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南宁市天桃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开学...

更新时间:2021-02-25 浏览次数:163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数据合理的是(   )
    A . 中学生的鞋长约0.7m B . 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5℃ C . 中学生立定跳远的距离约10m D . 初中物理课本的质量约2kg
  • 2.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 . 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C .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D .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3. 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 B . C . D .
  • 4. 如图所示的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音调相同 B .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 5.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 . 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B .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C . 超声波加湿器把水打成小雾滴增加空气的湿度 D . 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 6. 关于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给物体加热,温度不一定会升高 B .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C . 晶体熔化时不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D .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温度都是不变的
  • 7. 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水中“倒影” B . 雨后彩虹 C . 水中“折”笔 D . 树荫下的光斑
  • 8. 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积水凹地而溅污衣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积水凹地 B . 迎着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都应是积水凹地 C .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凹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凹地 D .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凹地;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积水凹地
  • 9. 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其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 .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 .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笔入射角增大 C . 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缓缓加水 D . 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
  • 10. (2020八上·博白期末) 在如图 所示的眼睛成像及矫正的示意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是近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B . 甲图是远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C . 甲图是远视眼,乙图为其矫正图 D . 甲图是近视眼,丙图为其矫正图
  • 11. 如图,是光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射角为60° B . 折射角为60° C . 空气在左侧 D . XX′是法线
  • 12. 小明用力提起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拉力,同时水桶对他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 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 . 都相同 B . 大小、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 C . 只有大小相同 D . 作用点、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 1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两个物体不接触时,两者间也可能会发生力的作用 B . 被压的气球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C .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D . 人推车向前运动时,人给车的作用力等于车给人的作用力
  • 14.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先有弹性形变,后有弹力 B .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C . 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的弹力作用 D . 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会对与之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 15. (2020八下·宾阳期末) 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6N,不计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则弹簧秤的计数为(   )

    A . 4N B . 6N C . 10N D . 16N
  • 16. 三个小球甲、乙、丙由同种材料制成,体积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 g、24 g、36 g,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小球是(   )
    A . B . C .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 17. 如图,所测木块的长度为cm;如图秒表的读数为s。

  • 18. 小华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实验探究。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偏折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现象,光屏上 A、B 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将灵敏温度计放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

  • 19. 安静祥和的环境让人舒适,从而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在工作及学习地点张贴着“请勿大声喧哗”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大声”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20. 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 的性质制成的,一支使用过但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为 36.8℃,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体温计读数如图所示,则病人实际体温是 ℃。

  • 21. 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首先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填物态变化),(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会迅速(填物态变化)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填物态变化)而形成雨。
  • 22. 小明用天平测量苹果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应将 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然后将苹果 放到天平的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使天平再次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 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则苹果质量为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五、实验题
  • 26. 如图所示,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D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 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实验中应选用(选填“较大的”或“较小的”)海波;
    2. (2) 分析图乙中的图像 ABCD,在 6~7min 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态。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不变;熔化的时间是min,凝固点是 ℃。
  • 2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

    1. (1)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现有厚度分别为5mm 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2)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3. (3) 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4. (4) 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 28. 小明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装置如图甲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 (1)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与光屏中心在
    2. (2) 图甲中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 . 28cm B . 18cm C . 8cm
    3. (3)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调节一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4. (4) 若步骤(3)中未调整光屏的位置,则需在凸透镜前加一个(选填“凸”或“凹”) 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因为该透镜对光有作用;
    5. (5) 实验中蜡烛在原来的位置越烧越短,则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选填“往下移”、“不变”或“往上移”);
    6. (6) 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图乙)放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六、综合题
  • 29.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东海某处测量船上向海底竖直发射超声波,经6s收到回波信号,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
    1. (1) 此处深度是多少m?
    2. (2) 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同步卫星到地球的距离吗?为什么?
七、计算题
  • 30. 有一个玻璃瓶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800g,装满酒精时总质量为 700g,求:(ρ=0.8×103 kg/m3
    1. (1) 这个瓶的容积是多少升?瓶子质量是多少?
    2. (2) 这个瓶子装满密度为1.8×103kg/m3 的硫酸后总质量是多少?
  • 31. 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表1:全国部分开车时刻表

    表2:北京站始发21列车途径站及时刻表

    表3:上海站始发22次列车途径站及时刻表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线长为1462km,假设北京开往上海的21次列车和上海开往北京的22次列车中途三个站点都停靠20分钟。且开动起来后(不计启动加速的时间),各阶段均以某一恒定的速度v行驶。求:

    1. (1) 21次列车运行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 (2) 某一恒定的速度v为多少km/h;
    3. (3) 若同一天发车,则由以上信息,推理两车在途中相遇的时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