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0-11-20 浏览次数:1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为了减弱噪声,公共场所不能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描述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 2. 小明走在上学的路上,以下列哪个物体做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
    A . 路边的树 B . 天空中飞的鸟 C . 他背的书包 D . 他身边经过的汽车
  • 3. 有关物态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 .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B .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 4. 有关光现象,下列现象与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 . 手影游戏——光的反射 B . 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C . 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 . 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 5. 小明开启了支付宝刷脸支付功能,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像 B . 脸越靠近摄像头,所成的像就越小 C . 光经过摄像头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D . “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 6. (2019·郴州中考) 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
    A . 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 . 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 . 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 . 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 7. 小明站在岸上看水里的鱼,关于他看到的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比鱼的实际位置低的像 B . 是鱼的虚像 C . 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D .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8. 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将蜡烛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也跟着向下移动 C . 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镜,适当向右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 . 将蜡烛放到44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承接到放大的像
  • 9. 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打气,则篮球内气体(   )
    A . 质量增大,密度增大 B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 . 质量增大,密度不变 D . 质量不变,密度增大
  • 1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A、B、C、D为图像上的四个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A<ρB B . ρA>ρD C . ρB=ρC D . ρA<ρC
二、填空题
  • 11. 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来判断障碍物的位置,在倒车雷达工作过程中,发出的超声波是靠传播的,倒车雷达的应用说明了声能传递
  • 12. 小明在浴室洗澡时,看见连接热水器的两根水管中的一根外面有水滴,另一根却没有,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外面有水滴的是(选填“冷”或“热”)水管,水管上的水滴是浴室内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 13. 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a点。若在虚线框内放入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是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 14.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它距水面3m时,该“倒影”距它m。如果它向湖面俯冲下来,则像的大小将
  • 15. 如图所示,小明用放大镜看书本上的字,此时他看到的是(选填“虚”或“实”)像,如果他想让看到的字更大一些,应该将放大镜适当(选填“靠近”或“远离”)书本。

  • 16. 甲、乙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1,密度之比是1: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是。把甲物体切去一半后,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三、计算题
四、实验题
  • 19.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1) 本实验中器材M应选择来完成实验。(选填“玻璃板”或“平面镜”)
    2. (2) 小明竖直放好点燃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分别记录A和B的位置;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 20.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1. (1) 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
    2. (2) 图丙是他们实验中观察水沸腾(选填“前”或“时”)出现的情景。
    3. (3) 小明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由此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如果他将烧杯从石棉网上取下,移离酒精灯,烧杯内的水将(选填“继续”或“不再”)沸腾。
  • 21. 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 (1) 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保持与镜面,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选填“光滑”或“粗糙”)。
    2. (2) 他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测得入射角∠EON为50°,测得反射角∠NOF也为50°,由此他就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他做法的不妥之处是
    3. (3) 为了探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多次实验均发现在纸板右侧的(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再把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前折,也观察到同样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
    4. (4) 在实验中,让光逆着第一次实验时的反射光线方向射向镜面,如图丁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 22.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 (1) 他应该选用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来完成实验。
    2. (2)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此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 (3) 小明将试管清空,在试管中装入另一种液体,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这说明水的沸点(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
  • 23. 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 他规范操作,记录数据,绘制出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他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 (2) 在图甲中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应向(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3. (3) 在图丙中画出烛焰上A点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 24. 小明测量一个塑料块(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塑料块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塑料块的质量为g。
    3. (3) 因塑料块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塑料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图丙所示的顺序,测出了塑料块的体积,则塑料块的密度是kg/m3
    4. (4) 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 “偏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