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2-22 浏览次数:2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宋·陈鼓年《广韵》中有“酢浆也,醋也”,食醋的主要成分为乙酸 B . 《诗经》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麦芽糖)”,麦芽糖属于单糖 C . 食盐中抗结剂K4[Fe(CN)6]中的铁元素显+2价 D . 碘伏是单质碘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不定型结合物,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 2. 下列关于常见无机物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Al2(OH)nCl6-n]m(碱式氯化铝)可除去水体中的悬浮杂质并消毒杀菌 B . 铁粉和炭粉组成的微电池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C . 氨水可用于脱除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D . 将废铁屑加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
  • 3. 中国制造彰显中国力量,在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中重点介绍了中国制造的重点工程,下列所涉及的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

    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

    中国大飞机C919

    中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A.光导纤维传输线

    B.晶体硅芯片

    C.新型铝锂合金机翼

    D.氮化硅陶瓷发动机

    A . A   B . B   C . C   D . D
  • 4. 常温下,下列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一定大量共存的是(    )
    A .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Fe2+、NO3、SO42、Na+ B . 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NH4+、NO3- C . 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D . 值为100的溶液:S2-、Na+、SO42、SO32-
  • 5. 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橘子汁等物质来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 若a为铝片,b为锌片或铜片,则导线中一定产生电流 B . 若a为锌片,b为铝片,则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 .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D . 若a、b均为铝片,则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 6. 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00g 46%甘油水溶液中含—OH的数目为1.5NA B . 1.7g由NH313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质子总数为NA C . 0.1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含Al3+的数目小于0.2 NA D . 反应CH4 + 2NO + O2 = CO2 + N2 + 2H2O,每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 NO,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 NA
  • 7. 中国科技大学改进Pd/Al2O3催化H2还原CO2制备甲醇的生产工艺,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属钯是优良的贮氢材料 B . ①→②为CO2发生加成反应 C . ④中CO被氧化为CH3OH D . 生成甲醇的总反应方程式是CO2+3H2 CH3OH+H2O
  • 8. 环丙烯基甲酰氯(甲)是合成查尔酮抑制剂的中间体,可由甲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 甲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C . 丙是乙的同分异构体,丙可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 . 甲和乙均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9. 下列反应方程式中,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
    A . 280K时,在一干燥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和SO2 , 产生白烟:NO2+SO2═NO+SO3 B . 水玻璃敞口放置产生白色浑浊:SiO32-+H2O═SiO2↓+2OH- C . 银器久置空气中表面变黑:4Ag+O2═2Ag2O D . 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OH-═Fe(OH)3
  • 10. 甲烷与氧气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CH4(g)的能量大于CO2(g)和H2O(g)的能量总和 B . 反应CH4(g)+2O2(g)═CO2(g)+2H2O(l)  △H=-800kJ•mol-1 C . 在反应CH4(g)+2O2(g)═CO2(g)+2H2O(g) 中,放出热量400kJ,有1mol O-H键生成 D . 若破坏1molO2(g)中的化学键需吸收热量493kJ,则破坏1mol C-H键需吸收热量415kJ
  • 11. 氯气氧化HBr提取溴的新工艺反应之一为:6H2SO4+5BaBr2+Ba(BrO3)2=6BaSO4↓+6Br2+6H2O,利用此反应和CCl4得到液溴的实验中不需要用到的实验装置是( )
    A . B . C . D .
  • 12.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位于两个主族。常温下,0.01mol∙L-1ZYX溶液的pH为1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Z与W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 B .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C . 由Y、Z、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止两种 D . 化合物X2Y、X2Y2中,Y不一定满足8电子结构
  • 13. 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NO2-是一种常 用的电化学方法。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Fe3O4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B . Pd上发生的反应为H2-2e-═2H+ C . 总反应为3H2+2NO2-═N2+2OH-+2H2O D . Fe(Ⅱ)与Fe(Ⅲ)之间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 14. 25℃时,往二元弱酸的钠盐Na2A溶液中通入HCl,溶液中-lg 和-lgc(A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K(HA-)的数量级为10-7 B . 通入HCl的过程中,水电离出的c(H+)不断增大 C . 在Na2A溶液中:c(OH-)= c(H2A)+ c(HA-)+ c(H+) D . 当通入的HCl的物质的量与Na2A的物质的量相等时c(Na+)+ c(H+)= c(HA-)+2 c(A2-)+ c(OH-)
二、非选择题
  • 15.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制备并探究SO2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废铜屑制备S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将SO2通入NaHS溶液,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说明SO2具有性。
    3. (3) 将SO2通过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将褪色后的溶液微热,又显浅红色,这现象可解释为
    4. (4) 将SO2通入橙黄色酸性K2Cr2O7溶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Cr2O72-被还原为Cr3+)
    5. (5) 常温下,改变0.1mol•L-1H2SO3溶液(SO2水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SO3、HSO3-、SO3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δ(X)= ]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H2SO3的lgKa1=;反应HSO3-+OH- SO32-+H2O的lgK=;用0.100mol•L-1NaOH溶液滴入0.100mol•L-1H2SO3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6. H2S是存在于燃气中的一种有害气体,脱除H2S的方法有很多。
    1. (1) 国内有学者设计了“Cu2+一沉淀氧化”法脱除H2S。该法包括生成CuS沉淀,氧化CuS(Cu2++CuS+4Cl-=S+2CuCl2-)及空气氧化CuCl2再生Cu2+

