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10常识和名篇名著

更新时间:2020-10-16 浏览次数:19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穆旦,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海宁,诗人、翻译家。 B . 穆旦的作品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 C .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穆旦等人。 D .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等人。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 2. 下列对课文鉴赏及相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林徽因, 现代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 B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 . 这首诗的节奏、韵律与词语的选取都非常夸张,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 D . 这首诗追求的美是一种整体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让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 3.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民族苦难、悲伤与反抗,富于凝重、深沉的风格。下列属于这类诗歌的一项是(    )
    A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B . 《光的赞歌》 C . 《刈草的孩子》 D . 《鱼化石》
  • 4. (2020·台州)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A . 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海!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西游记》 B . 何涛道:“好汉!小人奉上命差遣,盖不由己。小人怎敢大胆要来捉好汉!望好汉可怜见,家中有个八十岁的老娘,无人养赡,望乞饶恕性命则个!”——《水济传》 C . 瑾曰:“贤弟既到江东,如何不来见我?”孔明曰:“弟既事刘豫州,理宜先公后私。公事未毕,不敢及私。望兄见谅。”《三国演义》 D . 尹元叹道“此话提起甚长。今日难得海外幸遇。此间说话不便,寒舍离此不远,贤契如 不弃嫌,就请过去略叙一叙。”——《镜花缘》
  • 5. (2020·衢州) 读高三的小文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成人礼”仪式,你觉得下面加点词中,与他年龄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 始龀 , 跳往助之 B . 我年过不惑 , 休退诚非早 C . , 益慕圣贤之道 D . 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 6. (2020·滨州)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青鸟”指信使,“瀚海”指大海,“阴”指山北水南。 B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白丁”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中的“布衣”,意思都是平民,指没有功名或没有官职的人。 C . 《史记》长于记人,在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述了许多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周亚夫、唐雎等。班固赞其“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D . 初中阶段,我们陆续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小说《故乡》《孔乙己》,被他弃医从文人生选择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深深折服。
  • 7. (2020·齐齐哈尔) 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C .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 D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法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等。
  • 8. (2020·绥化)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 .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 .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 .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 9. (2020·哈尔滨)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的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宋代文学家 B . 《孟子》——儒家经典 C . 寒舍——属于谦辞 D . 吴用——沂岭杀四虎
  • 10. (2020·内江) 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阿长与<山海经>》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激和思念。 B . 《小石潭记》的“记”、《爱莲说》 的“说”、《与朱元思书》的“书”、《陋室铭》的“铭”、《送东阳马生序》的“序“都是古代的文体。 C . 汉语中有很多运用借代的现象,如:“桃李”指学生,“布衣指平民,“手足”指兄弟,“巾帼”指女子,“桑梓”指家乡,“庙堂”指朝廷,“社稷”指国家等。 D .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是因果复句,其中“坐在院子里”是动宾短语。
  • 11. (2020·德州)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冠冕”指古代帝王、官员藏的帽子。现在竞赛中保住上次的冠军称为"卫冕”。中国女排正在全力备战,力争奥运会卫冕。 B . 牍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案牍”指代书信,此外“尺牍”“鸿雁”"双鲤”"彩笺”也是书信的别称。 C . “盂夏草木长”,“梦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然后再依次分别代称月份。 D . 梧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承载者悲凉寂寞如“梧桐更兼细雨”;有时象征高洁品格。如“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古琴常为桐木所制。“临歧理桐丝”中“桐丝”指琴弦。
  • 12. (2020·泰安)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是“曾子烹彘”“商鞅立木”还是“一诺千金”,都包含着古人对诚信的尊崇。 B . 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变动的事实信息,其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要素包括: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如何。 C . 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刘禅的一篇表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 D . 老舍的《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大胆泼辣又变态的虎妞、残忍霸道的孙侦探、诈骗祥子的刘四等。
  • 13. (2020·日照)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 B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两位诗人的唱和之作。酬, 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C . 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绡一丈绫”中的“绡”“绫”,“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绮”。 D .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
  • 14. (2020·衡阳)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水南山北为阴。以此推断,人杰地灵的衡阳在衡山之南。 B . 古代文人喜欢以“居士”命名。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 C .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其作品有《飞鸟集》《园丁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 D . 《乐府诗集》是一部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木兰诗》《十五从军征》均出自这部诗集。
  • 15. (2020·株洲)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先秦的书名,到汉代它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或《诗三百》。 B . 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则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C . 科普作品,一般或多或少地运用文学手段来介绍科学知识,兼有理趣和情趣。 D . 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如以“尊君”称对方父亲,以“家君”称自己父亲。
  • 16. (2020·荆门)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生”“旦”“丑”是中国戏曲里的人物角色行当,其中“生”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旦”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体。 B . 鲁迅被国人誉为“民族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故乡》《藤野先生》均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礼记》《孟子》合称为“四书”。
  • 17. (2020·长沙)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 .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 . 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 . 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 18. (2020·达州) 下列说法或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他的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B . 水南山北为“阳”,水北山南为“阴”,如“达于仅阴”中的“阴”就指汉水的北部。 C . “我们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D .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假设复句)
  • 19. (2020·深圳)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醉翁亭记》作者唐代诗人柳宗元在文中表达了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 . “你在这里呆着,不要走动”是一个析使句;“你要赞美白杨树!”是一个感叹句。 C . 演讲者多运用肢体语言方法使演讲更具有感染力。 D .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的主干是“海燕飞翔”。
  • 20. (2020·盘龙模拟)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的称呼有谦称和敬称。一般情况下出于礼貌和尊敬,应称对方的字或号,如称曹操为曹孟德,称苏轼为苏东坡。 B .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我们学过其中的《孙权劝学》。 C .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 D . 雨果,法国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项链》《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 21. (2020·南充模拟)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西汉经学家戴圣所编。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虽有嘉肴》《孔子过泰山》均出自于《礼记》 B .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朴质、严肃、坚强不屈”都是形容词;这个句子属于祈使句。) C . 古人对年龄的称呼有时不用数字,而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而立”代指三十岁,“不惑”代指四十岁,“天命”代指五十岁。《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借代指老人和小孩。 D .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存世精品。此图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 22. (2020·禹城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黎民、庶民都有百姓的意思。 B . 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是指23点至凌晨1点。 C . 古时的地名很多有别称,南京又称建康、广陵,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成都又称锦官城,如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D .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 23. (2020·山东模拟)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说”是古代议论说明文章的总称。即后世统称说理辨析一类的论说文。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B .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英雄形象总是熠熠生辉。《西游记》中孙悟空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充沛的战斗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具有钢铁般的意志,顽强斗争的高贵品质,这些形象都给我们很大的激励。 C .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就选自该史书;《聊斋志异》是我国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河中石兽》就选自其中;《列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语言和神话传说,《愚公移山》《杞人忧天》都出自其中。 D . “家君”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君”是对对方的尊称;“鸿儒”是指博学的人,“白丁”指平民;“庙堂”是指朝廷;“桑梓”代指家乡。
  • 24. (2020·岳阳模拟)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对联从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成。“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此联的上联概写岳阳楼自然景观,下联暗引《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欣赏这样的对联,可以陶冶情操,学到推敲锤炼语言的方法。 B . 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日吃粽子、赛龙舟相传是纪念屈原,清明节扫墓为了祭奠祖先,元旦家家户户以新桃换旧符寄寓了对新一年的期盼 C . 有一些礼仪用语我们应该知道,如头次见面说“久仰”,中途先走叫“失陪”,等待客人用“恭候”,表演才艺称“献丑”。 D .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 25. (2020·盘县模拟) 下列文学、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与朱元思书”的“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B . 崔颢诗中的“黄鹤楼”与南昌的“滕王阁”、岳阳的“岳阳楼”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 C .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选自这部作品。 D .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数九从立冬开始,立春结束。
  • 26. (2020·南宁模拟)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庆历四年”“晋太元中”“丙辰”。 B . 古人的“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如“孔明”“太白”。 C . 古人用“左迁”“谪”表示贬官,“陟”表示晋升,“举”表示选拔、任用。 D .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习俗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等。
二、名著导读
  • 27. 《艾青诗选》汇集了艾青先生从青年到晚年的近五十首诗歌,根据以下提示诗句写出具体诗作名称。

