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10月月...

更新时间:2020-11-25 浏览次数:18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 灼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D .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2. 4P(红磷,s)⇌P4(白磷,s) ΔH=+17 kJ·mol1 ,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当1 mol白磷完全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 kJ热量 B . 正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C . 当4 g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 kJ热量 D . 白磷比红磷稳定
  • 3.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  ΔH=-57.3kJ/mol。向1L 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  ②浓硫酸  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ΔH1、ΔH2、ΔH3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ΔH1>ΔH2>ΔH3 B . ΔH1<ΔH3<ΔH2 C . ΔH1<ΔH2<ΔH3 D . ΔH1>ΔH3>ΔH2
  • 4. 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 CH3OH(l)+3/2O2(g) = CO2(g) +2H2O(l) △H=-725.8 kJ·mol-1 B . 2 CH3OH(l)+3O2(g) = 2CO2(g)+4H2O(l) △H=+1451.6kJ·mol-1 C . 2 CH3OH+O2= 2CO2+4H2O △H=-22.68 kJ·mol-1 D . CH3OH(l)+3/2O2(g) = CO2(g)+2H2O(g) △H=-725.8 kJ·mol-1
  • 5. 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也是可以循环的 B . 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电极反应式:2H2+4OH-4e=4H2O C . 燃料电池放电时的正极电极反应式:2H2O+O2+4e=4OH D . 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 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将有千辆氢燃料电池车上路,参看某种氢燃料电池原理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B .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C . 氢燃料电池能量转换率比氢气直接燃烧高 D .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可降低活化能 B . 废电池需回收,主要是要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 .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D .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 8. 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③①②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④①③
  •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埋在潮湿地下的铁管道比地上的铁管道更耐腐蚀 B . 在钢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不能达到防止钢铁锈蚀的目的 C . 镀层破损后,白铁皮(镀锌铁板)比马口铁(镀锡铁板)更耐腐蚀 D .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 10.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B . 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 C . 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D . 电解食盐水时铜作阳极
  • 11. 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①I2(g)+H2(g) 2HI(g) △H=-9.48 k.J·mol-1

    ②I2(s)+H2((g) 2HI(g)△H=+26.48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254gI(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kJ B . 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 C . 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D . 反应①的生成物比反应②的生成物稳定
  • 12. 有关如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电子由Pt流向Fe B . 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C . 该装置中Fe为阴极,电极反应为:Fe-2e+2OH=Fe(OH)2 D . 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4OH
  • 13. 如图所示,a、b是两根石墨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 . 饱和食盐水pH减小 C . 稀硫酸pH增大 D . 往滤纸上滴加酚酞试液,a极附近颜色变红
  • 14.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 . 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 . 当65g Zn完全溶解时,流经电极的电子为1mol D .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2MnO(OH)+2OH-
  • 15.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 + 3H2(g) 2NH3(g)  △H <0,该反应应采取的适宜条件是(   )
    A . 低温、高压、催化剂 B . 适宜的温度、压强、催化剂 C . 低温、常压、催化剂 D . 高温、高压、催化剂
  • 16.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0.5 mol·L1·s1 B . v(B)=0.3 mol·L1·s1 C . v(C)=0.8 mol·L1·s1 D . v(D)=1 mol·L1·s1
  • 17. 对于反应:N2+O2 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 . 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B . 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 . 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 D . 使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
  • 18. (2018高一下·长春期末)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氯水中有平衡:Cl2+H2O HCl+HCl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 . 对CO(g)+NO2(g) CO2(g)+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 C . 对2NO2(g) N2O4(g) △H<0,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颜色变深 D . 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
  • 19. 某温度下,反应SO2(g)+O2(g)⇌SO3(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SO3(g)⇌SO2(g)+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

