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专题:24 中国梦、中国精神、...

更新时间:2020-12-28 浏览次数:59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吴兴期末) 某中学九年级学生开展《中国2020: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的主题班会,下列关于我国2020年发展目标正确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基本建成法治政府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20九上·驿城期末) 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9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   )
    A . 决胜全面小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B . 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 .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 3. (2019九上·肥城期末) 下列对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先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 总体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 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 D . 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4. (2019七上·农安期末) 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中国梦”是指(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 使中国走向世界 D . 使人民生活得衣食无忧
  • 5. (2019七上·通榆期末) 中国梦指的是(   )
    A . 实现心中的梦想 B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 实现共产主义 D . 实现祖国统一
  • 6. (2019七上·海伦期末)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    )

    ①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不能考虑个人利益

    ③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A . 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
  • 7. (2019九上·武邑期末)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现代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无比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未来我们仍需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请为按照时间顺序为我国未来的奋斗目标排序(    )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A . ④②① B . ④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 8. (2019九上·武邑期末)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现代的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无比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但未来我们仍需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请为按照时间顺序为我国未来的奋斗目标排序(    )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基本实现现代化

    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A . ④②① B . ④②③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 9. (2019九上·苏州期末)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020年,我们将(    )
    A . 由温饱到总体小康 B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 10. (2019九上·苏州期末) 改革创新、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三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下列关于三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20九上·新泰期末)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句子被奉为“心灵鸡汤”,其中的“远方”可以指人们心中的梦想。如果它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国梦”,应该是(    )
    A . 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 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D . 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愿望
  • 12. (2020九上·潍坊期末) 今天,我们走进小康之家的大门,是一个胜利:明天,我们走出小康之家的大门,将会是一个更大的胜利。走进是温饱与小康的衔接,走出是小康与现代的衔接。这里的“走出”是指( )
    A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 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D . 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 13. (2020九上·德惠期末)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 . 公平意识 B . 科学精神 C . 自由民主 D . 改革创新
  • 14. (2020九上·武邑期末)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确保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全面建小康社会是(    )
    A . “三步走”战略第二步要实现的目标 B . 是建党一百年要实现的目标 C . 是建立新中国一百年要实现的目标 D . 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目标
  • 15. (2020九上·剑河期末) 我国经济社会各发展阶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解的是(    )
    A . 解决温饱→改革开放→全面小康→中等发达国家 B . 改革开放→总体小康→解决温饱→中等发达国家 C . 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D . 解决温饱→改革开放→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 16. (2020九上·广东期末) 某同学学习十九大报告后绘制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见下图。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①是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 . ②是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C . ③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D . ④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7. (2020九上·广东期末)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路。”春晚歌曲《不忘初心》反映了百姓呼声.时代所向。“最美中国道路”及其依据分别是(    )
    A . 改革开放道路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B . 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 C . 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基本路线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 18. (2020九上·环县期末) 实现中国梦,其基本内涵就是实现(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2020九上·肥东期末) 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国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 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0. (2020七上·绿春期末)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梦”定义为(    )
    A . 实现共产主义 B . 构建和谐社会 C . 世界大同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1. (2019九上·越城期末) 十九大报告提出,到建国100年我国将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    )
    A . 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基本实现现代化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2. (2019九上·端州期末) 实现社会主文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A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B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C . 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D .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23. (2019九上·端州期末)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下面对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做法分析正确的是( )

    ①要重视解决民生问题,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②要重视解决主要矛盾,其他各种社会矛盾都可以忽视

    ③要增强社会创造力,让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④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4. (2018九上·定海期末) 从“十九大”到2022年将要召开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两个交汇期简单的表述就是(    )
    A . 温饱与小康的交汇 B .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交汇 C . 全面小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交汇 D . 全面小康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交汇
  • 25. (2019九上·白云期末) 改革开放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在下面的时间轴土有①②③的标号,按标号顺序填入内容正确的是( )

    A . 2000年    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本世纪中叶 B . 2020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本世纪中叶 C . 2000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化化      本世纪末 D . 2020年    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本世纪末
  • 26. (2018九上·上城期末) 习近平讲话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是指(    )
    A . 改革开放道路 B . 中国特色改革开放之路 C . 社会主义道路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27. (2018九上·吴兴期末) 某同学学习十九大报告后绘制了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见下图。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 . ①是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 . ②是我国基本建成总体小康社会 C . ③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 D . ④是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8. (2018九上·上虞期末) 一个个美好夙愿筑成了中国梦。以下年代尺中“丙”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 民主更加健全 C .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 . 科教更加进步
  • 29. (2019九上·防城港期末) 实现如图“目标”,我国必须(  )

    ①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③坚持改革开放,改变根本制度

    ④立足基本国情,大力发展生产力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30. (2018九上·建昌期末) 到建国一百年时,我们的奋斗目标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 基本实现现代化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31. (2018九上·建昌期末) 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提出实现________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
    A . 小康社会 B . 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32. (2018九上·宁城期末) 伟大的目标在召唤,从2020年到2035年再到2050年,中华民族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下列对这张美好蓝图所示逻辑正确的是(    )
    A . 摆脱贫困落后→解决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 B . 达到基本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多选题
  • 33. (2020八上·驿城期末)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最鲜明的特点是(   )
    A . 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B . 把国家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C . 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D . 将世界梦、中国梦、个人梦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
三、判断题
四、问答题
  • 35. (2018九上·永定期末)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请在时间轴上写出这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

五、材料分析题
  • 36. (2018九上·临海期末) 梦想是前进的标杆,我们都是追梦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材料。

    【一个人的追梦路】孙中山先生至死不渝地朝自己的梦想奋斗着。临终前仍嘱咐着:“我这一辈子想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一定要以三民主义……去实现”。

    “同盟领袖是中山,清帝推翻民有权……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

    ——摘自朱德《杂咏》

    【一个政党的追梦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98年来,一路走来总能战胜风险而力挽狂澜。

    1. (1) 请结合朱德的观点及所学知识,有理有据地分析孙中山的梦想是否实现。
    2. (2) 在①阶段,材料A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实现“这一伟大转变”是指什么?
    3. (3) 在①阶段,B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怎样的梦想?并说明材料A与B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4. (4) 我们正走着什么道路?上述追梦者为我们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哪些借鉴?
  • 37. (2018九上·辽阳期末) 当下,“中国梦”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时代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鼓励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共圆“中国梦”。
    1. (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什么?
    2. (2) 为共圆“中国梦”,在新世纪新时代,我党制定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怎样战略目标?
    3. (3)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什么是中国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