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重点中学十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0...

更新时间:2020-12-24 浏览次数:13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秋天落叶纷飞 B . 八月丹桂盛开,校园中闻到阵阵花香 C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小纸屑 D . 打扫卫生时灰尘飞扬
  • 2. 通常情况下,下列几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是(   )
    A . 石墨、橡胶棒 B . 玻璃、干木材 C . 大地、塑料 D . 人体、食盐水溶液
  • 3. 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用钢锉锉工件,工件变热 B . 用磨刀石磨刀具,刀具发热 C . 用火烤馒头片 D . 用铁锤反复敲打铁丝,使铁丝变热
  • 4. 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目前有些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零排放”,效率可达100% B . 水壶里水沸腾壶盖跳动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提高热机效率是节能问题的核心 D . 将塑料笔杆在头发上摩擦起电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5. (2020·西城模拟)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变小 B . 物体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热量 C . 升温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 . 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
  • 6. 甲、乙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把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与橡胶棒相互吸引,则乙球(   )
    A . 一定带负电 B . 可能带负电,可能不带电 C . 一定带正电 D .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
  • 7. 如图甲为实验电路图,图乙是同学画出的对应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如图是新一代代步工具电动独轮车,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独轮车处于待机状态,再当人站在独轮车上时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9. 现代家庭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电器,比如冰箱、洗衣机、彩电、空调等,它们都是通过(选填“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起来的。工作时间长了,有些电器外壳发烫,是由于电能转化成了能。
  • 10. 如图所示是某宾馆的房卡,房卡插入插槽中用电器才能工作,房卡的作用相当于。通电后用充电器给手机充电,手机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两空均选填“电源”“用电器”或“开关”)。

  • 11. 汽油机是汽车的“心脏”,汽油机工作时要产生大量的热,通常采用水循环将热量带走,这是利用水的特性。某品牌汽车行驶100km路程消耗汽油7kg,则油箱中剩余汽油的热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2. 只将20个小彩灯串联在一起接入电路中,通过插头处的电流是100mA,则通过每个小彩灯的电流是A;小红发现该串小彩灯中有一个小彩灯不亮了,但是其余的小彩灯都亮,则未亮的小彩灯处发生的电路故障是(小彩灯内部无其它元件)。(选填短路或断路)
  • 13. 两个初温相同的铁块甲和乙,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1∶4,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若把此时的铁块甲、乙相互接触,则甲铁块的内能将。(选填“增大”或“减小”)
  • 1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只闭合开关S2 , L1L2 连接是(选填串联或并联)。同时闭合S1 , S2、S3 , 此时电路的状态是(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 15.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来源有(汽油、柴油)发动机和电动机两种模式,其中电动机不仅能驱动汽车,在刹车时又能回收汽车的动能储存在电池里,在汽车启动、加速时,这部分能量又用来驱动电动机。电力驱动时,每个车轮的转速可以单独控制,电动汽车可以做到原地转向,但电动机工作电流较大,电路中容易产生较多的热量,所以对车辆的电路有较高要求。请在以上文字中找出一个物理现象,并写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

    物理现象:动力来源有(汽油、柴油)发动机。

    物理知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汽车的机械能。

    物理现象:

    物理知识:

  • 16. 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 (1) 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
    2. (2) 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选填“上”或“下”)方.
    3. (3) 如图丙所示,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位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离开水面后变,说明了
三、实验题
  • 17.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杨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

    1. (1) 这个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所以实验中水和油的质量应该(选填“相同”“不相同”)。并且还要控制两个酒精灯完全一样,这是为了保证相同的时间里放出相同的。本实验除了用到控制变量法还运用到了。(填一种物理研究方法)
    2. (2) 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液体性质制成,如图是小杨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初温的操作图,A为操作过程,B为示数稳定后的读数过程,A,B均有错,其中: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3. (3) 小杨纠正错误后,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4. (4) 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5. (5)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 18. 为了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 (1) 在实验操作中,A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向着没有刻度的左侧偏转(如图1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2. (2) B组同学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扫过有刻度的地方,直到右侧没有刻度的地方(如图1丙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
    3. (3) A组同学经过努力,排除故障后,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B、IC、IA , 电流表示数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B=0.56A,ICA,IA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4. (4) 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有些同学采用了更换不同电源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5. (5) 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这个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四、计算题
  • 19. 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闭合后,通过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且电流表A和A1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

    1. (1) 电流表A的示数为多少?
    2. (2) 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多少?
  • 20. 冬天即将来临,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供应开水。在这个过程中,若用锅炉将300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11.2kg的煤[c=4.2×103J/(kg•℃),煤的热值为3×107J/kg],则:
    1. (1) 锅炉内3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 (2) 完全燃烧11.2kg的煤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 (3) 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 21. 一辆使用汽油为燃料的小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了60km,消耗汽油5L。已知发动机的效率为30%。 求:
    1. (1) 该路段上燃烧的汽油的质量是多少?(1L=10-3m3)
    2. (2) 该路段上汽油行驶时牵引力做的功是多少;
    3. (3) 该路段上发动机给汽车行驶提供的牵引力。(汽油密度ρ=0.7×103kg/m3 , 汽油热值为4×107J/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