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4 母鸡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四单元第14课《母鸡》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1-02-24 浏览次数:174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用
  • 1. 读拼音,写词语。

        我很tǎo yàn这只母鸡,因为它会欺侮zhōnɡ hòu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还会对另一只母鸡下dú shǒu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讨厌  理由  反抗  啼叫  细声细语

  • 3.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①欺侮:

    ②趁其不备:

    ③警戒:

    ④凄惨:

  • 4. 根据课文内容补全句子。

    ①我一向讨厌母鸡,因为

    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因为

  •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的作品。作者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时候,他看到了;第二次是时候,他看到了的景象。

    ②《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都是

    ③《猫》和《母鸡》的作者是。《猫》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之情;《母鸡》表达了对的赞颂之情。

  • 6. 实践题。(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句话摘自先生《》一文。“我”不敢再讨厌母鸡的原因是

  • 7. 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判断对错。
    1. (1) 本文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叙的。
    2. (2) 本文运用的是衬托的写作方法,前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讨厌,后半部分写作者对母鸡的尊敬。
    3. (3) 本文通过点滴的小事,表现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赞颂了母爱的伟大。
  • 8. 《母鸡》的作者对母鸡究竟是讨厌还是喜爱?
  • 9. 带着问题来读书。
    1. (1) 本文是(  )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A . 老舍 B . 丰子恺
    2. (2) 课文以作者的变化为线索,(A,空间  B,情感)由对母鸡的转变为,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
二、阅读理解
  • 10. 课内阅读。

        ①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②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 (1) 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了鸡雏们吃得很饱,而母鸡却消瘦了许多,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母鸡的
    2. (2) 指出选文中的句子所表现的母鸡的特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慈爱    勇敢

          ②

    3. (3) 理解选文,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二自然段中“它还半蹲着”体现了母鸡的温顺可爱。 B . 选文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母鸡的慈爱、勇敢和辛苦。 C . 选文暗含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 11. 课外阅读。

    野鸭

    ①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堆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②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这儿的,就用手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③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旁有两个蛋。看见这两个蛋,我便把这只野鸭提了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④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下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⑤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⑥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 (1) 从文中找出关于野鸭的外形描写,用横线画出来。
    2. (2) 短文的第⑤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 点明中心 B . 总结全文 C . 承上启下
    3. (3)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4. (4) 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一切”指的是孤寂而荒凉的小山。 B . “敌人”指的是暴风雪。 C . “毅然”一词写出野鸭为保护孩子奋不顾身。 D . 画线句子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野鸭的赞美之情。
    5. (5)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语言表达
  • 12. 理解句子的意思。

        一只小鸟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 13. 读一读,理解含义。

        《母鸡》一文以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描写了一只“孵出一群小鸡雏的母鸡”在成为母亲后的种种表现。透过作者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母鸡“总是挺着脖儿”保护鸡雏;看到了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就教它的儿女吃,结果自己消瘦了许多;看到了它辛苦教育鸡雏们生存,让它们在自己身上为所欲为;也看到了它日夜警戒的操劳。老舍先生以质朴的语言,刻画了一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形象。由此,作者由衷地感慨: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是博大无私的母爱,让它如此坚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