卿诳说,致成今患,不复入卿计中矣。”乃率众追皝,兰果大败。翰虽处仇国,因事立忠,皆此类也。及辽奔走,翰又北投宇文归。既而逃,归乃遣劲骑百余追之。翰遥谓追者曰:“吾既思恋而归,理无反面。吾之弓矢,汝曹足知,无为相逼,自取死也。吾处汝国久,恨不杀汝。汝可百步竖刀,吾射中者,汝便宜反;不中者,可来前也。”归骑解刀竖之,翰一发便中刀镮,追骑乃散。既至,皝甚加恩礼。建元二年从皝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翰临死谓使者曰:“翰怀疑外奔,罪不容诛,不能以骸骨委贼庭,故归罪有司。天慈曲愍,不肆之市朝,今日之死,翰之生也。但逆胡跨据神州,中原未靖,翰常克心自誓,志吞丑虏,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不图此心不遂,没有余恨,命也奈何!”仰药而死。

    (节选自《晋书·慕容翰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元二年/从就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 B . 建元二年/从就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 C . 建元二年/从就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 D . 建元二年/从就讨宇文归临阵/为流矢所中/卧病积时/后疾渐愈/于其家中骑马自试/或有人告翰私习骑/疑为非常/皝素忌之/遂赐死焉/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句丽,国名,东晋以后占据今辽宁省南部、朝鲜北部等地,后为唐高宗所灭。 B . 卒伍,一种古代军队的编制,五人一组为伍,百人一组为卒,在文中指士兵。 C . 三军,古时指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后被用作军队的通称。 D . 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有司”用来指称朝廷中各级官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慕容翰勇武有才,威名远震。慕容虞认为他是个奇才,托付给他杀敌的重任,他在所到之处建立功勋,远近的敌人都忌惮他,高句丽也不敢前来携掠。 B . 慕容翰足智多谋,心怀故国。柳城之败后,段兰想乘胜追击,慕容翰害怕会对自己的国家构成危害,说谎骗了段兰,段兰便不再前进。 C . 慕容翰箭术高超,心有慈柔。他在离开宇文归的部落后,宇文归派人来追,他不想杀追赶他的士兵,就只是射箭击中他们的佩刀,将他们吓退。 D . 慕容翰颇有远见,料事如神。慕容就占领令支以北的地方,段辽想要追击,他认为慕容就不易被战胜,劝阻段辽,但段辽并未听从,最终大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兵者凶器,战有危虑,若其失利,何以南御乎!

      ②吾既思恋而归,理无反面。吾之弓矢,汝曹足知,无为相逼,自取死也。

    5. (5) 慕容翰临死时说自己“没有余恨”,他为什么这么说?请简要分析。
四、古代诗歌阅读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

    林道

    天师苍翠横金锡 , 地藏清凉掩竹扉。

    千里白云随野步,一湖明月上秋衣。

    诗寻静语应无极,琴弄寒声转入徽。

    我亦孤山有泉石,肯来松下共忘机?

    (注)①灵皎师:僧人,诗人的朋友。②天师:对僧道的尊称,此处应指庙字。③金锡:锡杖。④孤山:杭州孤山,位于西湖风景区旁,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词灵动,以“横”和“掩”将竹林的苍翠繁茂和居室的清凉幽静描绘得极富画面感。 B . 诗歌语言清新雅致,格调高远,意象优美,令人忘俗,营造了一种静谧深幽的气氛。 C . 颈联具有哲理意味,描述了诗和琴在静谧的环境中所达到的境界,理趣相融。 D . 尾联点题,诗人邀请友人共享美景并劝其忘却机心,表现诗人的超然和自足。
    2. (2) 诗歌颔联富有艺术魅力,请简要赏析。
五、情景默写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劝学》中,认为学比思更能有所收获的句子是:“。”
    2. (2)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限惆怅。
    3. (3)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泪水和霜林联系起来,使树木拥有感情色彩。
六、选择 简答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复旦旧书店之“旧”是名副其实的。若无熟人领路,着实难找——书店在二楼,藏在莱场、网咖、公寓之间。壅塞的楼道口,墙体的每一方寸都被安排得很妥当,左边是复旦旧书店的招牌,右边是“晶晶公寓客房”的广告,对称宛如对联。台阶的广告位则被“晶晶网咖”占据,想来它与公寓是同一个主人。书店老板也打广告,不过是“本店长期高价收购古旧书籍、字画以及各类老杂件”之流。

    被我称为“淘书客”的友人,对复旦旧书店十分称赞,不光因为书多,也因为老板挑书的眼光好。比起我的走马观花 , 爱书人挑书时自有一套判断标准。书的品相是一眼可见的,更重要的是书的内容、版本等。爱书人有时候淘到几本惦念已久的“绝版书”,简直如获至宝 , 而对书一窍不通的我呢,就不在淘书这件事上班门弄斧了。

    旧书店适合淘书,因而多了些萍水相逢的惊喜。去商场里簇新的书店,大多数人是奔着新书去的。(①),你都不知道会偶遇哪本旧书、哪个故事,逛旧书店的人也似乎特别会隐匿。不像有的新书店,会专门辟出一个座位区,(②),读者们需要具备机敏的反应能力,才能不在闪转腾挪中碰撞到陌生人。

    1. (1) 下列摘自文段的句子,引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复旦旧书店之“旧”是名副其实的。 B . 不过是“本店长期高价收购古旧书籍、字画以及各类老杂件”之流。 C . 被我称为“淘书客”的友人,对复旦旧书店十分称赞。 D . 爱书人有时候淘到几本惦念已久的“绝版书”,简直如获至宝。
    2. (2) 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走马观花 B . 如获至宝 C . 班门弄斧 D . 萍水相逢
    3. (3) 在上面材料的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七、语言表达
  • 7.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现代建筑中,房屋必须有承重墙,人们在装修时是不能拆除它的。②但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墙不是用来承重的,它只起到隔断、遮挡的功能。③古代建筑中真正支撑整座建筑的是柱子。④紫禁城的太和殿用了72根大柱支撑,其中宝座周边的六根沥粉贴金蟠龙柱,直径近一米左右。⑤据资料显示,这些木料都是来自四川、云南、贵州地区的上好楠木。⑥选用上好的、不易被蛀蚀的木材,能够保障整座大殿的牢固安全,更能够延长柱子的寿命。⑦木材经过汁浆、捉缝灰、通灰等多道工序处理,就不会再生虫。

  • 8. 下图是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的徽标。请紧扣徽标特征,展开联想和想象,解说徽标主体图形的意蕴(不需要对徽标中标注的文字、字母和数字进行描述)。要求语句通顺、生动,不超过100字。

八、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餐饮行业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出现这些情况,究其原因,一是对粮食安全问题没有清醒的认识;二是思想上没有节约意识,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请结合材料内容,为“关注粮食安全,传承勤俭美德”的主题班会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