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三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1-04-10 浏览次数:6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0高一下·钦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      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人民日报微博曾评论:“李子柒的视频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了无数国外粉。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到底是真实生活或精心      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无声胜有声,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无论怎样的文化,想要让别人理解,必先打动人。”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      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        , 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荣获    表演    交融    自怨自艾 B . 荣获    演绎    交流    孤芳自赏 C . 荣膺    演绎    交融    孤芳自赏 D . 荣膺    表演    交流    自怨自艾
    2. (2)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文化输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B .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C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 .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B . 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C .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D . 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

    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

    (选自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 B . “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 C . 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 D . “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B .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 C . 文章第3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 D . 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B . 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 C . 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 D . 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无益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
  • 3. (2020高二下·湛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今年的“两会”上,成都又火了一把,被媒体称为“地摊经济”的实践,先是被报道,然后被代表委员点赞,到最后直接被总理说上了记者会。疫情冲击下,很多人就业面临挑战。成都在确保不影响居民交通,不影响市容市貌,不扰乱环境秩序情况下,允许商贩临时占道设置摊点摊区,临街店铺可以越门经营,也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这一举措增加了十多万个就业岗位,中心城区餐饮复工率超过98%,市民消费更方便。在一片点赞声中,中央文明办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今年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入文明城市的测评考核内容。

    (摘编自《央视新闻·看流动民生,感受城市烟火气》)

    材料二:

        早在明末清初时期,每天就有城市外的农户及买卖人,一早进城售卖时令蔬菜、水果、北京小吃等产品。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在一些指定地点售卖,卖完或到时间就回家去。由于没有租金,相对就实惠,是百姓人家不可或缺的购买方式。买卖较好的就租个门面或买个门面,但大部分还是以地摊为主。

        解放后,个体商家特别是摆地摊的商贩大多没有执照,没有固定营业时间,主要还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售卖的货物质量上没法保证,所以在相关部门的监管之下,地摊逐渐走向了没落。

        一些城外的个体也就在各个村生产队里种地拿工分了,个体经济基本没有了。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发展生产,搞活经济,满足需求,扩大就业”,向个体经营户租赁铺面、柜台,允许摆设摊点、走街串巷、流动收货,既解决了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又发展了民营个私经济。在这一时期,许多人正是通过“摆地摊”开启了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这时形成的王府井、隆福寺等夜市,成为当时北京市民的一种文化生活。夜市改变了天一黑就回家的单调的生活习惯,市民有事没事儿就到夜市逛逛,吃点小吃,买点东西,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到了九十年代,有些下岗人员及外来人员也加入到个体经济浪潮中,做起各种买卖。温州等地的个体人员到北京做一些服装生意,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后来形成了永定门、温州商城等几个比较集中的商圈。这一批人基本上结束了那个时期的地摊生意。到了2000年,地摊经济主要就是以供应人们日常蔬菜、水果为主,也就是相对集中在一些大市场,散户很少见。

    (摘编自《今日新闻·以北京为例看地摊经济演变》)

    材料三:

    其实,我是一直不太认同媒体报道当中的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地摊”二字有往回走的意味,而且也容易让大家误解成都的举动。其实它就是室外经营,是流动摊贩有序占道经营。因此,不应该把地摊经济理解成回到过去的一种l.0版,而是希望经过观念的改变,管理的细化,升级为未来的3.0版或4.0版。在气温合适的情况下,餐饮、酒吧等行业的室外经营是全世界的惯例,更是中国要打造的地摊经济必有的内容,而流动摊点和有序占道经营,在有效管理情况下也同样是人们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应有内容。恐怕不能只当应急之策,而应该快速成为面向未来的升级举动。当然我们依然要卫生,要健康,要整洁,千万不要走向一个怪圈,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别小看这室外经营,这也是对我们城市管理的一次考验。

    (摘编自白岩松《流动摊点,有序占道经营不能只当应急之策》)