    A . 2500 B . 100 C . 0.02 D . 0.001
  • 20. 反应:2NO(g) + O2(g) 2NO2(g) △H<0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①增大压强 ② 减小NO2的浓度 ③增大O2浓度、④升高温度 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 21. (2018高二上·长春月考) 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2. 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aA(气) 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A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 C . 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 D . 化学计量数关系a>b
二、实验题
  • 23. 已知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溶液很快褪色。
    1. (1) 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增大.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的影响。
    2. (2) 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选择在反应开始前是否加入______(填字母序号)做对比实验.
      A . 硫酸钾 B . 硫酸锰 C . 氯化锰 D .
三、计算题
  • 24. 运用盖斯定律可计算一些不易测定的反应的反应热。
    1. (1) 已知在298K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 + O2(g)=CO(g) △H1=-110.5 kJ·mol-1 , C(s) + O2(g)=CO2(g) △H2=-393.5 kJ·mol-1。则C(s) + CO2(g)=2CO(g) 的△H为
    2. (2) 火箭发射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以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它们相互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N2(g) + 2O2(g)=2NO2(g)  △H=+67.7 kJ·mol-l

      N2H4(g) + O2(g)=N2(g) + 2H2O(g)  △H=-534 kJ·mol-l

      则N2H4和N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5.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 + CO(g) Fe(s) + 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或“=”)。
    2. (2) 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2O3、CO各1.0 mol,反应经过l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CO的平衡转化率=
    3. (3) 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A . 减少Fe的量 B . 增加Fe2O3的量 C . 移出部分CO2 D . 提高反应温度 E . 减小容器的容积 F .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4. (4) 在1L的密闭容器中,1300℃条件,下列达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

      n(Fe2O3)

      0.350

      0.027

      0.080

      0.080

      n(CO)

      0.010

      0.010

      0.010

      0.050

      n(Fe)

      0.100

      0.064

      0.080

      0.080

      n(CO2)

      0.035

      0.088

      0.040

      0.050

  • 26. 氨是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氨的合成是目前普遍使用的人工固氮方法。
    1. (1)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下图的曲线中(填“a” 或“b”)表示加入铁触媒(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曲线。

    2. (2) 在恒容容器中,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3υ(H2)=2υ(NH3)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2n molNH3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 (3) 500℃、50MPa时,在容积为1 L的容器中加入1 mol N2、3 mol H2 , 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N2的转化率为a。则K和a的关系是K=
    4. (4) 为了寻找合成NH3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如下表),请在下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实验条件及数据。

      实验编号

      T(℃)

      n (N2)/n(H2)

      P(MPa)

      450

      1

      10

      480

      10

    5. (5) 1998年希腊亚里斯多德大学的两位科学家采用高质子导电性的SCY陶瓷(能传递H+),实现了高温常压下高转化率的电解合成氨。其实验装置如图。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四、填空题
  • 27. 如图是某原电池的装置图。其电池的总反应是:2Ag(aq) + Cu(s) = Cu2(aq) + 2Ag(s)。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R的名称是,R中的阳离子移向(填“A”或“B”)中的溶液。
    2. (2) 电极Y的材料是,B中的电解质溶液是
    3. (3) X为原电池的(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是
  • 28. 25℃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H=-57 kJ·mol-1(N2O4在25℃时为无色气体)。
    1. (1) 该反应的ΔS0(填“>”、“<”或“=”)。
    2. (2) 当开始充入0.03mol的NO2时,25℃时,实验测得NO2的平衡浓度为0.01 mol·L-1 , 则NO2的平衡转化率(α)是。25℃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
    3. (3) 25℃时,实验测得该反应的活化能Ea=92.4 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4. (4) 如把该密闭容器放入80℃的热水中,则气体的颜色(填“不变”、“加深”或“变浅”),NO2的转化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29. 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已知反应Fe(s)+CO2(g) 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 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

    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温度(绝对温度)

    K1

    K2

    973

    1.47

    2.38

    1173

    2.15

    1.67

    1. (1) 推导反应CO2(g)+H2(g) CO(g)+H2O(g)的平衡常数K与K1、K2的关系式:
    2. (2) 通过K值的计算,(1)中的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 (3) 在一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H2O(g),在1173开时发生反应并记录前5min的浓度,第6min时改变了反应的条件。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CO2

      H2O

      CO

      H2

      0

      0.2000

      0.3000

      0

      0

      2

      0.1740

      0.2740

      0.0260

      0.0260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5

      0.0727

      0.1727

      0.1273

      0.1273

      6

      0.0350

      0.1350

      0.1650

      ①前2min,用CO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是:

      ②在3~4min之间,反应处于状态(填“平衡”或“非平衡”)。

      ③第6min时,平衡向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