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

更新时间:2020-12-28 浏览次数:27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八上·大石桥月考) 根据你对常见物理量的了解,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kg B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km/h C .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8dm D . 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 2. (2020八上·南宁期中) 周庆70周年大间兵,空军各式先进战机尽显风采。如图所示,一架加油机和两架受油机组成的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袖。当我们说加油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受油机 B . 蓝天上的白云 C . 天安门城楼 D . 广场上的受检官兵
  • 3. (2020八上·重庆月考) 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B的运动速度为2m/s B . 物体A的运动速度为1m/s C . 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4m D . 物体A,B均做变速运动
  • 4. (2020八上·南宁期中) 小用使用同一刻度尺测量同一块橡皮的长度,四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3.35cm、3.36cm、3.86cm、3.34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橡皮的长度是(   )
    A . 1mm,3.46cm B . 1mm,3.35cm C . 1cm,3.35cm D . 1cm,3.4625cm
  • 5. (2020八上·襄州月考) 在襄阳东站站台上,甲、乙两列高铁停在在平直的轨道上。过一会儿,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站台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 .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 . 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 .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 6. (2020八上·重庆期中) 唐诗《枫桥夜泊》诗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意思是:姑苏城外那寂寞清净的寒山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下列关于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停止敲钟,还能听到钟声,说明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 . 钟声传入耳,这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 . 能听到“钟”声而不是“鼓”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 . 水中的鱼儿也能听到钟声,是因为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 7. (2020八上·东丽期中) 观察图中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不同的物理量是(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频率
  • 8. (2020八上·苍溪期中) 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以下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 B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C .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 9. (2020八上·天津月考) 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的熔点是48℃ B . 甲在ab段不吸热 C . 乙是蜡烛的熔化图像 D . 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 10. (2020八上·天津期中) 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收热量的是(  )
    A .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B . 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 . 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D . 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 11. (2020八上·苍溪期中) 预防新冠肺炎病毒时要测量体温。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 37℃与 39℃的就诊者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A . 37℃和 39℃ B . 37℃和 38.5℃ C . 37℃和 37℃ D . 38.5℃和 39℃
  • 12. (2020八上·秦淮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B . 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C .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 D . 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室外温度
  • 13. (2020八上·秦淮期中) 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烧杯内可直接使用100℃的沸水 B . 甲、乙两图都会发生碘的升华现象 C . 甲图实验比乙图实验更合理 D . 乙图碘锤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比甲图碘锤中多1种
  • 14. (2020·潮阳模拟)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图所示)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20字小诗《苔》出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央视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孩子们最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让亿万中国人都在这一刻被感动。诗句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苔花是光源 B . 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放大漂亮的苔花,此时放大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 . 苔花虽然很小,也学牡丹花努力绽放,我们能看到苔花是因为光的反射 D . 苔花生长在房屋背后的阴凉处,房屋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 15. (2020·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屋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向平面镜张望,则(    )

    A . 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 . 甲乙互相都可以看到对方 C . 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 . 甲看不到乙,乙能看到甲
  • 16. (2020·德惠模拟) 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一束入射光线经液面反射在光电屏上得到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入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40°,当液面升高时,反射角(   )

    A . 保持40°不变 B . 保持50°不变 C . 逐渐增大 D . 逐渐减小
  • 17. (2020·绵阳)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是10cm,蜡烛放在A处,位于C处的光屏(图中未画出)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B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关于光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距离L与蜡烛移动距离L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向右移动光屏,L<L B . 向左移动光屏,L<L C . 向左移动光屏,L>L D . 向右移动光屏,L>L
  • 18. (2020·陕西) 小明用电视机在家里收看“空中课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 . 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C . 看电视时,小明佩戴的近视眼镜是凸透镜 D . 小明看到电视屏幕上老师讲课的画面是因为光的反射
  • 19. (2020八上·中山期末)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矫正 B . 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 C . 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 . 丁图,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 20. (2020·成都)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 . 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 21. (2020·呼伦贝尔) 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
    A . 可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B . 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C . 使横梁静止 D . 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 22. (2020·黔东南)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 . 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 23. (2020八上·晋城月考) 小明在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站在实验桌前俯视读数,读取水的体积为60mL,则量筒内水的实际体积为(   )
    A . 大于60mL B . 小于60mL C . 等于60mL D . 无法确定
  • 24. (2019·德州) 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 . 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 . 花岗石的质量是25g D . 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kg/m3
二、作图题
  • 25. (2020·恩施) 有一工作间,人在B处要想看到外间A处的花盆,需要在某处安装一块平面镜。请把平面镜C画到合适的位置,并完成由B看到A的光路(只需在图中画出一条光的完整路径)。

  • 26. (2020八上·重庆期中)              
    1. (1) 如图甲所示,入射光线AO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 (2) 如图乙所示,画出图中物体AB在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 27. (2020·淄博)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请画出:

    ⑴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⑵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

三、实验探究题
  • 28. (2020八上·大石桥月考)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 (1) 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 (2) 纠正错误后,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未记录,示数如图乙所示,填写缺失的温度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3. (3)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4. (4) 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水沸腾时,烧 杯中不断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 (填“小冰晶”、“小水滴”或 “水蒸气”)
    5. (5)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当时的大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6. (6) 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29. (2020八上·天津月考)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 (1) 实验前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三者的中心在上。如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如图乙所示摆放蜡烛和凸透镜,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选填“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的像。
    3. (3) 若在图乙所示位置的基础上,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日常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4. (4) 图乙中,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25cm时,眼睛应在(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可以观察到蜡烛的像。
  • 30. (2020·锦州)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测量矿石的密度,由于矿石无法放入量筒中,他们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 (1) 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向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2) 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往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g。
    3. (3) 用细线系住矿石,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未与烧杯接触(如图乙)。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的示数总和为124g。

      如图丙,把矿石轻放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的示数总和为154g。则矿石的质量为g,矿石的密度为kg/m3。(ρ=1.0×103kg/m3

四、计算题
  • 31. (2020·石城模拟) 下表是南昌至福州D6507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南昌 始发站 13:52 0  
     
    抚州 14:32 14:40 102  
    三明北 16:00 16:02    
    福州 17:07 终点站 547  
    1. (1) 列车在南昌到抚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 (2) 如果从抚州到三明北的平均速度约为180km/h,南昌到三明北的路程是多少?
五、综合开放题
  • 32. (2020八上·重庆月考) 声波是物体机械振动状态(或能量)的传播形式。超声波是每秒的振动次数很快的声波,超出了人耳听觉的一般上限,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由于其频率高,因而具有许多特点:首先是能量集中,其波长比一般声波短得多,因而可以用来切削、焊接、钻孔等。再者由于它频率高,波长短,衍射不严重,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工业与医学上常用超声波进行超声探测。

    请参照示例写出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信息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人们将这种听不见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物理知识: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作答:物理信息:。物理知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