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衡阳市二十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1-01-16 浏览次数:8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驽马            沦落天涯        残羹冷炙        冠冕堂皇 B . 广袤            心有余悸        和颜悦色        咄咄逼人 C . 膏腴            刎颈之交        瓦斧雷鸣        目不遐接 D . 砝码            殒身不恤        咬文嚼字        归根结蒂
  •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 )

    ①“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      的讲解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高的内心世界。

    ②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      

    A .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B .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C .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D . 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 3.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B . 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虽然仍处于快速推进时期,但是已经由加速阶段转变为减速阶段。 C . 为了解决当前校车超载严重、交通事故屡有发生,有关部门已着手制订《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D . 近日,国家机关接连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加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 4. 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   )

    命运,其实是最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__________________收获也最多。

    A .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 .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 . 让生活中失去太多的强者 D .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 5. 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 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B . 胸怀大志,不应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 C . 机会是均等的,但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D . 脚踏实地方能成功,空谈只能误事。
二、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唐诗与现代歌词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 (1) 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 . 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 . 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 . 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 (2)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 . 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 . 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 . 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 . 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 . 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 . 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 7. (2020高三下·深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信任

    陈忠实

        一场打架事件搅动了罗村大队的旮旯拐角。被打者是贫协主任罗梦田的儿子大顺。打人者是今年年初平反后刚刚重新上任的党支部书记罗坤的三儿子罗虎。

        那些参与过四清运动的人,那些四清运动受过整的人,关系空前地紧张起来了。一种不安的因素弥漫在罗村的街巷里……

        春天雨后的傍晚,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块块云彩悠然漫浮;麦苗孕穗,油菜结荚;南坡上开得雪一样白的洋槐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在坡下沟口的靠茬红薯地里,党支部书记罗坤和五六个社员,执鞭扶犁,在松软的土地上耕翻。

        突然,罗坤的女人失急慌忙地颠上塄坎,颤着声喊:“咱三娃和大顺……打捶,顺娃……没气……咧……”罗坤喝住牛,插了犁,跑上前:“现时咋样?”

        “拉到医院去咧……还不知……”“啊……”

        罗坤把鞭子往地头一插,下了塄坎,朝河滩的打井工地走去。罗坤盯着儿子:“你和大顺打架来?”

        儿子一五一十地述说了前后经过,他不隐瞒自己寻事挑衅的行动,倒是敢做敢当:“他爸四清时把人害扎咧!我这阵不怕他咧!他……”

        罗坤再也忍不住,听到这儿,一扬手——“啪!”

        罗坤转过身,径直朝梦田老汉的门楼走去。上房里屋里,传出一伙人嘈嘈的议论声:“这明显是打击报复……”

        “他爸嘴上说得好,‘保证不记仇恨’,屁!”

        说话的声音都是熟悉的,是几个四清运动的积极分子和梦田的几个本家。他站在院中,大声喊:“梦田哥!”

        屋里谈话声停止了。梦田老汉走出来,站在台阶上,并不下来。罗坤走到跟前:“顺娃伤势咋样?”

        “算咧算咧!”梦田老汉摇着手,“棒槌打人手抚摸,装样子做啥!”说着,跨下台阶,推起车子,出了门楼。

        罗坤走进自家门,屋里围了一脚地人,大都是四清运动和自己一块挨过整的干部或他们的家属。他们正在给胆小怕事的老伴宽解:

        “甭害怕!打咧就打咧!”

        “谁叫他爸四清运动害了人……”

        罗坤黑煞着脸,表示出对所有前来撑腰打气的好心人的冷淡。他不理睬任何人,对他的老伴说:“取五十块钱!”

        老伴问:“做啥?”“到医院去!”

        屋里的男人女人,看着气色不对,也纷纷低着眉走出去了。治安委员和团支书后脚跟着前脚来了。

        罗坤说:“你俩把今日打架的事调查一下,给派出所报案。”

        说罢,罗坤站起身,拎起老伴已经装上了馍的口袋,推起车子,头也不回,走出门去。整整五天里,老支书坐在大顺的病床边,喂汤喂药,端屎端尿,感动得小伙子直流眼泪。

        梦田老汉对罗坤的一举一动都嗤之以鼻!做样子罢了!及至后来看见儿子和罗坤亲亲热热。“没血性的东西!”他在心里骂。

        第七天,大顺的头上缠着一圈白纱布出院了。罗坤执意要小伙子坐在自行车后面的支架上。“大叔!”大顺在车后轻轻叫,声音发着颤,“你回去,也甭难为虎儿……”

