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荣怀英才中学2021届高二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1-01-21 浏览次数:15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对其中三个诸侯国分别采取引水淹城、离间计、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等策略,这三国对应的是(  )
    A . 魏国、赵国、楚国 B . 赵国、楚国、韩国 C . 韩国、魏国、赵国 D . 楚国、魏国、韩国
  • 2. 有关“焚书坑儒”一事,唐人司空图在《铭秦坑》中认为:“秦术戾儒,厥民斯酷。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儒坑秦耶?”数百年后的明人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由此可见,关于历史评论(  )
    A . 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 B . 越接近事件发生的评价越符合事件的本来面目 C . 须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 D . 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
  • 3. (2019·浙江模拟) 学者向达说:“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及社会各方面,隐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这反映出当时(    )

    ①唐承隋制,发展创新

    ②仿照士族,崇尚奢靡

    ③民族交融,中外交流

    ④开明开放,兼收并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4. 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
    A . 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 B . 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 C . 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 D . 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 5. 《新唐书.地理志》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着于令式。”据此可知(  )

    ①羁縻府州成为唐朝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②唐朝初年,少数民族经常骚扰唐朝边境

    ③中央专设鸿胪寺处理边疆民族事务

    ④羁縻府州通常由都督府、都护府负责节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2020高三上·嘉兴月考) 中国古代一位帝王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下列史实中,直接支持这一评价的有(    )

    ①轻徭薄赋,慎用刑罚  ②设安西都护府 
    ③回赠东罗马使者物品  ④册封章嘉活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下图为“康熙时期的重要军事行动”,按照相关军事行动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③①④②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②③① D . ④③②①
  • 8. 史学家戴逸论述:“汉唐宋明均以关内富庶之区为立足点,北筑长城,抵拒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而康熙不同……不以长城为内外之界,而是平定青海,安抚西域,驻兵于乌里雅苏台和巴里坤、哈密一带。”对康熙皇帝上述作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B . 为清兵南下统一中原扫清道路 C . 放弃长城使北方地区战事频繁 D . 大规模用兵导致清朝财力衰竭
  • 9. 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术(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    ②练兵    ③围猎    ④处理民族事务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0.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有关孔子的表述与史实相悖的是(  )

    ①注重以“六艺”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②曾官至司寇但因试图加强君权等而遭到失败

    ③编定《诗经》、《春秋》、《论语》等典籍

    ④主张以“仁”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孔子开创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兴办私学,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下列关于孔子兴办私学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B . 为古代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C . 保证了中国文化连续不断的发展 D . 由此被人誉为“散步的哲学家”
  • 12. (2020·宁波模拟) 人的本质问题,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有思想家主张“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他是(   )
    A . 苏格拉底 B . 西塞罗 C . 亚里士多德 D . 伏尔泰
  • 13. 亚里士多德认为:整个自然界,最低级的是矿物,位于矿物之上的是植物,位于植物之上的是动物,人类处于最高级。他将人类社会的各个阶级与自然界的各个等级相对应,从而证明,人类划分为天生的主人和天生的奴隶是天经地义的。对这一思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联系 B . 运用阶级斗争学说来研究古希腊 C . 与孔子强调社会等级秩序相似 D .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人为本”
  • 14.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生平事迹或思想主张的共同点不包括(  )
    A . 创立学派 B . 提倡“中庸” C . 以礼治国 D . 编著书籍
  • 15. 乔治·华盛顿被人们称为“美国国父”,他为美国历史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1776年,率军解放波士顿②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是他戎马生涯最辉煌的时刻

    ③1781年,率军取得约克镇战役胜利④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通过邦联宪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6. 1775年4月,北美人民打响了“响彻全球的枪声”。随后,第二届大陆会议做出的重要决定有(  )

    ①正式通过了《独立宣言》    ②制订并通过《联邦宪法》

    ③推选华盛顿任大陆军总司令   ④宣布美国“严守中立”政策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③④
  • 17. 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法国对英宣战。法国参战的原因包括(  )

    ①萨拉托加大捷改变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局势

    ②法国在七年战争中战败而失去大量殖民地

    ③英国策划组成反法联盟干涉法国大革命

    ④拿破仑“大陆封锁令”激化了英法矛盾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8. 1806年11月,在打败普鲁士后,拿破仑在柏林签署敕令,禁止英国商品进入欧洲大陆。……希望借此引起英国的经济危机,激起社会与政治骚乱,迫使英国求和。这份“敕令”(  )
    A . 有利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B . 使拿破仑帝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C . 经济上拖垮了政治上孤立了英国 D . 因为法国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必然失败
  • 19. 余英时的《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中提到:“拿氏(注:拿破仑)政权在欧洲所产生的影响乃是民主原则的广泛的滋长。”能够支持该观点的史实有(  )

