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1-28 浏览次数:16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下列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
    A . B . C . 牛顿 D . 千克
  • 2. 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C . 只要测量的方法正确,就可以消除误差 D . 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 3. 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水全部结成冰 B . 铝块拉制成铝线 C . 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 D . 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到地球
  • 4. (2020·丰台模拟) 如图所示是国庆 70 周年阅兵式上,新型无人机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的情景。若说这架无人机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天安门城楼 B . 人民英雄纪念碑 C . 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柱 D . 运送这架无人机的重型卡车
  • 5. (2020·北京) 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速度
  • 6. 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B . 课桌的高度为1. 5m C .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 . 人正常行走时的速度约10m/s
  • 7. 在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 .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 . 利用超声波测量海洋的深度 D . 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一定大 B . 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一定小 C . 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D . 一块砖切成两块后,密度不变
  • 9.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力的作用效果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 力的三要素相同,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 . 单独一个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 . 不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 10. 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示意图,小汽车从A点出发的同时开始计时,每隔10s记录--次它的位置和已行驶的距离。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汽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 . 小汽车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 . 小汽车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 . 小汽车从A点到D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 11. 在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3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3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C . 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 .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 12. 小静根据右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3

    水银

    13.6×103

    8.9×103

    1.0×103

    2.7×103

    酒精

    0.8×103

    0.9×103

    A . 水银的质量是13.6×103kg B .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 .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D .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二、多选题
  • 1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 在学校和居民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关于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B . 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 C .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D .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要先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
  • 15. 在下列有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 . 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 C . 运动路程长,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D . 以3m/s的平均速度作变速运动的物体,每秒钟一定前进3m
  • 16. 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前3s内,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C . 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 . 当t=6s时,甲、乙两车相距60m
三、填空题
  • 17.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cm.

    图片_x0020_100006

  • 18.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 19.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作用在A、B两点来开门,且F1与F2的大小相同,作用力的方向也相同,那么作用在点的力更容易把门打开(选填“A”或“B”),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 20. 阅读《月背之旅》回答题。

    月背之旅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此次发射开启了人类探月的新旅程。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婵娟、玉盘等,是地球的卫星,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月球没有大气,它是超高真空,它的环境极其恶劣,没有风,没有雨,没有任何气候变化。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转一圈所用时间)与它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转一圈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就导致月球永远以同一面朝向地球,如图所示。换句话说,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同一面的月球,我们看不到它的背面。这也给月球背面的真实景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后,会先后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及正式着陆等阶段,如图所示,是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前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着陆地点选在月球背面的一个古老的撞击坑内,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个撞击坑是太阳系内已知的最大、最古老的撞击坑。它里面有可能保存着月球的原始岩石,以及月壳深处的物质,这些或将成为人类研究月球内部成分的“钥匙”,对人类认识月球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除了开展月球背面结构探测研究之外,嫦娥四号探测器此行还要在月球背面进行天文观测、粒子辐射等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回顾人类六十多年的探月历史,至今已经有几十颗月球探测器着陆在月球表面。但由于各种原因,所有探测器无一例外选择了月球正面。此次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月背之旅,已经为人类开启月球探测的新篇章,未来的嫦娥五号将会从月球取样返回,还将打破四十多年来没有月球探测器返回的真空期,届时中国的航天技术将会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_x0020_100019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月球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这是因为月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与它围绕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选填“一样”或“不一样”)。
    2. (2) 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时,运动方向(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改变");
    3. (3) 美国1988年出版的《每周世界新闻》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报道称,在月面上发现了一架美国二战的轰炸机(已知该轰炸机的机翼全长约37m),如图所示。小佳经过查阅资料得知,图中陨石坑的直径超过80km。请你根据物理知识判断这张图片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四、作图题
五、实验题
  • 22. 如图所示是四个小实验。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把下面有关这四个实验的描述补充完整。

    1. (1) 图甲: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的响度变小;再次放入空气后,铃声的响度逐渐(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图乙: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拨开相同的幅度,能够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3. (3) 图丙:用手轻划桌面,使坐在桌子左侧的同学在空气中(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划桌子声;控制声音的大小和声音传播的距离不变,该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能够听到划桌子声,证明桌子能够传声。
    4. (4) 图丁:当游客在天坛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 23. 小利和小华合作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请你完成下面问题:

    1. (1)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有刻度尺和
    2. (2) 实验中应该控制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这样可以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
    3. (3) 如果在实验中两人没有保持同步,小利释放小车在前,小华开始计时在后,他们测得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 24.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取适量该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位置,随后他观察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 (2) 天平调好后,小明将盛有适量待测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所放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g。
    3. (3) 小明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液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量筒中液体体积V=cm3 , 接下来小明称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29g。
    4. (4)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g/ cm3
    5. (5) 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 25. 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钩码对弹簧的拉力F/N

    0.5

    1

    1.5

    2

    2.5

    3

    3.5

    弹簧伸长的长度 /cm

    1

    2

    3

    4

    5

    6

    7

    1. (1) 请在图中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N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并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 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

    2. (2)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 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N。
    3. (3)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
六、简答题
七、计算题
  • 27. 小军寒假乘飞机从北京到上海旅游,全程1200km。飞机上午11:00起飞,当天下午到达上海机场的时间如图所示,求:飞机的平均速度。

  • 28. 如图所示的是我国自行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为了减轻飞机的质量,设计师将飞机的某些钢制零件改为铝锂合金等新材料,这类材料具有耐腐蚀、密度小等优点。假设某钢制零件的质量为79kg,改成铝锂合金材料后,求:该零件的质量(ρ=7.9×103kg/m3 , 铝锂合金的密度ρ=2.4×103kg/m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