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丙雁松片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0-10-12 浏览次数:13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株洲) 一种用于轻型低速飞机的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它有多个气缸,气缸工作时经历进气、压缩、膨胀、排气四个过程,在这四个过程中,能为飞机提供动力的是(   )
    A . 进气 B . 压缩 C . 膨胀 D . 排气
  • 2. (2019九上·珠海月考) 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和L1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 4.8V,1.2V B . 6V,1.2V C . 1.2V,6V D . 6V,4.8V
  • 3. 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V2、V3的示数分别为U1、U2、U3 , 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五个电表的读数均不为零),那么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U2=U1=U3  I1=I2 B . U2=U1+U3   I1=I2 C . U3=U1+U2 I1=I2 D . U3=U1+U2   I1>I2
  • 4. (2019·郴州中考) 电池作为一种可移动电源,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目前,硅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硅是一种(   )
    A . 导体 B . 绝缘体 C . 半导体 D . 超导体
  • 5. (2019·烟台)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 . 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 .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 6. (2019·长沙)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 . 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 . 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 7. (2019·郴州中考)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灯泡L没有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为0.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的故障是(   )

    A . 灯泡L断路 B . 电阻R断路 C . 灯泡L短路 D . 电阻R短路
二、填空题
  • 8. 一个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若内燃机的转速为600R/min,则该内燃机的飞轮每秒钟旋转转,对活塞做功次.
  • 9. 手指在衣服上快速摩擦会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使手指得内能增大;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大: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大。
  • 10. 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导线选用铜做材料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性;在干燥的日子里,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这是现象.
  • 11. 城市中的路灯是联的;家庭中的用电器大多是联的;家里的吊灯和控制它的开关是的.
  • 12. (2019九上·高州期中)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要使L1、L2都发光,甲表是,乙表是,(以上两空均填“电压表”或“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是(填“L1”“L2”或“电源”)两端的电压。

  • 13.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m3可燃冰可分解释放约168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168m3的天然气可以释放的热量为J,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以将质量为t的水由20℃加热到70℃.请写出可燃冰的一条优点.[q天然气=4×107J/m3 , c=4.2×103J/(kg.℃]
  • 14. 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三、作图题
  • 15.        
    1. (1) 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线完成。要求:灯泡L1与L2并联,开关控制两个灯泡,用电流表测L2中的电流。并画出电路图;

    2. (2) 请根据电路图将下图的实物用笔画代替导线连接起来,导线不能交叉。

四、实验题
  • 16. (2018九上·蓝田期末) 小兰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

    1. (1) 根据电路图甲,用笔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图乙。
    2. (2) 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L1的故障是
    3. (3) 排除故障后,小兰正确测出了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兰打算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
    4. (4) 最后,小兰按照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AC之间的电压UL1=2.4V,UL2=1.6V,UAC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读出UAC=V,并得出了实验的最终结论。实验结论为:
    5. (5) 此实验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你的改进方法是:
  • 17.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ρ>ρ煤油),然后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同时加热.
    2. (2)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的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
    3. (3) 由图乙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J/(kg•℃).[C=4.2×103J/(Kg﹒℃)]
  • 18. (2018九上·盘锦月考) 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

    1. (1) 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灯,可观察到现象;
    2. (2) 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灯泡,另一个灯泡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不亮”、“不变”)
    3. (3) 下表是某同学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得A、B、C三点的电流值:

      电流表的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3

      1.5

      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
  • 19. (2019九上·乌鲁木齐期末) 一壶中装有质量为3kg的水,在液化石油气炉上从20℃加热到90℃,在这过程中,共燃烧了液化石油气50g(壶吸收的热量忽略不计),求:
    1. (1) 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2. (2) 这些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共放出多少热量?
    3. (3) 炉子的效率。(水的比热C=4.2×103J/(kg•℃),液化石油气的热值是4.0×107J/kg)
  • 20.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V。

    1. (1) 只闭合开关S2 , 电流表A的示数为 0.44A ,求通过L1和L2的电流。
    2. (2) 当开关S1和 S3闭合, S2断开时,灯泡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3. (3) 当开关S1和 S3闭合,S2断开时,若电流表A的示数为 ,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乙,则通过L1和L2的电流分别是多少?
六、综合题
  • 21. (2019·龙岗模拟)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感应发光冰块

    感应发光冰块产品采用食品级PS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发光冰块,采用先进的触水式开关具有入水即亮的特性(液体感应),外形仿如真实冰块一般。感应发光冰块采用电池供电,无化学变化,无毒无害,可放置于各类饮品中增添浪漫及神秘的气氛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感应发光冰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冰块清洁干净放入水中,它将自动发亮;使用完毕后,用布擦干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再放入饮料内,可以起到降低饮料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请勿吞食感应发光冰块,避免放置于温度过高的饮品中。

    1. (1) 液体感应器是先进的触水式(选填“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
    2. (2) 冷冻后的感应发光冰块通过的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饮料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
    3. (3) LED灯泡发光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能。
    4. (4) 某位同学在研究LED灯的特点时,发现将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这说明了LED灯具有性。
    5. (5) 用布擦干后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状态。
  • 2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布朗运动

    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

    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

    1. (1) 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____)
      A . 花粉的 B . 墨汁的 C . 分子的 D . 固体小颗粒的
    2. (2) 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做无规则运动.
    3. (3) 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 23. (2017九上·信阳月考) 国庆放假期间,小明一家去农庄休闲旅游.

    1. (1) 细心地小明发现,进入农庄的路口安装了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警示灯,如图甲所示.白天,太阳能电池板将能转化成并储存起来,提供给LED灯;
    2. (2) 进入宾馆房间,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如图乙所示,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房间里提供有路由器,如图丙,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的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独立工作,各接口之间是(选填“串联”、“并联”)的.
    3. (3) 小明还发现房门口装有开关S1 , 床头装有开关S2 , 这两个开关都能单独控制房间的吊灯,图丁中的电路图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4. (4) 小明看到房间内使用的是燃气热水器,想测试一下该热水器的效率.他先设置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为40℃,热水出水流量是5kg/min,已知当时自来水的温度是20℃,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 , 接通热水器的工作开关6min后停止工作,此时观察天然气表共用了0.15m3的天然气,则该热水器的实际效率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