    ①编撰《民法典》②精简编制,改革政府

    ③多次打败反法联盟④取消出版、言论自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0. 有学者说:“秩序之恢复及一七八九革命事业之保存皆彼一人之力也。彼虽牺牲多数法国人之青年于战场之上,然其武功之盛,国势之隆,足以使全国之人民踌躇满志。”这旨在说明拿破仑(  )
    A . 牺牲青年,称帝建国,民众反对 B . 稳定秩序,称霸欧洲,以功为主 C . 参加革命,建立帝制,过大于功 D . 对外侵略,但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 21. 拿破仑的一生就是一部战争的传奇史书。下列对图中所示战役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法军牺牲局部利益,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实施决定性打击 B . ②—拿破仑果断地将暴乱平息于炮火之中,成为共和国救星 C . ③—各附庸国及诸小邦趁机摆脱法国控制,法军陷入四面楚歌 D . ④—英军开始支持不住,后盼来援兵,法军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 22.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下列表述能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有(  )
    ①从突出强调“反满”到明确提出“反帝”
    ②从只提“平均地权”到增补“节制资本”
    ③从倡导“学习欧美”到决定“以俄为师”
    ④从宣传三民主义到赞同社会主义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23.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民国7年,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发表通电指出:“顾我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这表明孙中山(  )
    A . 尚未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B . 找到了中国革命转型的正确途径 C . 找到了护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D . 开始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 24.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1912年孙中山为南洋路矿学校的题词“造路救国”,该题词体现了孙中山的(  )
    A . 联俄联共主张 B . 反帝反封建主张 C . 民主自由主张 D . 发展实业主张
  • 25.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

    ③清政府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

    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6. 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甘地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下列项中,有关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甘地以国大党主席的身份领导运动 B . 起因于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C . 殖民当局改变策略,允许沿海人民煮盐 D . 运动中甘地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 27. (2019·浙江模拟) 1920年,印度的律师抵制出庭,治安长官放弃职位,政府职员和教员放弃公职。富裕的商人出现了“热衷不合作的倾向”,社会下层则成为不合作运动的主力。他们响应甘地抛弃外国所有东西的宣传,脱掉英国制造的鞋、袜、裤、衫、帽等。农民运动在许多地方发生,农民抗捐抗税,进攻地主庄园。据此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①旨在实现印度的工业化

    ②与暴力斗争交织在一起

    ③相当广泛地发动了群众

    ④属于无产阶级夺权运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8. 甘地把历史上自发的非暴力抗争,不仅发展成大规模发动民众的现代政治手段,也发展出相应的一套理论,最后也确实成为达到印度独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项中关于其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

    ①非暴力斗争思想也成为全世界的精神财富

    ②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印度的制度建设和社会稳定

    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实现独立奠定了基础

    ④抵制经济侵略的同时也违背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潮流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29.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长达40年,他们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下列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是(   )
    A . 《德法年鉴》 B . 《基督教的本质》 C . 《德意志意识形态》 D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30. 姜义华在《史学导论》一书中说:历史认识本质上是一种三极思维活动,是历史认识的主体人(包括历史学家、社会精英层与全体社会成员等不同层次)和历史认识的客体历史实际(包括个别的历史事实、完整的历史过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等不同层次)经由中介质历史资料(包括文献、文物、传说、现实生活中蕴育的历史因素等不同方面)在社会实践及历史研究科学实践基础上能动的统一。下列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中间介质历史资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 B . 历史认识受认识主体人主观意识的影响 C . 客体的历史是真实的,但呈现客体历史的史料不一定真实可信 D . 历史认识是认识的主体人根据史料真实还原客体历史实际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31题12分,32题分,33题分,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摘自【清】施琅《靖海纪事》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摘自《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自汉、唐、宋至明,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心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摘自《清朝民族政策解读》

    1. (1) 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熙帝对蒙古的基本政策,结合所学简析其民族政策的积极意义。
  • 32. 评价历史人物,既要考虑他们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也要顾及到他们的行为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中的冲突势力

    革命的目的物革命的主动力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1646—1649年间,克伦威尔成为了英国权力的中心,成为军队、议会和身陷囹圄却仍试图恢复王位的国王三方均想拉拢的关键人物。国王查理一世狡猾而坚定,他从骨子里认为自己的王权乃神授,不愿在该问题上作出任何妥协。与他相处使克伦威尔精疲力竭。1647年,查理一世出逃并发动战争,卷土重来。这一次克伦威尔再没有心慈手软。

    ——[英]西蒙·蒙蒂菲奥里《大人物的世界史》

    材料三1649年1月,当国王被彻底战胜时,议会通过决议说:“在上帝之下,人民是一切正当权力的来源;在议会里集会的英国下议院是人民选出并代表人民的,在本国有最高权力……”这是议会正式宣布它的最高主权。这个原则确立后,尽管后来有许多曲折,但英国的历史就一直向这个方向发展。

    靠了克伦威尔的铁腕,英国在商业及战争方面,均能从法兰西、西班牙及荷兰的手中获到胜利;而国内的工业,也因秩序的恢复,渐渐地振兴起来。

    ——据钱乘旦《寻找他山的历史》、陈衡哲《西洋史》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克伦威尔“再没有心慈手软”。
    3. (3)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说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独裁的表现者、体现者和贯彻者,是屡见不鲜的。个人独裁同资产阶级民主制,无疑是彼此相容的。”根据这一提示,结合上述材料,评价克伦威尔。
  • 33.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全部成熟著作的纲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4年马克思发表两篇论文,由争取“政治自由”的斗士变成了追求“人类解放”的哲学家。1845年他流亡到布鲁塞尔,用清晰无误的语言向恩格斯说明了新的历史观的基本要点。为了使它成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他们到英国实地考察这个资本主义“世界工厂”,并同英国工人运动建立联系。马克思的活动一如他的思想,也是异常活跃的。1847年11月他和恩格斯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1848年1月底,《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一个小印刷所里刊印。

    ——摘自张光明、罗传芳《马克思传》

    材料二  马克思的全部著作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人类如何获得解放,如何建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为轴心展开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向全世界公布了共产党人关于资本主义向何处去和人类历史发展前景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宣言》的基本原理正确,同时也承认《宣言》的运用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为我们树立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典范。

    ——摘自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信仰十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共产党宣言》诞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马克思的品格特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