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三 /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25 浏览次数:1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罟(cù)     洿池(kuā)        弃甲兵(yè) B . 孝悌(tì)     饿(fú)         养生死(sānɡ) C . 狗彘(zhì)    鸡(tún)        序之教(xiánɡ) D . 衣帛(bó)     (chù)养        请以战(yù)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寡人(古代国君的谦称)          河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 B . (更)少                    弃甲曳兵(拖着兵器)而走 C . 填然(敲着战鼓,动词)之      兵(锋刃)既接 D . (只是、不过)不百步耳        是亦(行路)也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B . 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C . 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D .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 . ④②①③⑤ B . ①②④⑤③ C . ①④②③⑤ D . ④①②⑤③
  • 5. (2017高二上·嘉兴期末) 下列各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作了铺垫。 B . 《渔父》是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C . 《登高》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直抒胸臆,写了杜甫不远万里抱病前往夔州观赏秋景的艰难历程。 D . 《雷雨》中周朴园说“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的潜台词是:鲁贵看来不好对付,如果知道了你我的事情,会有很多麻烦,我不希望这件事让他知道。
  • 6. 下列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 B .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C . 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D . 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
  • 7.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 而不持,而不扶危:摇晃,站不稳;颠:跌倒。 B . 而在萧墙之内也萧墙:古代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这里暗指鲁国内部。 C . 丘也闻有者国:卿大夫的封地;家:诸侯的封地。 D . 远人不服远人:指本国以外的人。
  • 8.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奥巴马总统下令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所有金融机构在美国境内的资产,伊朗政府扬言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战争呼之欲出 B . 最近发生的方舟子和韩寒之间关于韩寒作品是否由他人代笔的争论,将《儿子韩寒》这本书推上了风口浪尖 C . 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在外经商的中国人受到驻在国官方和民间双重侵害的新闻报道不绝如缕 , 引发了国人的普遍关注。 D . 冬春之交,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病毒肆虐,流感疫情方兴未艾 , 我国台湾地区在数天内有18人因感染流感而死亡。
  • 9. 合称为“四书”。

二、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即令桓公与民通轻重,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干斤也。”则是楚不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修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分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 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买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 , 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漕粟千赵。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粜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1. (1) 下列对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令左司马伯公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 B . 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 . 楚不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D . 衡山之民释其                    本:农耕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使人楚买生鹿              载粟而 B . 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 . 楚王自得而求谷            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 . 今齐其重宝贵买吾群害      楚生鹿藏钱五倍
    3.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 . 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 . 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 . 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4. (4)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畋而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5. (5) 在下面每个人物后的横线上写出一个恰当的熟语或成语,用来评价人物在文中的表现。

      ①桓公    ②管子   ③衡山之君

    6. (6) 本文讲述了管子运用谋略的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 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 ,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 ,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河东亦然              凶:荒年。 B . 鸡豚狗彘之            畜:畜养。 C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约束。 D . 王无岁                罪:作恶。
    2. (2) 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邻国之民不少            牺牲玉帛,弗敢 B . 不百步耳                系向牛头充炭 C . 弃甲曳而走              斩木为 , 揭竿为旗 D . 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    日出江花红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 . 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 .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 .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②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三、语言表达
  • 12. 小王得知师傅身患重病住院治疗后,发了一条短信表示问候。短信内容多处语言不得体,请找出五处并修改。

    得知您身患顽疾,深感不幸。您可知道在您不在的日子里,我们缺少了很多欢乐。您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快乐,您的快乐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愿您能想得开,早日战胜病魔。

  • 13. 孔子是“入世”的倡导者,庄子是“出世”的践行者,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请陈述理由,字数在7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