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01-31 浏览次数:1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江都期中) 扬州荣获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承办权。为了办好这项活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为减少“白色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B . 治理露天烧烤 C . 推广将秸秆露天焚烧                         D . 置换新能源公交车
  • 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食品霉变 B . 花瓶破碎 C . 蜡烛熔化 D . 干冰升华
  • 3.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氯化钠 B . 冰水 C . D . 氢气
  • 4.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 . 硅Si B . 氯 cl C . 汞 Ag D . 氩 AR
  • 5. (2019九上·仪征月考) 下列饮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加多宝凉茶 B . 蒙牛酸奶 C . 康师傅橙汁 D . 屈臣氏蒸馏水
  • 6. 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占 21% B .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C .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 D . 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 7. 过氧化钠(Na2O2)可做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 . Na2CO3 B . Na2O 和 O2 C . NaOH 和 O2 D . Na2CO3 和 O2
  • 8. 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氧气和空气(带火星的木条) B . 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C . 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D . 铁丝和铜丝(看颜色)
  • 9. (2017九上·兰州期末) 如图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0. 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第一句台词:有的人缺钙,有的人缺铁,但我特缺面子!下列有关钙元素和铁元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严重缺钙会得侏儒症 B . 缺铁易得佝偻病 C . 人体补充过量的钙易得白内障等疾病 D . 钙元素和铁元素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 11. (2016九下·深圳开学考)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 B . 元素符号是Ga C . 属于金属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 1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 给碱式碳酸铜加热时,能看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绿色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D .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时,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H2O 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B . 硫酸(H2SO4)和磷酸(H3P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微观解释,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 14.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 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丁是化合物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D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 15. 在化学反应 A+B2=AB2中,A 与 B2反应的质量 关系如图所示。将 5gA 与 8gB2充分反应,则生成 AB2的质量是(   )

    A . 10g B . 13g C . 16g D . 18g
  • 16. (2019九上·津南期中)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A .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 验证蜡烛含有碳元素 C . 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17.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用量筒量取 10 mL 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 10.5 g 氯化钠,药品和砝码放反,会导致氯化钠偏多 C . 粗盐提纯时,若溶解时加水量不足,会导致得到的精盐质量偏低 D . 过滤操作时,若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不会导致过滤速度减慢
二、多选题
  • 18.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由多到少 B . 硫元素的化合价: C . 空气中气体含量 D . 相同条件下气体密度:
  • 19. 下列图形或图像能正确反应相关关系的是(   )
    A . 表示化合物与氧化物的关系 B . 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剩余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C . 表示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相对含量 D . 表示吸收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且防止产生倒吸现象
  • 20. 某气体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常见的气体组成,经测定其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某组同学探究该气体组成情况,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该气体一定是 CO,CO2 的混合气体 B .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C .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CO 气体 D . 该气体中不可能混有氧气
三、综合题
  • 21.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图 1 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图 2 是某化肥碳酸氢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图 1 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步骤①  (填“是”或“不是”)分解反应。
    2. (2) 用“ ”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 ”可表示的微粒是  (填化学符号)。

      ②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计,图 3 可表示空气微观模型的是  (填字母)。

    3. (3) 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氖气 

      ②步骤②的反应中没有改变的微粒是 

      ③铵根离子

      ④标出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⑤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⑥步骤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图 2 为某碳酸氢铵化肥样品的标签

      ①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

      A 易溶于水B 有挥发性C 受热易分解

      ②该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至少为kg。

      ③若杂质中不含氮元素,图 2 所示的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 22.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质之一,我们应该多角度进行研究。
    1. (1) (一)水的组成以及构成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回答:

      ① 由图①、②看出,A 气体是(填化学式),B 气体在电源的极。

      ② 0~8min A、B 气体的体积比为

    2. (2)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解水将电能转化为能。
    4. (4) 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A 水的电解    B 水的蒸馏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 水的煮沸

    5. (5) 电解水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名称是
    6. (6) 某同学利用如图①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②常温常压时,1L 水可溶解 0.031L O2、0.57L O3

      A 水在通电时能发生分解反应

      B 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 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 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

      D 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 O3 , 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 2:1

    7. (7) (二)水的性质、变化和用途

      下列是有关水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的描述:

      A 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液体B 水是常用的灭火剂

      C 氢气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水D 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①其中属于水的化学性质的是(填字母)。

      ②写出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图片_x0020_100028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1. (1)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白磷燃烧时能量 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  能。
    2. (2) 打开 K,通入氧气,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 
    3. (3) 对比乙、丙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过程中,能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 24. 某探究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图 1 是利用气压传感器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图 2 是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图 3 是利用铜粉与氧气加热后反应生成氧化铜的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 (1) 图 1 实验: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橡皮塞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下列有关图 2 的分析错误的是

      A BC 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燃烧放热

      B CD 段气压减小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内氧气不断被消耗且瓶内温度逐渐冷却

      C DE 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D 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此实验,集气瓶内气压变化趋势与图 2 基本一致

    2. (2) 图 3 实验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铜粉,铜粉要足量的原因是

      ③点燃酒精灯,不停地抽拉注射器的活塞,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前,该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至少为mL,才能顺利的完成实验。

      反思:探究小组通过图 3 实验测定出的结果始终不准确,通过分析改良后,认为图 4 实验更合理,图 4 实验合理的理由是,若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时,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则可能导致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偏大”、“偏小”、“不变”)。

  • 2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气体的制备性质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

    图片_x0020_100032

    1. (1) (实验一)实验室制取CO2并进行一系列探究,现有如下仪器供选。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可选用(填写装置编号);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片_x0020_100033

    3. (3) 除了以上组装的发生装置外,实验室还有多种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请从以下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能达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目的是 (填编号)。
    4. (4) 利用下图装置,验证 CO2的性质。

      图片_x0020_100034

      ①甲中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变红,使其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②乙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

    5. (5) (实验二)实验室制取 O2并进行一系列探究。

      〖探究 1〗用氯酸钾、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

      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能用排水法收集 氧气是因为氧气

    6. (6) 某同学组装了发生装置如图 1 所示,会造成的后果是, 若要改正不正确,在不添加任何仪器和实验用品的情况下,需要操作的旋钮是(填字母)。

      图片_x0020_100035

    7. (7) 〖探究 2〗用H2O2溶液制取 O2并测定产生 O2的体积,按图 2 所示组装实验装置

      图片_x0020_100036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注射器中吸入 20mLH2O2溶液。

      ②将注射器中的 H2O2溶液平均分 4 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H2O2溶液,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量结果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

      60

      120

      x

      y

      表中的数据 x=,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推测 20mLH2O2溶液总共产生 O2的体积为mL。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