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松江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14 浏览次数:1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寒假就要到了,“飞熊小组”的同学准备参观七宝老街,了解老街历史、文化。组长小熊设计了访谈提纲,你觉得下面的提问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 您对七宝老街的历史有多少了解呢? B . 您知道“七宝”是哪七种“宝”吗? C . 一般是什么样的外地游客来老街呢? D . 您还记得十年前七宝老街的样子吗?
  • 2. 结合费孝通《乡土中国》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 (1) 下面不符合原书意思的一项是(    )
      A .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和教授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反映的不是“愚”的问题。 B . 中国人在寒冷的西伯利亚都要下些种子,就像如今有些小区、高架桥下有人拓土种菜一样,都是明白泥土的可贵。 C . 人的学习是靠群体知识的传递,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 D . 曾子易篑说明“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于传统的习惯,这也和孔子所重视的服礼的主动性是一致的。
    2. (2) 按照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依次填入下图a、b、c处的人物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黛玉    贾政     薛宝琴 B . 林黛玉   薛宝琴     贾政 C . 贾政     薛宝琴    林黛玉 D . 贾政     林黛玉    薛宝琴
二、情景默写
  • 3. 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 (1)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 (2)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 (3)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4) 寄蜉蝣于天地,。(苏轼《前赤壁赋》)
    5. (5) 诗人们常借形象之物来写愁,如“何处得秋霜”“芭蕉不展丁香结”等,李煜在《虞美人》一词中用“水”的形象写愁的句子是
三、语言表达
  •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同学们来到七宝老街,看到蒲汇塘桥上有一副对联,气势非凡,颇有意味,可惜的是,下联有一个字脱落了。下面所给的字放进去最合适的是( )

    上联:东南三柳绿水源流远

    下联:西北九峰青山气势

    A . B . C . D .
四、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新时代的新奇迹

    罗瑞明

    ①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青年科研工作者攻难克坚,连续奋战,不断地攀登技术高峰,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刷新了一项项纪录。四川省凉山州森林火灾扑救中,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30名英雄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青年突击队活跃在大江南北,挑最重的担子,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各行各业的青年们汇聚起发展的强劲动力,用奋斗绘就青春亮丽的底色。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

    ③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个人劳动岗位各有不同,并非都是轰轰烈烈,不论在何种岗位,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努力去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中彰显伟大。

    ④基层一线的掏粪工陈国瑞,低头,俯首,守护一方洁净,无悔,坚持,始终大爱无声。他七年如一日传承着时传祥精神,用一根扁担为百姓守护洁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黄莹,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定期上门随访,她为1200余名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负责200余名慢性病居民的健康管理,居民慢病规范管理率由最初的30%上升到目前的75%。优秀青年焊工井云杰,十多年来,累计完成管道焊接总量相当于一条从北京到天津的长输管道。“三百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要活出人生的价值,唯有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劲儿使在岗位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向前冲,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新天地,用奋斗书写美好人生。

    ⑤弘扬工匠精神,焕发青春力量。在科技全球化的今天,5G、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科技迅猛发展,各项工艺日新月异,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珍惜这一宝贵时光,善读无字之书,苦练有用之功,融入社会生活,接受岗位磨砺,成为行业中的能人,技术上的标兵。数控车工彭发福,主持参与革新项目100多项,优化数控车床加工主减齿轮加工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214%。采油工人张义铁,秉承“为祖国献石油、有技术才更有力量”的信念,完成各类技术创新成果150多项。工程师夏荔,刻苦攻关,创新突破,将173米“不可能”挖通的隧道挖通。弘扬工匠精神,发扬聪明才智,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在干中学,学中干,以过硬的本领,创一流的成绩,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⑥勇于担当,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建功。青年人要志在四方,经受各种考验,以奋斗为乐,听党话,跟党走。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用奋斗书写人生篇章,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通过奋斗攻克人生堡垒,扫除前进中的障碍,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

    ⑦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清晰标定青年之于国家和民族的分量,激发了广大青年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的热情。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年须牢记使命,不负重望,用青春和汗水创造新时代的新奇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选自2019年5月5日《中国青年网》,有删改)