    1. (1) 下列有关材料二中“地摊经济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北京早在明末清初时期就出现了流动商贩,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在指定地点售卖,卖完或到时间就回家。 B .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地摊经济走向没落,一些个体商贩停止摆摊到村里种地拿工分,个体经济基本消失。 C . 改革开放初期,地摊经济复苏,夜市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 D . 九十年代,地摊生意基本结束,形成比较集中的商圈;2000年后,除了供应蔬菜、水果的,散户就很少见了。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都有条件地允许商贩临时占道摆摊,流动贩卖,临街店铺还可以越门经营,这是疫情冲击下的惠民政策。 B . 成都的“地摊经济”举措增加了十多万个就业岗位,这一实践得到了百姓拥护、中央政府肯定。 C . 八十年代后,国家开放地摊经济,大力发展民营个私经济,出台法规鼓励个人通过“摆地摊”来自主创业。 D . 白岩松是认同成都的“地摊经济”这一举动的,但他不认同媒体把成都的实践称之为“地摊经济”。
    3. (3) “地摊经济”一时火热,怎样才能使其健康持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刻舟求剑

    王蒙

    有一位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一个亮相,手一松,把剑落入了江水之中。

    “停船,停船!”他气急败坏地大叫:“快停下船来为我捞剑!我这把剑价值连城!”看看众人漠然的神态,他解释说:“我这把剑出诸干将、莫邪,后来通西域时经过丝绸之路外流到了国外,波斯大帝曾佩戴它出征,奥斯曼帝国宰相曾悬挂它于客厅,英国乔治王子用重金买下,法王路易第八派了五个刺客去抢夺它……如此这般,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出口转内销才落到我的手里。看,这是文物局证明,这是税务局收据,这是工商局的批文……还不快捞!”

    船长来了,问道:“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么?”

    客答:“宝剑不是左轮手枪,不存在走火的危险。再说它的价值在于积聚文化心理、集体无意识、工艺美术观赏、保存参观展览,从不曾有过实战的考虑。中东之战中,不论是多国部队还是伊拉克都舍不得用这样贵重的宝剑开打。它们用的飞毛腿爱国者B-2都是博物馆拒绝收购乃至拒绝接受捐赠的东西;你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大都会博物馆见过导弹与轰炸机哪怕是盒子枪捷克造吗?古老的宝剑上保险开关这劳什子做甚?”

    船长急得跺脚:“谁说那个开关啦!我说的是insurance,我说的是C.P.I.C,我说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你在那里保了险了没有?”

    贵客咕哝道:“放什么洋屁?我自己的宝剑凭什么要给保险公司交钱?我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国务院不让宴会上喝白酒?我偏要喝!你到底停不停船?”

    “停船是不可能的。现在船行峡谷,停船是危险的。这里是禁停区。停船违反交通法。停船大家都不高兴。我们的船上还有外宾,还有记者,还有来写文章糟蹋我们的笔杆子哩!”

    “你什么态度?你对我什么态度?你怎么敢这样对我说话?”贵客发了怒。他进一步甩出一张牌:“你们航运公司经理不就是张二胖吗?你们财务处长不就是小余吗?我告诉他们一句话就炒你的鱿鱼,我还是归侨台属一贯道徒呢!”

    船长没有办法,只好思谋对策。便在落剑处的船帮刻上一柄剑的模样,又刻上几行字:“此处有宝剑,捞上赏重金,捞不上也给钱,全凭一片心!”他问贵客:“我们这样做,该行了吧?”

    后来又经过了一个讲价钱的过程。决定:捞上,奖金一万元,剑主出百分之六十,船主出百分之四十。捞不上,每人次奖十五元,船主出百分之六十,剑主出百分之四十。不管谁出钱,都由轮船上的财务科开发票,可以报销。

    许多自作聪明的旅客把船长嘲笑了个够,说他是傻蛋,说他是死脑筋:“刻画刻字有什么用?船行每小时二十五公里,走出这么远了,下去捞个鸟!”

