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17-10-12 浏览次数:97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八·云县月考)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

    A .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 . 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 . 用手捂住耳朵 D . 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 2. 如图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 3. 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 . 误差是由于操作不规范造成的 C . 态度认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D . 误差只能减少但不能避免
  • 4. 用竹笛和小提琴同时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人们一听声音就能区别出来是由哪一种乐器所奏,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   )
    A . 音色不同 B . 音调不同 C . 响度不同 D . 离听众的距离不同
  • 5. 地球同步卫星,我们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太阳 B . 地球 C . 月亮 D . 宇宙飞船
  • 6. 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低”是指(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振幅 D . 音色
  • 7. 下列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 平面镜成像 B . 透过玻璃窗看窗外的景物往往是变形的 C . 日食、月食的形成 D . 湖水中的月亮
  • 8. (2017八上·相城期中) 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 .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 .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 . 道路转弯,行车注意安全 D . 乐器商店的标志
  • 9.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
    A .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B . 物体的大小 C . 平面镜的大小 D . 观察者的位置
  • 10. 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之比是(   )
    A . 9 : 20 B . 20: 9 C . 4:5 D . 5:4
  • 11. 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 B .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D . 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 12. 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 . 避免噪音 B . 尽可能避免因平面镜成像造成不安全因素 C . 为了造型美观 D . 防止挡风玻璃被震碎
  • 13. 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迎面驶来的汽车 B . 座位 C . 路旁的树 D . 房屋
  • 14.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月食现象 B . 阳光在浓密的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 C . 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D . 旗杆的影子
  • 15. 若环境的声音很嘈杂,你又想旁边的同学听清楚你的说话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 提高音调 B . 加大响度 C . 改变音色 D . 加快说话的速度
  • 16. 某同学从平面镜前2.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
    A . 远离平面镜 B . 变大了 C . 大小不变 D . 变小了
  • 17. (2018八上·滨海月考) 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太阳 B . 地球 C . 月亮 D . 房屋
  • 18.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通过50m,它在前2s的速度是(   )
    A . 30 m/s B . 25 m/s C . 10 m/s D . 5 m/s
  • 19. 某辆汽车以4 m/s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驶完一半路程时改用6 m/s的速度行驶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2400m,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 10m/s B . 5 m/s C . 4.8 m/s D . 6 m/s
  • 20. 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A .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 运动员,羚羊,汽车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 29. 按题目要求作图:
    1. (1) 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 (2)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题
  • 30. 运动会进行100m决赛时,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时各自所用的时间.其中两名同学的时间如表格所示.(保留两位小数)

    算出这两位位同学分别在0—20m、20—80m、80—100m区间内的平均速度,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中.


    0.20m处平均速度(m/s)

    20-80m处平均速度(m/s)

    80-100m处平均速度(m/s)

    王兵

     

    刘磊

  • 3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 (1) 实验时用玻璃板代替,垂直放在纸面上.
    2. (2) 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比较.
    3. (3) 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用一个光屏放在另一侧,光屏上像(填“有”或“没有”),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像.
    4. (4) 将B放在A像的位置上,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
  • 32.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每小一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分:秒”),则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
    3. (3) SABcm,tABs,vABm/s.
    4.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
五、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