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徐汇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1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选择题。对联“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描述的对象是(   )。
    A . 陶渊明 B . 白居易 C . 李白 D . 杜甫
  • 2. 下列诗句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B .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C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D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3. 下列谚语与乡土社会的人伦关系不相契合的一项是(   )
    A .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B .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C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D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4. 《再论文字下乡》篇中写道:“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下列行为不属于“习”的一项是(   )
    A . 每周例行的升旗仪式 B . 端午节吃粽子 C . 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D . 新团员学团章
  • 5. 臧克家的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适合用来阐释《乡土中国》中相关理论的篇章是(   )
    A . 乡土本色 B . 礼治秩序 C . 男女有别 D . 无为政治
  • 6. 下列将《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现象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乡下人不识字—面对面社群没有文字的需要。 B . 各人自扫门前雪——中国乡下佬公私界线分明。 C . 乡土社会夫妇排斥私情——小家族所求的是稳定。 D . 籍贯不因迁徙而改变——血缘是乡土社会稳定的力量。
  • 7. 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________,党的革命事业,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

    ①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

    ②这种文风,早已存在

    ③但尚未充实,尚未得到普遍的发展

    ④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获得普遍的发展

    A . ④①②③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③①④
二、情景默写
  • 8. 填空题。

    苏轼的《赤壁赋》描述主与客泛舟问答,客人的回答引用了曹操《短歌行》的句子“”,并且还形容了曹操吟咏此诗时的情态:“”在《·赤壁怀古》中,苏轼用“”来形容另一位三国将领周瑜的儒将风度。

三、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访谈核潜艇专家黄旭华

    人物介绍:黄旭华,1924年2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战略导专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中这样描述:“他,恰是有为而埋名的人生,就像他负责设计的潜艇,潜进深深的海洋,是赫赫的存在,又是无影的存在。”

    ①记者:您曾说:“我的人生,就是在日本飞机的轰炸声里决定的。”可否分享一下您弃医从研的经历?

    黄旭华:我本是想学医的,因为父母都是医生,后来事情发生了改变。抗战爆发后我到桂林念书,日本人炸桂林,那是满城狼藉、一片废墟。警报一响,就得躲进防空洞。每次我跟着大家从城里往外跑就一腔怒火,有三个问题在心里浮现:为什么日本人这么疯狂,想登陆就登陆,想屠杀就屠杀?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安居,要到处逃亡?中国那么大,我们跑来跑去,连一个安安静静读书的地方都没有,这是什么道理?我问我的老师柳无垢,她给我的答复很简单,因为中国太弱了,弱国就要受人家宰割。于是我给自己改名“旭华”,意思是中华民族必定如旭日东升一般崛起,我要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做贡献。我不学医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将来制造飞机保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抵御外国侵略。后来我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

    ②记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旭华:居里有一句话:“要反对原子弹,自己就应该先拥有原子弹。”我加了一句:“有了原子弹,你必须要有执行第二次核打击的手段,这就是核潜艇。”为什么?有了原子弹,你声明不先用原子弹,那你把原子弹摆在地上让人家打也不行,必须拥有核潜艇,把原子弹埋在水底下。两次世界大战,潜艇的威力是非常惊人的。因为它潜入水底,隐蔽性强,给敌人的军舰和海上运输造成很大的威胁。一旦敌人对我进行核攻击,我可以保存自己给他致命的核反击,叫做第二次核打击。和平时期有了它,可以遏制敌人的核讹诈,保卫国家,维护世界和平。

    ③记者:核潜艇是否具有战斗力,极限深潜试验是关键。1988年,64岁的您亲自登艇参与深潜试验,您为何要以身试险?

    黄旭华:潜艇研制完成后,有一道严峻考验,就是进行极限深潜试验。1963年,美国某王牌核潜艇深潜试验还未到200米就沉入海底,艇上100多人无人生还。现在这艘从里到外全由中国人研制的核潜艇,能否顺利闯过第一次深潜试验大关,参试人员心中无底。个别人给家里写信,其实就是留下遗书。大家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去执行深潜试验,是非常危险的。我说,深潜试验绝不是要我们去“光荣”,而是把试验数据一个不漏拿回来。我是总设计师,我不仅要为这条艇的安全负责,更要为艇上170多个参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到底怎么办?我决定跟大家一道去,共同完成深潜试验,果然试验很顺利。

    ④记者:您离家研制核潜艇时才30岁出头,等到您再回家已是60多岁的老人。30年中,您和父母的联系只剩下一个海军信箱,这是怎样一种考验?