        罗坤没有说话。

        “在你受冤的这多年里,虎儿也受了屈。他有气,我能理解……”

        小伙子在身后继续说:“听说你和俺爸,还有大队长清发叔,旧社会都是穷娃,解放后一起搞土改,合作化,亲得不论你我……前几年翻来倒去,搞得稀汤寡水,娃儿们也结下仇……”

        “我回去要先找虎儿哩!他不理我,我偏寻他!”小伙子说,“我们的仇不能再记下去!”罗坤再也忍不住,他跳下车子,拉住大顺的手:“俺娃,说的对!”

        姜所长告诉罗坤,要对罗虎执行法律:行政拘留半个月。“执行吧,没啥可说的!”罗坤说,“法律不认人!”

        民兵把罗虎带进办公室里来,罗坤瞧一眼儿子,转过脸去,摸着烟袋的手,微微颤抖。

        就在民警把虎儿推出门的一刹那,一直坐在墙角,瞪着眼、噘着嘴的贫协主任梦田老汉,突然立起,扑到罗坤当面,一扑踏跪了下去,哭了起来:“兄弟,我对不住你……”

        罗坤赶忙拉起梦田老汉,把他按坐在板凳上。

        社员们从街巷里、大路上也都围到办公室的门前和窗户外,他们挤着看党支部书记罗坤,那黑黑的四方脸,那掺着一半白色的头发和胡茬,那深深的眼眶,似乎才认识他似的。

        罗坤坐在那里,瞧着干部们说:

        “同志们,这十多年来,罗村七扭八裂,这一帮和那一帮,这一派和那一派,沟沟渠渠划了多少?这个事不解决,想发展生产吗?难!人的心不是操在正事上嘛!我们罗村的内伤不轻!我想,我们挨过整的人把心思放远点,不要把这种仇气,再传到咱们后代的心里去!”

        办公室门里门外,屏声静气,好多人,眼里蓬着泪花,那晶莹的热泪下,透着希望,透着信任……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注重从小事件中反映大时代,罗村的一次打架事件折射出四清运动中人整人所留下的历史记忆,乡村寻常事件富有了鲜明的时代感。 B . 罗坤得知打架真相就忍不住打儿子,后来儿子被民警带走,又“转过脸去,摸着烟袋的手,微微颤抖”,可见他是感情用事的性情中人。 C . 小说第三段穿插环境描写,不仅写出乡村美丽的春景,舒缓小说的叙事节奏,更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而富有生机的新时代已到来。 D . 打架事件后,村民们从强烈不安和对立转化为“眼里蓬着泪花”,既反映荒诞历史带给人们的惨痛与恐惧,也体现出他们的质朴与善良。
    2. (2) 请以罗坤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 (3) 小说主要情节呈现的是彼此的不信任,题目却为“信任”,是否自相矛盾?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完颜陈和尚,丰州人,系出萧王诸孙。贞祐中,陈和尚年二十余,为北兵①所掠,大帅甚爱之,置帐下。时陈和尚母留丰州,从兄斜烈事之甚谨。陈和尚在北岁余,托以省母,乞还。大帅以卒监之至丰,乃与斜烈劫杀监卒。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②奇之陈和尚天资高明,雅好文史,人以秀才目之。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时在病,军中李太和者,与方城镇防军葛宜翁相殴,诉于陈和尚,宜翁事不直,即量笞之。宜翁素凶悍,耻以理屈受杖,竟郁郁以死,留语其妻,必报陈和尚。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 , 以故陈和尚系狱。议者疑陈和尚倚兵阃之重,必横恣违法,当以大辟。奏上,久不能决。未几,斜烈卒。上闻,始驰赦陈和尚,曰:“有司奏汝以私忿杀人。今以汝兄故,曲法赦汝,天下必有议我者。汝奋发立功名,始以我为不妄赦矣。”陈和尚且泣且拜,不能出一言为谢。乃以白衣领紫微军都统,逾年转忠孝军提控。五年,北兵入大昌原,平章合达问谁可为前锋者,陈和尚出应命。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披甲上马不反顾。是日,以四百骑破八千众,名动天下。六年,有卫州之胜。八年,有倒回谷之胜。九年正月,三峰山之败,走钧州。城破,大兵入,即纵军巷战。陈和尚趋避隐处,杀掠稍定乃出,自言曰:“我金国大将,欲见白事。”兵士以数骑夹之,诣行帐前。时欲其降,斫足胫折不为屈,豁口吻至耳,噀血而呼,至死不绝,时年四十一。是年六月,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