    作品

    诗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趁这夜已快完了,请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就要来了

    今天/我听见/太阳对我说/“向我来/从今天/你应该快乐些呵……”

  • 28. (2020·齐齐哈尔) 名著阅读。
    1. (1) 下列对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艾青诗选》中收录了著名诗人艾青的大量诗作,这些诗作的特点是力量雄浑,语言直截了当,意象强烈鲜明。 B .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它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C .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及时雨”、吴用的绰号“智多星”、林冲的绰号“行者”。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主人公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 (2) “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他成功了。”这段话中的“他”指的是,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被他的家人辑录为《》,他在书信中分别从、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指导。
三、默写
  • 29. (2020·湖州) 古诗文中含情思。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连续的两句)。

    情思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纵使前路迷茫,我也相信未来。

    李白《行路难(其一)》

    远隔万水千山,我心伴你左右。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此生宁愿孤独,我也绝不屈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别说我在乎你,我心另有所系。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填空题
  • 30. 默写填空。
    1. (1) 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两句,以姜尚、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业。
    2.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3. (3) 《水调歌头》中,集中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慰藉表明作者对远方亲人美好祝愿,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 31. 文学常识填空。
    1. (1) 《行路难(其一)》,行路难,古题。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人誉为“”,与杜甫并称为“”。
    2.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诗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之称。
    3. (3)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谥号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之一。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