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三 /第三单元 /10 过秦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10课《过秦论》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25 浏览次数:1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yú)篱(fān)山(xiáo) 蒙(tián) B . 巡(qūn) 锋(dí) 足(niè)  墨(zhái) C . (zhé) 鞭(chī)首(qián) 括(nánɡ) D . 名城(huī) 户(yǒu)棘(jí)   粮(yín)
  •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约从离衡 B .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 . 蹑足行伍之间 D . 陈利兵而谁何
  • 3.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开关敌                  ②将赛事截止至本月20日 B . 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②一句话就笑眯眯的刺中对方要害 C . ①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②歌颂光明,鞭笞黑暗 D . ①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朝着花香与幸福的方向迁徙
  • 4. 下列划线词“度”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至军中,公乃入

    A . 内立法 ,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B . 一年一秋风劲 C . 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长絜大 D . 万里赴戎机,关山若飞
  • 5. 下列划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下云集

    A . 然陈涉牖绳枢之子 B . 立法度,南取汉中 C . 八州而朝同列 D . 至尊而制六合
  • 6. 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天下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诸侯  ③匈奴七百余里  ④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天下非弱也  ⑥序八州而同列  ⑦括四海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①⑦/②⑥/③④/⑤ C . ①⑦/②③④⑤/⑥ D . ①⑦/②③⑥/④/⑤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B . 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 . 敲扑是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 . 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
  • 8. 下列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利乘便(因为) B .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体)  奋六世之余烈(余威) C . 逐北(溃败的军队)  斩木为兵竿为旗(揭开) D . 数百之众(率领)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
  • 9. 本文《过秦论》着重叙述,揭露秦始皇的,最后指出,“”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

    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暴虐无道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借古讽今   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 10. 贾谊,西汉洛阳人。著名,最早的作家之一。他的政论散文《》  《》(也称《治安策》)《》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

  • 11.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这句话翻译为


二、文言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过 秦 论

    贾 谊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  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 , 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钳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 , 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 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B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C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D .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 B . 五序,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士。 C . 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也泛指平民百姓。 D . 大夫,在夏、商、周时是职官等级名,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3.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朝吞并了六国,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 B . 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虽然选取了能力中上的辅佐之臣,也难免秦朝的败亡。 C . 秦国从秦缪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这与秦国险固的地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D . 秦朝丢掉了周代合乎根本大道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

      ②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

  • 13. (2017高一下·定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天下,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言,黔首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高,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策而御宇内                振:举起 B .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报怨:怨恨 C . 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 D . 八州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
    2. (2) 下面的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为桂林、象郡/愚黔首 B . 然后践华城/身死人手,天下笑者 C . 焚百家言/申之以孝悌 D . 非抗九国之师也/取之于蓝,而青
    3. (3)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笞,用竹板或荆条打人的一种刑罚,此指用严刑奴役百姓。 B . 黔首,秦代对百姓的称谓。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故名。 C . 殊俗,不同的风俗,此处指边远的地区;山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此处指东方各诸侯国。 D . 七庙,即天子的宗庙,是古代天子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祀的处所。宗庙毁灭意味着国家的灭亡。
三、语言表达
  • 14.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请凝视长江,你会忘掉失落,拥有新鲜的血液。

    材料:

    大海 高山 远方

    短视 渺小 狭隘

    高大的形象 开阔的眼界 宽广的胸怀

  • 15. 根据内容、句式的要求补写句子。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火海的下场?①                。然而,反过来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忌的谏讽,又怎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                    。                    

    要求:Ⅰ续写的句子要合乎文意,使整段文字衔接顺畅,文意贯通。Ⅱ①②处的句式与前面举例的句式相同,要另举事例。Ⅲ③句要从正反两个方面给整段文字作总结。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