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题复习——常识及名篇名著

更新时间:2020-10-19 浏览次数:207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上·林西期末) 关于名著《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B . 《昆虫记》中介绍:矿蜂是蜜蜂的一种,它拥有电报线,还常常把巢建在结实的泥土里。 C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D .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 2. (2019八上·株洲期末) 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诏”指皇帝发布的命令,“冠”指古代汉族男子到20岁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年;“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 B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周作人对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周亚夫军细柳》就出自三十篇的“世家”篇。 C . 绝句一般为四句。律诗是近体诗,通常有八句,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D . 夸张修辞手法可以是扩大的夸张,也可以是缩小的夸张;还可以是超前的夸张,如“他酒还没沾唇,就醉了”。
  • 3. (2019八上·罗山期末)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作者通过反复渲染、蓄势,充分突出了新闻事件本身的扣人心弦之处。 B . 《背影》一文中作者选取“车站送别”的特定情景,抓住传神的细节写父亲的背影,创造出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C . 《昆明的雨》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作者浓厚的情怀。 D . 《愚公移山》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叙写愚公以一己之力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 4. (2019八上·罗山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书”即书信,古人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B . “唐宋八大家”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主张文学革新。 C . 骈文是唐代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与散文相对,以四、六句式为主。 D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写景、记物、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
  • 5. (2020八上·杭州期末)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典园林兴起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以“拙政园”为例详细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 B .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隋唐,盛于宋代,又叫作长短句,李清照的《渔家傲》、欧阳修的《采桑子》等就属于词。 C . 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史事,《周亚夫军细柳》就是选自《史记》 D . “月”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其意蕴丰富,如北宋诗人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积水空明”的月色既表达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表达自我排遣的悠闲与旷达。
  • 6. (2020八上·尚志期末) 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甫志高﹣﹣担任大丰银行会计主任(《红岩》) B . 唐僧﹣﹣朱紫国行医(《西游记》) C . 姜维﹣﹣兵败牛头山(《三国演义》) D . 阿廖沙﹣﹣买童话书被打(《童年》)
  • 7. (2020八上·九台期末)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对这句话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个表陈述语气的句子。 B .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C . “靠车门的”修饰“椅子”,是定语。 D . 划分句子成分时,句中主语中心语用“        ”标示。
  • 8. (2020八上·桂林期末)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还成功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 . 埃德加•斯诺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等作 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新闻人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 C . 埃德加•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传记文学终于诞生了。 D . 斯诺此前对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并不很了解,他是怀着一种冒险的心情开始这次深入采访的。
  • 9. (2020八上·桂林期末) 下列关于律诗的文体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 . 律诗八句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 . 律诗中每一联上下句的平仄音是一样的。 C . 律诗要求全诗押一个韵,在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D . 一般来说,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
  • 10. (2020八上·永吉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或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野草》 B .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复活》等。 C . “社稷”代指国家,“汗青”代指史册,“桑梓”代指故乡,“布衣”代指囚犯。 D . “桂冠”“鳌头”“榜首”都是指第一名。
  • 11. (2020八上·永吉期末) 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不匹配的一项是(    )
    A . 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 . 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 . 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 12. (2020八上·慈溪期末)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昆明的雨》中有“城墙草木深,孟夏草木长”,下列关于“孟夏”节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 B . 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六月。 C . 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七月。 D . 夏季的第四个月,即农历八月。
  • 13. (2020八上·吉林期末) 选出下面出自于格律诗的一项(    )
    A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14. (2020八上·云南期末)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但由于它强调新闻性、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更接近于通讯体裁。 B . 苏轼,字子瞻,北宋著名文学家,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的过程和对对他的怀念。 D .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学过的《咏雪》《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列子,是战国前期儒家代表人物。
  • 15. (2020八上·洛川期末)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古诗文中,“采薇”一般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常常比喻远行之人,“烽火”用来借指战事,“阴”往往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B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三千余年的史事,创立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 格律诗是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产生并盛行于唐代,当时称作近体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同,二、三联对仗,全诗通押一个韵。王维的《使至塞上》属于五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属于七律。 D .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等,本学期我们学习过他写的散文诗《白杨礼赞》。
  • 16. (2020八上·洛川期末) 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一般昆虫学家是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观察其器官的样貌;法布尔则是运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正是这种敬畏生命的情怀,给这部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 B . 庭院里听不到鸟鸣,花丛中没有了蜜蜂,小溪里也看不到鱼。春天如此“寂静”是因为人们滥用农药!英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人类环保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C . 王树增在纪实文学《长征》中着力表现伟大的长征精神。他认为,坚定的信仰,是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 D . 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塑造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他们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有着争雄世界的志向、以身许国的豪情、不计得失的品质、外交家般的风度,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 17. (2020八上·右玉期末)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 .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 .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D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8. (2020八上·右玉期末) 下列对文学名著《昆虫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昆虫记》是一部优秀的科普著作,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字里行间情趣盎然。 B . 《昆虫记》中的蝉要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在阳光下歌唱五个星期;蜜蜂因为惦念着小宝贝和丰富的蜂蜜,可以凭借一种不可解释的本能飞回巢中,而这种本能正是我们人类所缺少的。 C . 《昆虫记》是英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D . 