    等到大家笑完了,船长说:“你们才是呆鸟哩!现在给各旅客出个智力测验题:‘为什么你们是呆鸟?’猜对了的今晚喝啤酒按七五折收费!”

    船到站了,一批又一批的潜泳能手在刻舟处跳下求剑。剑没求着,却捞上了各种硬币、易拉罐、罐头瓶子、首饰、金银戒指、手镯、防水手表、怀表,以及各种沙石、水生动植物等。

    行船了,打捞停止。又一站,又打捞一次……。船到终点站,便在终点站打捞。休息保养十二小时以后,船往回开,便又在行进中的每一站打捞。

    历时一年,剑虽然尚未捞上来(总有一天会捞上来的),但是捞上来的物品也算得上是洋洋大观。先是办了展览,后又分别举行了拍卖、寄卖、代售、甩卖活动。得失相较,虽然航运公司与贵客所在单位贴了些钱,但不论打捞者、船工还是旅客都捞到了一些好处。尤其是,培养了一批潜水能手,有的走向全国,有的走向世界领了奖牌,他们一致认为该船是潜泳的摇篮,船长是潜泳之母。他们的事迹,翻译成了六国文字,登载在各大报上。据悉,最近《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已派干练编辑人员前来采写他们开创的纪录,并准备将他们的故事拍成影片,在“正大综艺”、“世界真奇妙”节目中播放,云云。

    (摘自《小小说精选》)

    1. (1)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一个亮相,手一松,把剑落入了江水之中”这个特定镜头,有作者对其剑术缺陷的讽刺,也有对宝剑落水的遗憾。 B . 小说总体上采用“故事新编”的写法,与古代寓言刻舟求剑相比,既有坠剑、刻舟、求剑等相同的情节,也有讽刺不知变通、自作聪明的相同主旨。 C . 出口转内销、保险、飞毛腿、爱国者、公款吃喝、吉尼斯、正大综艺等等,是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写照,反映了当今社会的众生万相。 D . 作者通过“贵客”和“船长”之口,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现了当今社会生活,反映了社会心态。
    2. (2) 结合小说内容,概括“贵客”的性格并作简要分析。
    3. (3) 结合具体描写,探究小说的思想意蕴。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崇宁二年,上舍登第。康元年,为东道副总管、权应天府,金人攻城域,胜非逃去。会韩世忠部将杨进破敌,胜非复还视事,逾年,诣济州谓康王言,南京为艺祖兴王之地,请幸之以图大计,王即位南京。

    建炎改元 , 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时方草创,胜非上疏言:“仁义者,天下之大柄,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苟失其柄,则不免四夷交侵之患。国家与契丹结好,百有余年,一旦乘其乱弱,远交金人为夹攻计,是中国失其柄,而外侮所由招也。陛下即位,宜壹明正始之道,思其合于仁义者行之,不合者置之,则可以攘却四夷,绍复大业矣。”上嘉之。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成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三年,上自镇江南幸,留胜非经理未几,命为控扼使,已而拜宣奉大夫、尚书右仆射兼御营使。故事,命相进三宣,胜非特迁五官,其见重若此。会王渊签书柜密院事,内侍复用事恣横,诸将不悦。于是苗傳、刘正彦与其徒王钧甫、王世修谋,诬渊结宦官谋反。正彦手斩渊,分捕中官,皆杀之,拥兵至行宫门外,胜非趋楼上,诘专杀之由。上亲御楼抚谕,傅、正彦语颇不逊,胜非乃从皇太后出谕旨。傅等请高宗避位,于是太后垂帘,高宗退居显忠寺,号容圣宫,傅、正彦乞改年号及移跸建康 , 胜非以白太后,因议恐尽废其请,则仓卒变生,乃改元明受。

