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宁国市D片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联...

更新时间:2017-10-09 浏览次数:7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八下·衡阳期中)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 .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 .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 . 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 2. 物体在两个互相平衡的力的作用下,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这两个力中的一个力突然消失,则(   )

    A . 物体将立即停止运动 B . 物体一定改变运动方向 C . 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发生改变
  • 3. 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4cm.若受6N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长度为(   )

    A . 16 cm B . 18 cm C . 20 cm D . 无法确定
  • 4.

    如图所示,将两只弹簧测力计A、B挂钩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地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当左边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8N时,右边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及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分别是( )

    A . 8N , 8N B . 8N , 16N C . 0N , 16N D . 16N , 8N
  • 5. 图中的四个实例,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鞋底的花纹 B . 浴室脚垫做的凹凸不平 C . 在合页轴上加润滑油 D . 矿泉水瓶盖上的条纹
  • 6.

    某次演练中,直升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0~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B . 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C . 在t2~t3内,伞兵的重力大于阻力 D . 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
  • 7. 下列四个事例中,用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 推土机上安装两条履带 B .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 用滑雪板滑雪 D . 把刀刃磨薄
  • 8.

    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如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

    A . 是空的 B . 有水,但不满 C . 充满水 D . 以上都有可能
  • 9.

    如图所示的试管内装一定量的水,当试管竖直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当管倾斜放置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 , 比较P1、P2的大小,则(   )

    A . P1>P2 B . P1=P2 C . P1<P2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别
  • 10.

    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   ).

    A . 气压升高,水温升高 B . 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C . 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 . 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 11.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已知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下列做法有可能使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p与P大小关系不变的是(无液体溢出,ρ>ρ)( )

    A . 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B . 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质量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C . 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铜球、铁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D . 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将体积相等的铁球、铜球完全浸入液体之中。
  • 12.

    如图所示,长方体木块M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m放在木块M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水平拉力F和木块M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B . 木块m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 . 木块M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块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若突然撤去水平拉力F,木块m将向右倾倒
二、<b >填空题</b>
  • 13. 足球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奋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头也受到了力的作用,该力的施力物体是,此现象说明了力的作用是。人站在跳板上,人对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 。

  • 14. 用手握住重10N的瓶子静止悬在空中,瓶口竖直向上,此时手的握力为24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为N,摩擦力的方向为;若使手的握力增加为30N,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大小为N,

  • 15.

    如图所示,用重锤打桩时,重锤跟桩的相互作用力为F,桩的质量为m,泥土对桩的阻力为f.如果某一瞬间,桩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

  • 16.

    如图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受重力10牛,B受重力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

  • 17.

    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这两张纸将相互(填"靠近"或"分开"),这说明流速越大,气体压强越

  • 18.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质量相等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关系是

三、<b >实验题</b>
  • 19.

    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⑴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 (1) 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 (2) 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越大。

    3. (3) 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 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

      答: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 20.

    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①如图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②如图甲、乙、丙、表示探究过程中的三个情景.容器中的液体、金属盒插入的深度以及U形管中液面情况,都可以从图上看出.比较图可知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比较图可知液体压强大小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 21.

    冰壶运动是冬奥会的比赛项目,如图甲所示。冰道的左端有一个发球区,运动员在发球区边沿的投掷线MN将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推出,使冰壶沿着冰道的中心线PO滑行,冰道的右边有一个圆形的营垒,如图乙所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投掷线MN与营垒圆心O的距离是30m。

    1. (1) 比赛时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目的是填(“增大”或“减小”)滑动摩擦力,从而减慢冰壶运动状态的改变。

    2. (2) 一次从投掷线以5m/s速度推出的冰壶,经10s刚好运动到营垒圆心O处,则这段时间冰壶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

    3. (3) 冰壶由花岗岩凿磨而成,质量为20Kg,与冰道接触的底面积约为200cm2 ,冰壶的体积为8×10-3m3 , 则这种花岗岩的密度为多少?冰壶对冰道的压强是多少 ?(g = 10N/kg)

四、<b >综合题</b>
  • 22.

    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下图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27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27t的物体的重力).一辆自身质量为5 t的汽车,装有10 m3的砖,已知ρ=2×103kg/m3 , 试通过计算说明桥能承受的最大压力,汽车能否通过这座桥?(g=10 N/kg)

  • 23.

    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5cm处,保持平衡,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 , 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重力为0.5N。求:

    1. (1) 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和压力;

    2. (2) 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0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