    黄旭华:主要是保密需要,也是工作紧张,我父亲和二哥去世时我都没能回去。1987年,祖慰的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发表,讲述了一位核潜艇计师隐姓埋名30年的事迹。母亲没有想到,那个被家人责备忘记亲生父母的不孝儿子,原来是在为国家做这个事。她把子女们找过来讲了这么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要谅解。”这个事传到我这里,我哭了。1956年离家时母亲跟我讲,你从小离家念书,受尽了苦,那时候战乱你回不了家,现在解放了,父母也老了,你要常回家看看,我是流着泪满口答应的,但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三十年。

    (节选自2019年1月18日新华网“聆听大家”专栏,记者:韩亚栋)

    1. (1) 下列对本文标题中“赫赫”词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显著盛大 B . 炎热炽盛 C . 声音宏大 D . 光明炫耀
    2. (2) 下列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记者提问句,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 黄老,为什么您有兴趣研制核潜艇? B . 黄老,中国为什么必须要有自己的核潜艇? C . 黄老,能科普一下核潜艇的威力吗? D . 黄老,和平时期人类为什么要研制核潜艇?
    3. (3) 结合第三问中“64岁”“以身试险”等词语以及黄老的回答,简析访谈提问的技巧。
    4. (4) 依据下面记者的提问,请你作为黄旭华的代言人,拟一个回答。

      记者:我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读到这样一句话:“亲子和同胞,相配的道德要素是孝和悌。”您对自己的“孝”作何评价?

      黄旭华:……

  • 10.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想念地坛

    史铁生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着归来,雨燕盘桓□,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心惊。有一天漫天飞雪,园中堆银砌玉,有如一座晶莹的迷宫。有一天大雨滂沱,忽而云开太阳轰轰烈烈,满天满地都是它的威光。数不尽的那些日子里,地坛应该记得,有一个人,摇了轮椅,一次次走来,逃也似地投靠这一处静地。

    ④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丝风飞叶动,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⑤那安静,如今想来,是由于四周和心中的荒旷。一个无措的灵魂,不期而至竟仿佛走回到生命的起点。

    ⑥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想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的。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⑦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五个字吸引了我,合了我的心意。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以及生命自古而今对意义不息的询问。譬如那两片无花果叶的遮蔽,以及人类以爱情的名义、自古而今的相互寻找。譬如上帝对亚当和夏娃的惩罚,以及万千心魂自古而今所祈盼着的团圆。

    ⑧倘若,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⑨这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他凭什么让人害怕?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生命的恐惧或疑难,在原本干干净净的眺望中忽而向我要求着计谋;我的第一个计谋,是阿谀。我记得我抱着那只用于阿谀的破足球,抱着我破碎的计谋,在夕阳晚风中回家的情景…但恐惧并未因此消散,疑难却因此更加疑难。

    ⑩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每当你立于生命固有的疑难,立于灵魂一向的祈盼,你就回到了零度。一次次回到零度,一次次走进地坛,一次次投靠安静,走回到生命的起点,重新看看,你到底是要去哪儿?是否已经偏离亚当和夏娃相互寻找的方向?

    ⑪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力,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再看那些老柏树,历无数春秋寒暑依旧镇定自若,不为流光掠影所迷惑。千百年来,它们看风看雨,看日行月走人世更迭,浓荫中惟供奉了所有的记忆,随时提醒着你悠远的梦想。

    ⑫回望地坛,回望它的安静,想念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重新铺开一张纸。写,真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向着安静。写,这形式,注定是个人的,容易撞见诚实,容易被诚实揪住不放,容易在自以为是时回归零度。把一切污浊、畸形、歧路,重新放回到那儿去检验,勿使伪劣的心魂流布。

    ⑬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1. (1)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最贴切的一项是(   )

      ①吟唱     ②吵闹      ③歌咏     ④喧嚣

      A . ②①③④ B . ④①②③ C . ②③①④ D . ④②①③
    2. (2) 第⑨段提及“那个可怕的孩子”和自己童年的恐惧,分析其作用。
    3. (3) 赏析第⑩段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4. (4) 结合《我与地坛》与本文,简析地坛之于“我”的意义。
四、诗歌鉴赏
  • 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桃夭

    《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 ,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注释】①夭夭:绚丽茂盛的样子。②归:女子出嫁。③蕡:树上结果多。④蓁:草叶繁茂。

    1. (1) 下列诗歌不能与本诗一起入编《古体诗集萃》这本书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归园田居》 B . 杜甫《登高》 C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D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2) 按照《诗经》音乐特点分类,本诗应归为(   )
      A . B . 大雅 C . 小雅 D .
    3. (3) 赏析本诗运用的比兴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

    劝学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掩卷茫然,辄复不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2. (2) 下列句中的“闻”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声非加疾也,而者彰。

      A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B .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C .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王安石《伤仲永》 D . 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3)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发愤自惩艾 B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 今之众人 ,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4. (4) 秦观《劝学》文中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B .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C .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D .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5. (5) 将荀子《劝学》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 (6) 分析荀子《劝学》第④段对比论证的作用。
    7. (7) 秦观《劝学》中读书的故事可否论证荀子“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请作出判断并阐明你的理由。
六、命题作文
  • 13. 学校团委将在高一年级举行以“阅读发现之旅”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从下列选题中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演讲稿,表达你的阅读发现。

    诗歌之美         中国人的乡土情怀         走近大家    ▲    

    (填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