    1. (1) 分析第②段的说理思路。
    2. (2) 第④段使用了不少数字,有何作用?请举例分析。
    3. (3) 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说奋斗很重要,可以让年轻人更自信。 B .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是说只要奋斗就能成就梦想和幸福。 C . “三百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是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D . “用奋斗书写人生篇章,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反复强调青年人要不断地奋斗。
    4. (4) 下面对本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整齐中有变化 B . 多引用有文采 C . 多短句有气势 D . 朴实中带幽默
    5. (5) 新闻评论是针对某个新闻发表的评论。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是针对什么新闻发表了哪些观点?
  • 6.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北平的四季

    郁达夫

    ①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

    ②我曾于这一种大雪时晴的傍晚,和几位朋友,跨上跛驴,出西直门上骆驼庄去过一夜。北平郊外的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现现的不少白峰头,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言语来形容。直到了十余年后的现在,我一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会打一个寒颤而吐一口清气,如同在钓鱼台溪旁立着的一瞬间一样。

    ③北平的冬宵,更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看书,写信,追思过去,与作闲谈说废话的绝妙时间。记得当时我们兄弟三人,都住在北京,每到了冬天的晚上,总不远千里地走拢来聚在一道,会谈少年时候在故乡所遇所见的事事物物。小孩们上床去了,佣人们也都去睡觉了,我们弟兄三个,还会得再加一次煤再加一次煤地长谈下去。有几宵因为屋外面风紧天寒之故,到了后半夜的一二点钟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会说出索性坐坐到天亮的话来。像这一种可宝贵的记忆,像这一种最深沉的情调,本来也就是一生中不能够多享受几次的昙花佳境,可是若不是在北平的冬天的夜里,那趣味也一定不会得像如此的悠长。

    ④总而言之,北平的冬季,是想赏识赏识北方异味者之唯一的机会。这一季里的好处,这一季里的琐事杂忆,若要详细地写起来,总也有一部《帝京景物略》那么大的书好做;我只记下了一点点自身的经历,就觉得过长了,下面只能再来略写一点春和夏以及秋季的感怀梦境,聊作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

    ⑤春与秋,本来是在什么地方都属可爱的时节,但在北平,却与别的地方也有点儿两样。北国的春,来得较迟,所以时间也比较得短。西北风停后,积雪渐渐地消了,赶牲口的车夫身上,看不见那件光板老羊皮的大袄的时候,你就得预备着游春的服饰与金钱;因为春来也无信,春去也无踪,眼睛一眨,在北平市内,春光就会得同飞马似的溜过。屋内的炉子,刚拆去不久,说不定你就马上得去叫盖凉棚的才行,而北方春天的最值得记忆的痕迹,是城厢内外的那一层新绿,同洪水似的新绿。北京城本来就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屋顶的绿色的都会,一踏出九城的门户,四面的黄土坡上,更是杂树丛生的森林地了:在日光里颤抖着的嫩绿的波浪,油光光,亮晶晶,若是神经系统不十分健全的人,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包管你要张不开眼,立不住脚,而昏蹶过去。

    ⑥北京市内外的新绿,琼岛阴,西山挹翠诸景里的新绿,真是一幅何等奇伟的外光派的妙画!但是这画的框子,或者简直说这画的画布,现在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一只满长着黑毛的巨魔的手里了!北望中原,究竟要到哪一日才能够重见得到天日呢

    ⑦从地势纬度上讲来,北方的夏天,当然要比南方的夏天来得凉爽。在北平城里过夏,实在是并没有上北戴河或西山去避暑的必要。一天到晚,最热的时候,只有中午到午后三四点钟的几个钟头,晚上太阳一下山,总没有一处不是凉阴阴要穿单衫才能过去的:半夜以后,更是非盖薄棉被不可了。而北平的天然冰的便宜耐久,又是夏天住过北平的人所忘不了的一件恩惠。

