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19 浏览次数:2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常用金属铝作为输电导线,是利用了物质的(  )
    A . 导电性 B . 导热性 C . 超导性 D . 磁性
  • 2.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  )
    A . 25℃ B . 37℃ C . 42℃ D . 48℃
  • 3. 如图所示,属于禁止鸣笛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4. 如图所示光路,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5. 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  )
    A . 音色 B . 音调 C . 响度 D . 速度
  • 6. 钢锭历经下列过程,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 钢锭被压成钢板 B . 钢锭被运往太空 C . 钢锭熔化成钢水 D . 钢锭不断被磨损
  • 7.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图中的(  )
    A . 富兰克林 B . 伽利略 C . 爱因斯坦 D . 牛顿
  • 8. 用来解释“镜花水月”光现象的是(  )
    A . 光的色散 B . 光的直线传播 C . 光的反射 D . 光的折射
  • 9. a、b 两物质的凝固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 a 固体是冰 B . b 是晶体 C . a 的凝固点为80℃ D . b 的凝固点为80℃
  • 10. 如图是国庆70周年大阅兵海军方队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方队队员军帽上的帽徽熠熠发光,因为帽徽是光源 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 C . 现场观众所听到方队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 . 海军方队发出的齐整整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 11. 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 .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 . 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 .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
  • 12. 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长短不同的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B . 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C . 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一定比乙的像短 D . 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
二、填空题
  • 13.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雷电发生时,总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快”或“慢”)。
  • 14. 身高测试中,测得小明同学身高为1.68(选填长度单位),为使测量值更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求值。
  • 15. “响鼓也须重锤敲”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说当敲鼓的力越大,鼓面的选填(“振幅”或 “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 16. 如图所示,是盘山公路拐弯处安装的镜子,它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视野,这种镜子是 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矫正视力会用到镜片,近视眼镜所用的镜片是(选填“凸透镜”或 “凹透镜”)。

  • 17.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若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变大,则温度计内部液体的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用干冰可以实施人工降雨,将干冰撒入一定高度的冷云层中,干冰会很快直接 成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皆填物态变化名称)
  • 19.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现场观众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红旗,是由于光在红旗表面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如果大家都在亮处,当你从平面镜中看见别人的眼睛时, 别人也能从平面镜里看到你的眼睛,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 20. 小明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得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为g,液体的密度是g/cm3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

    20

    40

    60

    80

三、作图题
四、实验题
  • 2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1. (1) 小明用刻度尺测量铜线的直径。他将铜线在笔直的木棍上紧密排绕了10圈后,用刻度尺测量其宽度,如图甲所示。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0圈铜线的宽度为cm,铜线的直径为cm。

    2. (2) 小明同学测得自己的脉搏1min 跳动75次,则他脉搏每跳动1次的时间是s。接着他把自己的脉搏跳动作为“表”测摆(如图乙所示)的时间,小球摆动20次,脉搏刚好跳动25次,则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为 s。若在细线的摆动线路上水平放置一固定挡板,小球摆动将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与丙实验,小球摆动1次平均所需的时间应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 24. 小明利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 (1) 实验时,从左至右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上。
    2. (2) 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多次实验,测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物距 u/cm

      像距 v/cm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A

      20.00

      2.0.00

      等大

      倒立

      实像

      B

      30.00

      15.00

      缩小

      倒立

      实像

      C

      50.00

      12.50

      缩小

      倒立

      实像

      D

      15.00

      30.00

      放大

      倒立

      实像

      E

      12.00

      60.00

      放大

      倒立

      实像

      F

      8.00

      在光屏上不成像,但可逆着光线在蜡烛的同侧看到一个正立 放大的像。

      G

      5.0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①当物距 u>2f 时,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利用此原理人们制成了

      ②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

      ③当物距u<f 时,应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④当物距为12.50cm 时,像距应为cm。

  • 25. 小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冷凝管有两个管道,但不连通,其截面图如图乙所示,内管道被外管道包围着,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冷水从外管道中通过,水蒸气进入内管道。

    1. (1) 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用酒精灯对烧瓶中的水加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冷凝管的内管道时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即蒸馏水。
    2. (2) 当烧瓶中的水开始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这时水的温度为℃,继续加热,水不断沸腾,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水选填(“停止沸腾”或“继续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选(“吸热”或“放热”)。
  • 26. 小明同学找来一石块,做“测量固体的密度”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点上,这时指针所指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
    2. (2) 测量石块质量时,小明在左盘放置石块,在右盘放置砝码,后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并使天平恢复平衡,这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 为g。
    3. (3) 用细线将石块系好,轻轻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后将石块轻轻拉出。石块拉出量筒前后水面所在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cm3
    4. (4) 石块的密度为kg/m3
    5. (5) 本次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石块的测量,所测石块的密度应比其真实值(选 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题
  • 27. 山地自行车是大家出行、健身的工具之一。已知某品牌的山地自行车车架由钢制成,车架体积为 2.5×10-3m3。(已知:ρ=7.9×103kg/m3)求:
    1. (1) 该山地自行车车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 (2) 若将此山地自行车车架改由碳纤维材料制作,可使车架质量减少15kg,则碳纤维材料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 28. 酒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之外还有极少量的微量元素。目前中国使用酒液的度数表示法称为标准酒度,是指在温度为 20℃的条件下,每100毫升(mL)酒液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酒厂为得到相应的酒度,当酒液蒸馏出来后,需组织专业的勾兑师进行勾兑。勾兑一方面可以调整酒的度数,另一方面还可保障酒的品质。现有60度和20度的酒液若干,酒液中的微量元素忽略不计。(已知ρ酒精=0.8×103kg/m3 , ρ=1.0×103kg/m3 , 1mL=10-6m3;不考虑酒液混合后体积减少)求:
    1. (1) 100毫升的20度酒液中所含酒精体积是多少?
    2. (2) 20度酒液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3. (3) 如果用60度和20度这两种酒液进行勾兑,获得1000毫升52度的酒液,则所用60度酒液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