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语文10...

更新时间:2020-12-09 浏览次数:1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xù) 殒身不(xù) 廖廓 溟王星 B . (bǔ) 衡阳之(pǔ) 箫索 旋涡 星系 C . 目(chēn) 遥远目(chén) 腥红 微波 辐射 D . 别(jiàn) 天梯石(zhàn) 葱茏 繁茂 苍翠
  •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那时的我们还很小,那时的乡村离城市还很远,所以在他那     的描述下,我们每个孩子都对城里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②优秀的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必须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    , 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这十八罗汉个个都只有拳头大小,有的在念经,有的在敲木鱼,有的在打拳……它们形态各异,   

    A .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B . 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C .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绘声绘色 D . 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弘扬传统文化,并不是复古守旧,捡回长袍马褂,而是要着眼于科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B . 一年多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深刻印证抓作风这一招,看似平淡,实则高明。 C . 一碗饭要20多元,点个菜要四五百元,拍个照甚至要上千元,更别说5A景区齐刷刷迈入门票“百元时代”……大好河山“看不起”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经济升级的瓶颈。 D .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 4.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共四句话,其中不得体的一处是(  )

    ①我们都知道您父亲是一位蜚声文坛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读者甚众,影响极广。②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拜读过他老人家的诸多大作,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③您是他老人家的爱子,耳濡目染间,一定对令尊的作品有独到见解。④今天,您能于百忙中幸而受访,我们深表感谢。

    A . B . C . D .
二、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君子文化未溃。

    何谓君子?据考,“君子”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流行于西周。《说文解字》中“君,尊也。从尹,发号”,“君”本指奴隶社会中的国君,“子”是对男性的尊称。“君子”最初是对统治者的泛称,常常与被统治的百姓、民众相对立。后泛指有德行有修养的人,敦厚、儒雅、端庄、从容,具有道德隐喻性。君子的能指和所指皆增值,除却国君、诸侯、公卿大夫以及德才兼备的男子,还包括妻子对丈夫的爱称和品行高洁的女子等,品德成了君子的核心。藉此,君子的来源渠道更广泛,君子群体便日益壮大。从庙堂到民间,从贵族到平民,从精英到大众……君子的身份变迁昭示了君子文化的包容性。

    周公制礼作乐,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仪式规定,保持政治生活稳定有序的运行,另一方面通过仪容、言行、道德、知识、修养的陶冶浸染,塑造出一个支撑起整个社会骨架的君子集团。君子集团居高位,锦衣玉食,制订规约,拥有话语权,甚或是话语霸权。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他们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

    做一个君子,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终极目标和信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君子还应具有英雄气度。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得富有文人雅趣,懂得享受人生。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

    君子文化风行于数千年前,在当下这个信息化、商品化、全球化的时代,它也一直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佩玉,以及梅兰竹菊作为“四君子”时常成为中国文人的珍爱之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仅仅是一种符号化的仪式,并非附庸风雅,体现的往往是对“美好之质”的喜好和崇敬;即使不识字的农夫,大多明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动口不动手”等蕴含的道理,并身体力行。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中国文化的血脉之根。

    一般认为,君子的对立面是小人,这其实是误解。事实上,成不了君子,不意味着就会成为小人。君子与小人之间还有中间地带。要求人人成为君子是不现实的,但是,要求人人不是小人,却是必须的。君子并非完美无瑕,完美无瑕是对君子人格的理想化追求。正因为君子非圣贤,有瑕疵,才更具有亲和力、普适性和感召力。君子可能是邻家大叔、挚友、同事,抑或,我们有时的所作所为亦是他人心目中的君子。优雅的气度、出众的能力、美好的德行、深沉的内涵,具备这些必要因素,你就是君子。

    (摘编自《人民论坛》2019年05月)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子来源渠道广泛、群体壮大,它的身份出现变迁,因而君子文化具有了包容性。 B . 周公制作礼乐是为了陶冶一个人的言行、道德、修养,使之成为支撑社会的君子。 C . 君子是指统治者,具有阶级身份标识;或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具有道德隐喻性。 D . 随着君子含义增值,最初的血统、性别身份逐渐弱化,品德日渐成为衡量的关键。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文章论述了君子的含义及其变迁,进而谈到君子文化及它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 B . 文章论证兼顾古今,既有对“君子”源起的引证,又有对当今君子内涵的阐释。 C . 第五段通过列举君子文化在当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来论证君子文化的意义。 D . 文章末段将君子和小人对比,以论证君子并非完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君子。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敛发毋髢,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该是对君子的要求。 B . 古代读书人要修身养性,有才学,富有人文雅趣,懂得享受人生,这样才能够达到内外兼修,成为君子。 C . 现代人佩玉,文人珍爱梅兰竹菊,人们践行有关君子的箴言,说明君子文化在中国人血脉中自然流淌。 D . 社会并不要求人人都成为君子,但必须不成为小人。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处于君子与小人的中间地带。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邻  居