《昆虫记》除了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 19. (2020八上·凤翔期末)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从句子成分的角度分析“英勇顽强的人民解放军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这句话的主语中心语是“人民解放军”,“英勇顽强的”是定语,修饰限制主语中心语。 B . “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赵州桥是著名的石拱桥。” C . 一般来说,祈使句有命令、请求、催促、劝说等不同的语气,例如:“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就是典型的祈使句;陈述句的句子结尾常用句号或者省略号,例如:“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 D .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一书的作者是卞毓麟,本书属于典型的科普类作品,在介绍天文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思维的启迪。既呈现了科学发展的历程,也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20. (2020八上·铜陵期末) 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和《西游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B . 《红星照耀中国》中,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赴日本、欧洲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的党的领导人是周恩来。 C . 花果山的石猴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弼马温、孙悟空、齐天大圣、斗战胜佛。 D .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诈,体现了人普遍存在的欲望和弱点,更具真实性。
  • 21. (2020八上·景县期末)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B . 《史记》全书共130篇其中为帝王作传有十二木纪,为诸侯作传有三十世家,为人臣作传有七十列传。 C . 古代对年龄有特定的称呼,例如,“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弱冠”指男子十八岁,因为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D . 符节,指君主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符.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用时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
  • 22. (2019八上·顺德月考)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亚夫军细柳》结尾处文帝感慨道“此真将军矣”,从正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B . 《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C . 《孟子》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D . 《渔家傲》借梦境中与天帝的对话,表达了自己空有一身文学才华却屡遭丧乱,甚至连个人的安定幸福都无法保障的不满。
  • 23. (2019八上·慈溪月考)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文中的“公”有着较多的意义。《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指的是旧时对男性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B . 汉语很有意思。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或不愿直言,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词。如《背影》中“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中的“大去”就是“婉词”,表示“死亡”的意思。 C . 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如《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易水”、“黄金台”表达作者对官兵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的赞美。 D . 古代的男子成人要举行冠礼。《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丈夫之冠”是古时男子十六行冠礼。
  • 24. 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诗的一种体裁。 B . 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 . 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悲悯情怀。 D . 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 25. (2019八上·灌阳期中) “它的尾巴----实际上就是它的肚腹----系五节相连的状如酒桶的棱柱体,相互间由桶底板连接,形成粗细相通、错落有致的棱状条条,好似一串珍珠。”这段文字是描写(    )
    A . 黑蝎 B . 郎格多克蝎 C . 螳螂 D . 金步甲
  • 26. (2019八上·灌阳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父亲的病》既讽刺庸医,也批评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B . 高尔基根据亲身经历,以娴熟的艺术技巧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 C . 祥子买到新车遭到流窜的大兵劫掠后,孙侦探的敲诈夺走了他准备第二次买车的积蓄。 D . 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 27. (2019八上·咸阳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老舍——现代——《骆驼祥子》 B . 张岱——明末清初——《湖心亭看雪》 C . 刘禹锡——宋朝——《陋室铭》 D . 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 28. (2019八上·吉林期中)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 B . 苏轼,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C .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南宋梁文学家,字叔庠。 D . 《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
  • 29. (2019八上·凤城月考) 选出对下列名著的相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水浒》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人称“豹子头”,被高俅陷害,百般无奈下,逼上梁山。有关林冲的故事: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等。 B . 鲁智深,原名鲁达,法号智深,又称鲁提辖、花和尚。《水浒》中有关他的故事: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 C . 武松,绰号“行者”。《水浒》中有关他的故事:景阳冈打虎、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 D . 李逵,小名铁牛,绰号“黑旋风”。《水浒》中有关他的故事: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火烧瓦罐寺等。
  • 30. (2019八上·双台子月考)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其中《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B . 《五猖会》中,我迫切地渴望去看迎神赛会,但父亲要求必须背会《鉴略》才能去,我很快便背下来了,欣然前往。 C . 《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在学业上给了鲁迅无私的帮助。回国后,鲁迅一直保存着他的照片,表示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怀念。 D .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资料,花了三十年写就的科普巨著,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 31. (2019八上·双台子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代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 . 《饮酒》的作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他被称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C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D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出自《孟子 告子下》。
二、填空题
  • 32. 填空。
    1. (1) 《史记》作者,字(朝代)夏阳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2. (2) 《史记》原名《》或《》,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它是我国第一部(体裁)。《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共篇,五十二万多字。鲁迅赞为“”。
  • 33. 文学常识填空
    1. (1)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选自 <>,作者是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和孔子齐名 ,世称”同为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 >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 , 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
    2. (2) “四书”指 :<<>><<>><<>> 和 <孟子>
  • 34. 用文中原句填空
    1. (1)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国内外一致反对&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
    2. (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揭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3. (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4. (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5. (2020八上·桂林期末) 古时,父亲去世,孩子即为“孤儿”,历史上有不少“寡母”精心培养“孤儿”成为栋梁之才的故事,请写出两个(写出名称即可,如:欧阳修母“画荻教子”)。

    ;②

  • 36. (2020八上·桂林期末) 吴地人孙山,为人幽默。某年,赴外地赶考,同乡把自己的儿子托他带着同去参加科考。同乡的儿子没有考中,而孙山只中了最后一名,就先行返乡了。同乡问孙山他的儿子考得如何,孙 山答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意思是

    请写出一个与之意思相反的成语

    1. (1)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
    2. (2) 古时称女子15岁为,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3. (3) 会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
    4. (4) 戏曲中把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称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