      ①反应H2S(aq)+Cu2+(aq)⇌CuS(s)+2H+(aq)的K=

      ②再生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采用生物脱硫技术时,H2S与碱反应转化为HS- , 在脱氮硫杆菌参与下,HS-被NO3-氧化为SO42-、NO3-被还原为N2。当33.6 m3(标准状况)某燃气(H2S的含量为0.2%)脱硫时,消耗NO3-的物质的量为mol。
    3. (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Ⅰ.H2(g)+ O2(g)=H2O(l)  ∆H1=-285.8kJ∙mol-1

      Ⅱ. H2(g)+S(s)=H2S(g)  ∆H2=-20.6kJ∙mol-1

      Ⅲ.S(s)+O2(g)=SO2(g)  ∆H3=-296.8kJ∙mol-1

      则以Claus法脱除H2S的反应:2H2S(g)+SO2 (g)=3S(s)+2H2O(1)  △H=kJ/mol。

    4. (4) 101 kPa下,H2S分解:2H2S(g) ⇌ 2H2(g)+S2(g)。保持压强不变,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的体积分数(φ)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在密闭容器中,关于反应2H2S(g) ⇌ 2H2(g)+S2 (g)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Kp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低压有利于提高HpS的平衡分解率

      C.维持温度、气体总压强不变时,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则v(正)<v(逆)

      D.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当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②图中Q点:H2S的平衡转化率;S2(g)的分压kPa;1330℃时,反应2H2S(g) ⇌ 2H2(g)+S2(g)的Kp=(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 17. 全国第十届环境化学大会于2019年8月15日在天津召开,其中一项会议的议题为“矿山环境与污染控制“。纳米铜线由于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力学和热学性质而成为制备透明柔性导电电极的优良材料。某精铜矿渣(主要成分为Cu、Cu2Se和Cu2Te)中除含有铜、硒(Se)、碲(Te)外,还含有少量贵金属,部分元素质量分数如表:

    纳米铜线的制备与硒、碲的主要回收流程如图:

    1. (1) 16S、34Se、52Te为同主族元素,其中52T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 (2) 经过硫酸化焙烧,Cu、Cu2Se和Cu2Te转化为CuSO4 , SeO2和TeO2 . 其中Cu2Te硫酸化培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吸收塔内发生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 (4) “水浸固体”过程中补充少量氯化钠固体,可减少固体中的硫酸银进人滤液1中,从平衡移动原理角度解释其原因:
    5. (5) “70℃水浴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水浴加热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线状悬浮物,先过滤,后水洗,再用洗涤、干燥,可以得到纳米铜线。
    6. (6) 目前碲化镉薄膜太阳能行业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太阳能技术之一。 研究发现在低电流密度碱性的条件下。增加TeO32-的浓度,可以促进Te的沉积。Te 沉积的电极反应式为,其中Na+(填“石 墨”或“不锈钢铁板“)电极移动。

三、实验题
  • 18. 苯甲酰氯( )是制备染料,香料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以光气法制备苯甲酰氯的原理如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OCl2 +CO2+HCl

    已知物质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酸

    122.1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碳酰氯(COCl2)

    -188

    8.2

    较易溶于苯、甲苯等。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与氨很快反应,主要生成尿素[CO(NH2)2]和氯化铵等无毒物质

    苯甲酰氯

    -1

    197

    溶于乙醚、氯仿和苯。遇水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酸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三氯甲烷(CHCl3)

    -63.5

    63.1

    不溶于水,溶于醇、苯。极易挥发,稳定性差,450℃以上发生热分解

    1. (1) I.制备碳酰氯

      反应原理:2 CHCl3+O2 2HCl+COCl2

      甲.   乙.   丙.   丁.   戊.

      仪器M的名称是

    2. (2) 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为→c→d→.
    3. (3) 试剂X是(填名称)。
    4. (4) 装置乙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5. (5) 装置戊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6. (6) Ⅱ.制备苯甲酰氯(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碳酰氯也可以用浓氨水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向三颈烧瓶中加入610g苯甲酸,先加热至140~150℃,再通入COCl2 , 充分反应后,最后产品经减压蒸馏得到562g苯甲酰氯,则苯甲酸的转化率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