    (摘编自《金史·忠义传》)

    【注释】①北兵:蒙古兵。②宣宗:金朝第八位皇帝,1213年至1224年在位。1234年金朝灭亡。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B .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C .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D . 夺马奉其母南奔/大兵觉/合骑追之/由他路得免/既而失马/母老不能行载/以鹿角车兄弟共挽/南渡河/宣宗奇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兄,指父亲的亲兄弟即自己的伯父、叔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也称“从父兄”,现在一般称“堂兄”。 B . 台省,汉朝的尚书台、三国魏的中书省,都是代表皇帝发布政令的中枢机关,后因以“台省”指政府的中央机构。 C . 白衣,犹“布衣”“乌衣”,古代平民穿的衣服。后世以此借指平民,亦用来指代无功名或无官职的读书人。 D . 勒石,刻石记功,亦指立碑。此典故出自《后汉书》“勒石燕然”,当时东汉窦宪破北匈奴后,封燕然山,刻石记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和尚出身高贵,天资聪颖。他是金朝贵族,身为武将而有才名,雅好读书,颇受时人称赞。 B . 陈和尚善于应变,处事灵活。他被蒙古兵俘虏后,虽受赏识,但以探望母亲为借口回到丰州。 C . 陈和尚守法不阿,性情刚烈。他因误判葛宜翁案而锒铛入狱,但内心坦然,坚信自己清白无辜。 D . 陈和尚能征善战,忠心报国。他屡破蒙军,“力挽大厦之将倾”,功绩显赫,终于壮烈殉国。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妻讼陈和尚以私忿侵官,故杀其夫,诉于台省,以故陈和尚系狱。

      ②先已沐浴易衣,若将就木然者,披甲上马不反顾。

四、诗歌鉴赏
  • 9. (2020高二下·大庆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溪上作(其二)

    陆游

    伛偻溪头白头翁,暮年心事一枝筇

    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

    【注释】①筇(qióng),竹杖,②东山七月,指《诗经·豳风》中的《东山》《七月》两篇,《东山》写周公东征后战士归途思乡的情绪及凯旋的喜悦,《七月》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描写老翁手拄竹杖伛偻临溪,此场景看似寻常,实则意蕴深沉。 B . 颔联以山衔落日、鸦起蔽空之景,着青黑二色,渲染黯淡萧索氛围。 C . “白头翁”流露出垂暮之年的沉重,而“书生”则暗指壮年的豪迈。 D . 人生暮年,诗人仍然不愿沉浮酒盏,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爱国情怀。
    2. (2) 这首诗用多种抒情手法巧妙地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五、情景默写
  •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甫《登高》中的“”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 (2) 《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
    3. (3) 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离骚》)。
    4. (4) 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蜀相》)
    5. (5) 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
    6. (6) 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书愤》)
    7. (7) 帝子降兮北渚,,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六、语言表达
  • 11. 参考辛弃疾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内容,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

    怎表廉颇情   伤心意  拍遍栏杆  谁揾英雄泪   北顾仇  无人会  望断中原

    临京口北固亭  有谁知   登建康赏心亭

  • 12. (2019高三上·仙游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键盘侠是一个网络词语,指部分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而在网上发表“个人正义感”的人群,毫无疑问,“键盘侠”从出现开始,① 。但也只有他们自己尚且不自知地沉浸在同络评论区里,一个个妙语连珠,口吐莲花,对各类网络事件评头品足,②,殊不知,真正的侠客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绝不会是评论区里义愤填膺,现实面前一言不发,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其实真正的“键盘侠”,还是注重一个“侠”字,③ ,键盘可以成为两种不同性格的分割线,但侠气却是不容分割的。

七、材料作文
  • 13. (2020高二上·怀仁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拋弃你》的朋友圈热文横空出世。整篇文章中,作者一直在用同龄人的“成功”与普通人的平凡进行对比,借此告诫人们:“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在文章火爆的同时,舆论场上也是议论纷纷。

    读了上面这段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