    四月 , 胜非率百官诣睿圣宫,亲披上乘马还宫。上既复辟,胜非曰:“臣昔遇变,义当即死,偷生至此,欲图今日之事耳。”乃乞罢政,上问谁可代者,胜非曰:“吕颐浩、张浚。“"问孰优,曰:“颐浩练事而粗暴,浚喜事而疏浅。”上曰:“浚太年少。“胜非曰:“臣向被召,军旅钱谷悉什浚,此举浚实主之。”五年,应诏言战守四事,起知湖州,引疾归。桧得政,胜非与秦桧有隙,废居八年,卒,道忠靖。

    (节选自《宋史.朱胜非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B . 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C . 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徙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D . 总制使钱盖进职/胜非言盖为陕西制置使/弃师误国/封还贴黄/盖遂罢/谏官卫肤敏坐论元祐太后/兄子徒官/胜非言以外戚故去谏臣/非所以示天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改元,指封建时期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年号由汉武帝首创。 B . 跸,古代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行人来往,文中的移跸即皇帝移驾。 C . 建康即南京,又名金陵、江宁等,曾是孙吴、东晋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D . 朔,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另外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晦指农历每月三十日。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朱胜非刚正不阿,敢于进谏。陕西总制使钱盖升官进职时,胜非指责他弃师误国,致使钱盖被罢职。 B . 朱胜非关心时局,情系边防。建炎改元时,胜非上疏请求施仁义,以避免四夷交侵的祸患,皇帝称赞。 C . 朱胜非不畏强暴,忠于朝廷。当刘正彦等人杀害王渊,并带兵到行宫门外时,胜非斥问他们的暴行。 D . 朱胜非举荐人才,客观公允。胜非向皇帝辩证地评价了吕顾浩与张浚,同时也陈述了他们两人的实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仁义者,天下之大柄,持之,则外夷服而诸夏尊。

      ②故事,命相进三官,胜非特迁五官,其见重若此。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简卢陟[注]

    韦应物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

    涧树含朝雨,山鸟哢余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注释】卢陟:人名,韦应物的外甥。作者做此诗时,安史之乱余波未平,又有节度使反叛,不久后蜀之乱又起。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简,即书简,作书信之意。本诗是诗人写给他外甥卢陟的,全诗简朴而高古,平淡却情深。 B . 诗人起笔以“阳春白雪”喻外甥之才,曲高和寡,难遇知音,表达了对外甥的认同与宽慰。 C . 颔联中,作者讲述了自己曾在军旅中恓惶不安,在淮海边流落失意的经历,只为自伤身世。 D . 颈联笔锋一转,着力描绘暮春之景,看朝雨春树,听山鸟啼鸣,超然旷达,别有一番境界。
    2. (2) 诗歌尾联被称为“治愈系”经典名句,请结合“风尘”一词的含义,赏析尾联表达的情感。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十二章》中表达说话谨慎做事勤勉,做人要接近有道德的人的句子是
    2. (2) 《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
    3. (3) 《老子》中以高台大树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
六、语言表达
  • 8. 把下面文字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6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出版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对网络文学作者进行“实名制”管理,将作者与作品一一对应。此次网络文学创作者实名注册制度的落地,一方面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优质作者的合法权益,使版权纠纷、刷票乱象有迹可循;另一方面,扒掉烂文作者的层层“马甲”,让真正的好作品浮出水面,有助于一改泥沙俱下的现状,提升网络文学整体创作水准。以网络文学创作者实名注册为代表的规范化管理,在为网络文学精品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走得更远打下“好底子”。

七、其他
  • 9. 下面一段文字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很有特色,请指出划横线处的人物是谁,并从手法的角度给这段文字写一句点评语,不超过30字。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马到中军。        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节选自《三国演义》)

    1. (1) 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
    2. (2) 给这段文字写一句点评语:
八、材料作文
  • 10. (2020高二下·湛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五四青年节之际,某视频网站发布了一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犹如给青年们的一封信,激荡起青春之声。“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青春。时代的馈赠、个人的探索,汇聚成青春的蓬勃、生命的丰盛。一次与青年的对话,让人沉思青春的价值、成长的意义。

        青春何谓?青年何为?这是每个时代的发问,每位青年都矢志追求着答案。

        作为新一代青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白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