    伊北

    老黎搬进来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晚上下班回来,开了门,大家才发现进门过道里有人半蹲着在炒菜,弄得整个房间乌烟瘴气。炒菜的人看见住户们回来了,尴尬地笑了笑,嘴里咕咕哝哝地说了几句,大概是在跟大家打招呼。大家捂着鼻子过去了,他见没人理,便继续低头炒自己的菜。

    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我们都是外来客,我们买不起房子,但又不想住得太偏远,便只能不断压缩自己的物理空间。在这所较高档小区的大房子里,足足住了十户人家。最大的一家占地面积十多平米,最小的一家则只有五六平米。我们秉持互不干扰的原则,小心翼翼地在这套房子里栖居。别看地方小,我们这所房子的住户最低学历也是大学本科,有工作的,有考研的,每个人心里怀着一种莫名的清高,朝自己的理想奋斗,我们太需要一个家。

    可新近到来的老黎,却打破了我们原有的生活。从第一眼看到老黎,大家就感到他跟我们不是一路人。他头发油脏,衣着邋遢,他在公共走道里炒菜,电视声开得老大,他在水池边吸烟,他起得太早,而且每次都惊天动地;更糟的是,不久他爱聒噪的老婆也跟着住了进来。在这套房子里,没人理老黎,人们自觉地避开他,即使是狭路相逢,大多数人也会选择低眉——装着没看见,各自走过。大都市特有的冷漠,每天都在我们这里上演。

    老黎心里似乎也明白,在这里,没人看得起他,他只是一个批发毛巾的,虽然有时候,他竭力想同周围的邻居说一两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热情,可似乎谁也不肯给他这个机会。我们早出晚归的生活习惯,也导致大家跟老黎实在搭不上,直到七号搬了进来。七号特指在七号房住的人。没人知道这对情侣从哪里来,从种种蛛丝马迹看,那女的大概是大专毕业,但同时又是失业状态(因为她总待在房子里);男的大学毕业后找了份工作,过着紧张的早出晚归的生活。谁也没想到,白天大段空余的时光,竟然促成了七号女主人和与她相差不下二十岁的老黎的友谊。在洗菜池,他们总是长时间地聊着,他们讨论做菜的方法、讨论北京的天气、讨论各自家乡的特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发展到后来,他们甚至开始拼桌子吃饭,俨然一家人。

    七号女主人怀孕了,出于对母子健康的考虑,他们决定搬到更好的地方去。七号搬家了,这在这座城市里,本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可老黎却为这件事忙得不亦乐乎,又是帮他们找车,又是帮他们抬家具,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这对年轻的夫妇。七号走了,老黎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中,他每天用意志抵抗着来自其他邻居的冷漠,时时刻刻,我们似乎都在提醒他,他跟我们不是一类人,他永远别想走进我们的社交圈。老黎是寂寞了。究竟谁可以满不在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之,老黎是不行,他是标准的中国人,他似乎还不习惯孤独的生活。

    一天早晨,我打开门,准备走出去,转头间,看见老黎正抱着一个笨重的大箱子朝门外走,我连忙把门拉得很开,让老黎先行。老黎缓慢而吃力地从我身边走过,偏过头,脸上有一种尴尬的笑——像刚来的时候那样——随即说了声,谢谢啊。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种渴望。即便只是一个举手之劳,他都感谢万分,他太需要别人的接纳。我连忙说,没什么没什么,赶紧躲开了老黎的眼睛,到底没与他有更多的交流。在人情淡薄的都市里,我似乎已经习惯了点到为止,习惯了自保,习惯了戴起面具过日子。一年后,老黎搬离了这儿,我再也没见到过他。后来听人说,老黎现在住在大杂院里。“那里才最适合他”,这是邻居们对于老黎的评判。

