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崇左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11-17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下·江门月考)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稻草造纸 B . 使用火药 C . 蚕丝织布 D . 冶炼金属
  • 2. (2019九上·德惠期末) 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 3. (2019·北部湾) 2019年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为与主题相符合的是()
    A . 野外焚烧垃圾 B . 提倡植树造林 C . 随意丢弃电池 D . 多开私家车出行
  • 4.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加油站内严禁烟火   B . 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灭火 C . 发现火情应及时拨打119   D . 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灭火
  • 5. (2019九上·莆田期末) 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 取固体 B . 称固体 C . 量取水 D . 写标签
  • 6.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固体能作溶液的溶质 B . 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C .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D .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 7.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B . 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C . 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D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 8. (2018·盐城) 长途运输活鱼,常用过氧化钙增氧。CaO2中Ca是+2价,则O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0 C . -2 D . -1
  • 9.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序数C>B   B . 核内质子数:A<D C . A,B,C同周期 D . D,E同族
  • 10. 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铕的中子数是63 C .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9   D .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 11. (2019九上·松江月考)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 花生油 B . 白糖 C . 白酒 D . 白醋
  • 12. 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3)2═2CuO+O2↑+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产物中CuO属于氧化物 B . Cu(NO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C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为NO2
  • 13.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过氧化氢   C . 空气   D . 氯酸钾
  • 14. 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强烈刺激性的物质正丙硫醇,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这是利用(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可以再分
  • 15. (2018九上·邯郸期末)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柴草 B . C . 氢气 D . 乙醇
  • 16. 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若消耗3g乙,则生成17g丙 D . 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17.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5g冰受热熔化成 5g水,说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 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 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大,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的电解是属于分解反应 B .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C .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D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19.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 ,下列关于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亮氨酸属于纯净物 B . 亮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C .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了构成 D . 亮氨酸中C,H,N,O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20. (2019九上·七星关期中) 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
    A .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 .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 .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 . 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2. (2) 2个铝原子
    3. (3) 甲烷分子
    4. (4) 氢氧根离子
    5. (5) 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22.              
    1. (1) 向试管里添加双氧水时,先将瓶塞拿下,在桌上,拿瓶子时,瓶上的标签要,瓶口要紧靠试管口,缓慢地向试管中倒入双氧水,倒完后,立即
    2. (2) 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是

      ①5mL量筒            ②10mL量筒            ③50mL量筒

    3. (3)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②③①④⑤⑥    B①⑦③②⑤④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 23.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 (1) 表中12号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填离子符号)。
    2. (2) 由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3. (3) 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
  • 24.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请你回答:

    1. (1)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3. (3) 地球表面约有7l%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填序号)。

      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B不间断放水刷牙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洗衣水冲厕所

  • 25. 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2. (2) 图B熄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3. (3) 用扇子扇煤炉火,越扇越旺的原因是:
  • 26. 如图所示,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

    1. (1) 步骤①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加入的X试剂是,它可以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2. (2) 步骤④的作用是 ,可以加入的物质是ClO2 , ClO2读作
    3. (3)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三、简答题
  • 27. (2019九上·武城月考)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

    1. (1)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2. (2) 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填粒子名称)。
    3. (3) A图中“ ”表示构成氧气的粒子,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其燃烧的现象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
  • 28. 现提供下列装置:

    请回答下列实验问题:

    1. (1) 如图E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KClO3(固体)和MnO2混合制O2发生装置可选用(填装置序号),用装置C干燥O2 , 气体由导管端(填“a”或“b”)进入,用E装置收集O2的依据是
    3. (3) 英国化学家布莱克是第一个“捕捉”到CO2的人,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1774年德国化学家贝格曼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9.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

    1. (1) 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
    3. (3) 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填“向右偏转”,“向左偏转”,“不偏转”)。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①~⑥序号)

      ①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

      ②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③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

      ④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

      ⑤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

      ⑥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

五、计算题
  • 30. 将15.4克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试管中固体质量为 14.44克。2KClO3 2KCl+3O2↑。求:
    1. (1) 生成氧气克?
    2. (2) 原先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