    ⑧在北平,春夏秋的三季,是连成一片;一年之中,仿佛只有一段寒冷的时期,和一段比较得温暖的时期相对立。由春到夏,是短短的一瞬间,自夏到秋,也只觉得是过了一次午睡,就有点几凉冷起来了。因此,北方的秋季也特别的觉得长,而秋天的回味,也更觉得比别处来得浓厚。前两年,因去北戴河回来我曾在北平过过一个秋,在那时候,已经写过一篇《故都的秋》,对这北平的秋季颂赞过了一道了,所以在这里不想再来重复;可是北平近郊的秋色,实在也正象是一册百读不厌的奇书使你愈翻愈会感到兴趣。

    ⑨秋高气爽,风日晴和的早晨,你且骑着一匹驴子,上西山八大处或玉泉山碧云寺去走走看;山上的红柿,远处的烟树人家,郊野里的芦苇黍稷,以及在驴背上驮着生果进城来卖的农户佃家,包管你看一个月也不会看厌。春秋两季,本来是到处都好的,但是北方的秋空,看起来似乎更高一点,北方的空气,吸起来似乎更干燥健全一点。而那一种草木摇落,金风肃杀之感,在北方似乎也更觉得要严肃,凄凉沉静得多。你若不信,你且去西山脚下,农民的家里或古寺的殿前,自阴历八月至十月下旬,去住它三个月看看。古人的“悲哉秋之为气”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的那一种哀感在南方是不大感觉得到的,但在北平,尤其是在郊外,你真会得感至极而涕零,思千里兮命驾。所以我说,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南方的秋天,不过是英国话里所说的 Indian Summer或叫作小春天气而已。

    (有删节)

    1. (1) 第①段划线句该怎么理解?试结合下文进行分析。
    2. (2) 第⑤段“洪水似的新绿”比喻形象新巧,请作赏析。
    3. (3) 第⑥段划线句和上文中哪一句呼应?透露出怎样的情感?
    4. (4) 本文所写之秋和《故都的秋》有何异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
五、诗歌鉴赏
  • 7.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过客相寻

    杜甫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

    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

    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

    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1. (1)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就体裁来看,这是一首律诗。 B . 就格律来看,有四个字押韵。 C . 就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田园诗。 D . 就语言来看,朴实自然生活化。
    2. (2) 与《登高》一诗着重写“悲”相比,本诗主要表达情感。
    3. (3) 全诗用哪些手法来写“穷老真无事”的?请作具体分析。
六、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劝学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直,金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甲]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乙]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丙]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1)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金砺则利                   ②无以至千里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青,取于蓝             则群聚而笑 B . 吾尝终日思矣           爱其子,择师教之 C . 积土成山,风雨兴       犹且从师而问 D . 故木受绳直             于其身也,耻师焉
    3. (3) 把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4) 第②段从哪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的意义?请简要分析。
    5. (5) 表达观点需要有针对性。请你针对下面三位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利用上文第④段的内容提出你的建议。(将文中划波浪线句前的序号填入下面括号内即可)

      ①小李同学在学习上虽然有一股干劲,也不怕苦不怕累,可是他总想今天学了,明天就能取得好成绩。(

      ②小张同学虽然兴趣爱好广泛,但却不够专心,往往是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至今没有一样专长。(

      ③小王同学从小只喜欢数理化,不爱阅读,也没有背什么诗词曲赋,以致于已经高一了,仍胸无点墨。(

  • 9.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游灵岩记

    姚鼐

    ①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

    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余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鹜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曰“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④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1. (1) 结合文中两处划线句和课文《登泰山记》,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古代记录时间的方法包括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B . 课文中的乾隆三十九年和上文乾隆四十年都是年号纪年。 C . 姚鼐于十二月二十八日登泰山,几天后从泰安来游灵岩。 D . 知府朱孝纯在两次游玩的时候都专门安排了人陪伴。
    2. (2) 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灵岩一带有高高的城墙,只有南面有缺口。 B . 灵岩南面有块小平地,上面都种上了柏树。 C . 灵岩寺后佛像很高,占有岩壁的十分之九。 D . 灵岩的底端有一股泉水,名叫“甘露之泉”
    3. (3) 根据第③段内容,完成下面图表。

      a处是,b处是,c处是

    4. (4) 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七、命题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