    1. (1)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本文以“邻居”为题,但新搬来的老黎始终不能被大房子里的一些房客接纳,最后选择搬离,这一冰冷事实使得文章的题目充满了讽刺意味。 B . 七号女主人能跟和她相差不下二十来岁的老黎成为好友,表明老黎在环境的熏陶下慢慢适应了与邻居相处,而老黎的搬离也开始引发起大家深刻的反思。 C . 文章中的“我”是串连小说情节的线索人物,着力描写了老黎初来和搬离时的情景,“我”既是事件的观察者,也是事件的参与者,使作品读起来更加真实可感。 D . 七号女主人搬走时老黎的依依不舍,忙前忙后;七号女主人搬走后老黎最终也选择搬离。这种种作法和表现充分说明老黎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真诚理解、和谐相处的渴望。
    2. (2) 本文开头结尾两次写到老黎“尴尬的笑”,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说明。
    3. (3) 本文为何着重写到“七号”与老黎交往的一段内容,请简要探究其妙处。
三、文言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1. (1) 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晨光之熹微    恨:遗憾。 B . 三径荒              就:近于。 C . 悟已往之不    谏:进谏 D . 策扶老以憩          流:周游。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 ①既自心为形役 ②家叔余贫苦 B . ①田园芜胡不归  ②景翳翳以 C . ①门虽设常关    ②或植杖耘耔 D . ①知来者可追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
    3. (3) 翻译。

      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仓公者,齐太仓令 , 临菑人也,姓淳于氏,名意。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 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

    齐中御府长信病,意入诊其脉,告曰:“热病气也。然暑汗,脉少衰,不死。”曰:“此病得之,浴流水而寒甚,已则热。”信曰:“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 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闲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家有酒召客,召意。诸客坐,未上食。意望见王后弟宋建,告曰:“君有疾,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不亟治,病即入濡肾。及其未舍五脏,急治之。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宋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见建家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暮,要脊痛,至今不愈。”建病得之好持重,所以知建病者,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意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意曰:治病,必先切其脉,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

    (选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B . 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C . 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D . 然/往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仓令,“太仓”古代设于都城储存粮食的总仓库,“太仓令”是掌管其总仓库的长官。 B . 黄帝,被称为医之始祖,据传起源于他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C . 五色诊病,指古代中医通过五脏反映在面部的五种气色以诊断疾病,“五色”在古代医学治病中指青、赤、蓝、黑、黄五种颜色。 D .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淳于意师从阳庆后,让阳庆家富足起来,而且阳庆本来也喜欢淳于意,于是把自己收藏的秘方和书全教给了他。 B . 中御府长信冬天出使楚国不慎掉入水中,从此染上热病不能受寒。淳于意妙手回春,给他服三剂药后病就好了。 C . 淳于意诊断齐王后的弟弟宋建患腰胁疼痛病后,宋建说有天黄家的女婿们在他家举方石,他也去试举,石头没有举起却落下这病。 D . 本文先介绍淳于意从师阳庆三年专心学医,再列举他两次成功治愈病人事例,充分说明他精湛的医术既得益于从师学习,也得益于他多年行医实践。
    4. (4)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君有疾,往四五日,君要胁痛不可俛仰,不亟治,病即入濡肾。

      ②心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

四、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唐  王维

    天官动将星①,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②,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注释】①天官:天上的星官。②刁斗:行军中的工具,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于打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紧扣题目,“天官”“将星”点明了人物身份和事件缘起,“柳条青”则表明了季节特征和特定场景,可谓言简意赅。 B . 颔联承接首联,描写生动,仿佛可看到赵都督率领大军行进的情形,其中“鸣”字写出了威势,“出”字点明了此次进军的方位路线。 C . 这首诗与王维以往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不同,虽情真意切,却呈现笔力雄大、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格调。 D . 尾联以“岂学”二字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有凄楚之情,是愤激之语,是写赵都督,更是写自己,表达了改变自身现状的想法。
    2.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陶渊明《饮酒》中“”两句自问自答,告诉我们:心灵的净化超然能使外在的喧闹环境因之改变。
    2. (2) 有一种品质叫无私,有一种情感叫无悔,把它化作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那便是:
    3. (3) 在苏轼的《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慨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
    4. (4) 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六、语言表达
  • 11. (2017高三上·滕州月考) 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 12. (2020高二上·黄石月考)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近日,考古工作者在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韩家村发掘了一座完整的隋代家族墓园——隋王韶家族墓园。该墓园由方形围沟和7座墓葬组成,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王韶墓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出土各类随葬品67件(组)。据悉,隋王韶家族墓园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墓主身份明确,出土物较为丰富,为北周至隋家族墓地的特征、成员的埋葬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七、材料作文
  • 13. (2020高二下·合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