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统编版2020-2010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检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8 浏览次数:90 类型:期中考试
一、 基础知识
  • 1. 看拼音写词语

    yǐn  bì

    chóu xiè

    hǎo  dǎi

    jīn  bì huī huáng

  • 2. 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   shì)   毁(shāo  xiāo)

    (sŭn   yŭn)    跑(bēn  bèn)

    不过(niù  yòu)   说(huǎng  huāng)

  • 3. 比一比,组词语

        嫂   祭  供

        搜   察  拱

  • 4. 补全词语。

    狂风怒   倾大雨    举世名    路不拾

    诗情意   千真万    成家立    民不

  • 5. 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任rén      rèn

    落    luò    là

  • 6. 选词填空。

    不但……还……        无论……都……

    既……也……          如果……就……

    1. (1) 人藏在洞里,不气闷,不嫌暗。
    2. (2) 你想到月球上去,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
    3. (3) 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4. (4) 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 7. 日积月累。
    1. (1) 王师北定中原日,
    2. (2) ,直把杭州作汴州。
    3. (3) 不饱食以终日,
    4. (4) ,不拘一格降人才。
    5. (5) ,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6. (6) 《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作者认为:今日之责任,,而。少年强,少年独立
  • 8. 按要求写句子
    1. (1) 人们纪念海力布。(扩写句子)
    2. (2) 根据“生气”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②生命力,活力:

二、快乐阅读(25分)
  • 9. 课内阅读片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________北京,________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________;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 (1)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销毁    任意   罪证

    2. (2) 找出选段中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内容。
    3. (3)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和对圆明园遭毁灭的之情。
    4.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5. (5) 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
  • 10. 短文《成全善良》。

            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搀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    再次说    您坐吧   大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    老人拉了拉她的手   说   好   那就太谢谢你了   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

         “一点点吧!”

        “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

           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

    1. (1) 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 (2) 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从这一连串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3. (3) “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在文中,“隐情”指的是什么?
    4. (4)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这句话就这个故事而言,前一个“善良”是指(    )的善良,后一个“善良”是指(     )的善良。(填序号)

      A、让座女孩   B、老人    C、女儿    D、作者

    5. (5) 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 11. 习作乐园。

    你是否幻想过未来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请你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幻想一下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变化。要求:想象丰富,分段叙述家乡不同方面的变化,把重点部分写具体,题目自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