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1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

生物考试

更新时间:2021-02-05 浏览次数:10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东明期中) 在人体的下列血管中,尿素含量最少的是(    )
    A . 肺静脉 B . 肾静脉 C . 肝静脉 D . 肾动脉
  • 2. (2020七下·常德期末) 人体排出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排泄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尿素 C . 粪便 D . 多余的水
  • 3. (2019八上·日照开学考) 下列对人体排泄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排泄的物质主要是水、二氧化碳、尿酸和尿素等 B . 二氧化碳、尿酸和尿素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C . 排便、排尿、排汗和呼出二氧化碳等活动都属于排泄 D . 细胞代谢的废物必须及时地排出体外
  • 4. (2019七下·永春竞赛)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排泄意义的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 . 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B . 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C . 维持体内的血糖稳定 D . 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 5. (2020八上·靖江期中) 下列关于人体废物的排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 B . 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 C . 输尿管是人体内排出尿液的器官 D . 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
  • 6. (2020·株洲)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不会被重吸收的是(   )

    主要成分

    血浆(克/100毫升)

    原尿(克/100毫升)

    尿液(克/100毫升)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A . B . 蛋白质 C . 葡萄糖 D . 尿素
  • 7. (2020·南充) 下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1、2、4共同构成肾单位 B . 2中液体含有水、无机盐、尿素、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 C . 若尿液中含有较多红细胞,则1处可能发生病变 D .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1的重吸收和4的过滤作用
  • 8. (2020·晋中) 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原尿流经肾小管时,正常情况下,下列成分中全部被重新吸收的是(   )
    A . 尿素 B . 无机盐 C . D . 葡萄糖
  • 9. (2020七下·北京期末) 生活中我们有时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排尿,造成积尿,俗称“憋尿”。对此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收缩力量减弱,导致排尿困难 B . 憋尿时,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C . 憋尿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影响 D . 经常性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 10. (2020六下·肇源期末) 人体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 .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B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 . 肾盂有储尿作用 D . 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
  • 11. (2020八上·吴江期中) 下图所示的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若②为脑部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B . 若②为肺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代表的是氧气的含量变化 C . 若②为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尿素的含量变化 D . 若②为小肠绒毛内毛细血管,则曲线可代表营养物质的含量变化
  • 12. (2019七下·江城期末) 下列有关于尿液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原尿成分相当于血液中除去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的物质 B . 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尿液中会检出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 . 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D . 正常情况下,尿液和原尿最大的区别在于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 13. (2020七下·潍坊期中)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下列有关皮肤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还含有一些附属物 B . 表皮位于皮肤表层,由保护组织构成,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 C . 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的侵入以及体内水分的过度散失 D . 真皮比表皮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 14. 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皮肤对人体起保护作用属于上皮组织 B .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 C .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D .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
  • 15. (2018七下·东营期中) 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说明皮肤具有哪些功能(   )
    A . 排泄、感受外界刺激 B . 保护、调节体温 C . 保护、排泄 D . 调节体温、排泄
二、连线题
三、综合题
  • 17. (2019八上·十堰期中) 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图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 (1) 如图:取某健康人①处的血浆和②处的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排尿主要是排出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 等废物。
    2. (2)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送给细胞,而且红细胞中的还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 (3) 在抽血或输液时,用胶皮管将针刺入部位(填近心端或远心端)捆扎起来后,会看到“青筋”暴起,是因为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4. (4) 小林同学的午餐有米饭、花生油烹饪的鱼和青菜等,鱼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进入消化道的(填器官名称)后就开始消化,但只有到了小肠最终消化为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
  • 18. (2017·江西模拟) 如图是人体多个系统以及皮肤相互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A系统中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变换的器官是
    2. (2) 图中能表示人体内营养物质吸收的是.(填编号)
    3. (3) B系统中CO2的最终来源是
    4. (4) 人体内无机盐的排出途径是.(填编号)
    5. (5) 过程4是通过来实现的.
  • 19. (2020八上·虎林月考) 依据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具有重吸收作用,它能将大部分的水.部分的和全部的吸收回血液。
    2. (2) ②内的液体是,是经过作用形成的。
    3. (3)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断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
      A .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B . 肾脏的控制作用 C . 膀胱的贮存作用 D . 肾单位的泌尿作用
  • 20. (2020·北京)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可通过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主要成分

    甲(g/100mL)

    乙(g/100mL)

    99

    95~97

    蛋白质

    0.03

    0

    葡萄糖

    0.1

    0

    无机盐

    0.72

    1.1

    尿素

    0.03

    1.8

    1. (1) 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该结构由 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图中 (填序号)为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具有表面积大、管壁薄等特点,利于进行作用,形成原尿。
    2. (2) 原尿经过的重吸收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尿液。上表所示为健康人原尿与尿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由表可知是尿液, 判断依据是
    3. (3) 人体除了排出尿液这一途径外,还可通过 排出汗液,在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发挥作用。
  • 21. (2020七下·东坡期末)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3]、[4]、[5]组成的结构叫,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2) [1]内的液体通过[3],进入[4]的过程叫做作用,[4]内的液体与[3]内的液体相比,主要是不含
    3. (3) 当[4]中的液体通过[5]流出时,不含,这种变化与图中结构[5]的作用有关。
    4. (4) 患尿毒症的病人定期到医院做肾透析,目的是为了排出_______
      A . 二氧化碳 B . C . 原尿 D . 尿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