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

更新时间:2020-12-18 浏览次数:2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 . 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103g B . 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 C . 矿泉水瓶的体积约为10cm3 D . 南广高铁上动车平均运行速度约为200m/s
  • 2. (2019·淮安) 小明坐在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小明旁边的座位 B . 路旁的树木 C . 沿途的路灯 D . 迎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 3. (2019八上·江宁月考) 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巾,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速度
  • 4. (2019八上·大庆期中) 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

    A . 把台灯换为吊灯 B . 把台灯放到正前方 C . 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 . 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 5. 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把视力表挂在人正后方的墙上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3m时,被测人应位于(   )
    A . 距前方平面镜1m B . 距背后视力表1m C . 距前方平面镜3m D . 距背后视力表2m
  • 6.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
    A . 弹簧测力计 B . 台秤 C . 电子秤 D . 天平
  • 7. 测量物体的质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小亮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所示。接下来他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 先将平衡螺母调至最左端,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然后向左移动游码 B . 先将平衡螺母调至最左端,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然后向右移动游码 C . 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D . 先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仍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 8. (2016·河池) 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0八下·滨湖月考) “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同学们都期盼举办体育艺术节。假如失去重力,下列比赛项目:①100m 跑,②举重,③跳水,④铅球,将无法进行的是(  )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②③ C . 只有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20·吉林模拟) 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比较三个金属球的密度(   )

    A . ρ>ρ>ρ B . ρ>ρ>ρ C . ρ>ρ>ρ D . ρ>ρ>ρ
二、填空题
  • 11. (2019八上·肇庆期中)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它对太阳光的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 12. 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 13. 小林同学在校运会100m跑中以12s的成绩取得了年级组第一名,他100m跑的平均速度为m/s(保留一位小数),在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小林与另一运动员要尽可能保持相对(选填“运动”或“静止”)。
  • 14. 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色光;若只被蓝光照射,该三角梅看起来是色的。

  • 15. 研究表明: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大约是地球上的 ,质量为3kg的水被带上月球后全部冻成冰块,则该冰块在月球上的质量是kg,受到的重力是N(g=10N/kg)。
  • 16.

    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中“头球攻门”的情景,当运动员用头球顶球时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顶球时运动员给球施加了力,但是头也会感到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17. 一辆重为2×104N的汽车在平直的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为4×103N,则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当加大油门,汽车所受牵引力突然增大时,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学校进行大扫除,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用砂纸清除张贴在墙面上扯不掉的“贴纸”。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摩擦。脱离墙面的碎纸最终落向地面是受到的作用。

  • 19.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m﹣V图象,由图象可知,该量杯的质量为g,当V=80cm3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g。

  • 20. 某轿车外壳全部用钢板制作需要钢材240kg,若保持厚度不变,改用密度为钢密度 的新型塑料制作,可使轿车质量减少kg;由于轿车有些部件仍需钢材制作而只能换掉 的钢材,厚度仍保持不变,则需此新型塑料kg。
三、作图题
  • 21. S为平面镜MN前的一个发光点,A为平面镜前某一点,请在图上画出所有通过A点的光线。

  • 22. 如图所示是一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其中O点为灯的重心,请画出吊灯所受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 23. 如图所示,a、b是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条光线的入射光线.

  • 24. 爸爸出差回来给小慧带回一件实心工艺品,工艺品由纯铜和纯铝两种金属制成。小慧同学想利用所学知识,测量出该工艺品中铜和铝的质量各占多少。她首先用天平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456g,再用量杯和水测出工艺品的体积是100cm3 , 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 , 铜的密度为8.9×103kg/m3。请你帮小慧计算下列问题:
    1. (1) 工艺品的平均密度是多少kg/m3
    2. (2) 工艺品中铝的体积为多少cm3
    3. (3) 工艺品中铝和铜的质量各是多少?
四、实验题
  • 25. 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

    1. (1) 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
    2. (2) 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因此,我们(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 26. 如图所示是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 (1) 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上;
    2. (2)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可以制成(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
    3. (3) 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更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4. (4) 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 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1) 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F1N;
    2. (2) 观察甲、乙两图,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 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观察甲、丙两图,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 , 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4. (4) 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的摩擦不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了测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填编号)。

      A.木板的质量m1         B.木块的质量m2

      C.砝码的质量m3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4

      ②小华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未控制一定。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只要将,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五、综合题
  • 28. 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一桶色拉油是地沟油,小丽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103kg/m3~0.93×10kg/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103kg/m3~0.95×103kg/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 (1) 小丽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cm3

    2. (2) 小丽计算出色拉油的密度为g/cm3 , 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选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3. (3) 分析小丽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她测量的色拉油密度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小丽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六、计算题
  • 29. (2016八上·丰城期中) 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汽车以60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4h才到达旅游景点.傍晚,他们沿原路返回,从景点到家用了30min.求:
    1. (1) 从小明家到旅游景点的路程;
    2. (2) 小明一家从景点回家的平均速度.
  • 30. 学习了密度和力的相关知识后,小字同学觉得测量物体的密度可以有多种方法,于是他用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来测一块石头的密度。他把烧杯装满水后测得总重G1=3N,在烧杯中放入石头,溢出一部分水(把杯子外壁上的水擦干净)后测得总重G2=3.15N,把石头从杯中取出,测得水和杯子的总重G3=2.9N。(g=10N/kg,ρ=1.0x103kg/m3)求:

    1. (1) 石头的质量;
    2. (2) 石头的体积;
    3. (3) 石头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