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2020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02-27 浏览次数:2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除(tī)    野(mán)    藤(màn) B . (chì)    简(lòu)    不(jìn) C . (huí)    依(wēi)    栏(zhà) D .   瞻 (zhān)    追(dào)    收(liǎn)
  • 2.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借贷 荒唐 尊守 B . 元霄 宽慰 幼稚 C . 辨论 版图 搜索 D . 习惯 惊惶 领域
  • 3.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意思错误的一项是(    )
    A . 马观花(跑) B . 及其日中如探(汁水) C . 有一死(本来) D . 精兵政(简化)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本书的情节引人入胜,真让人津津乐道 B . 无独有偶 , 我们班的小青同学在小华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后,获得了女子单打冠军。 C . 小明犯了错误喜欢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 , 回你好多句。 D . 自来水龙头没有拧紧,哗哗地流淌,这在个别同学看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 5.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鲁滨逊就得自己想办法。 B .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兵,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C . 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D . 时隔多年,看到这幅照片,我的耳畔又响起老师亲切的微笑和鼓励的话语。
  • 6. 下列诗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1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A . 1-2-3-4  B . 1-3-2-4 C . 4-1-2-3     D . 1-4-3-2
  • 7. 下面句子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书信、请假条和通知中的称呼都应写在第一-行顶格。 B . 经典是那些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读...那本书。《鲁滨逊漂流记》无疑是一部值得逐字逐句重读的小说。 C . “火烧赤壁、将相和、草船借箭”这几个故事都出自《三国演义》。  D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是一首词,“卜算子”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是题目
  • 8. 下列说法与课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女儿李星华写的,文章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缅怀之情。 B .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的演讲稿,号召大家向张思德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的故事十分有趣,有“大海中的白银”“鹤之舞表演大会” D . 《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写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其中重点写了小年和初一这两天的生活习俗。
  • 9. 把下面几句话排列成通顺流畅的一段话,正确的排序是( )

        1碧溪河从村前流过。2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3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出的小村庄。4河里一群小鱼 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花。5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就像绿色的海洋。

    A . 3-1-2-4-5 B . 5-2-3-1-4     C . 3-1-4-2-5   D . .3-1-5-2-4
  • 10. 下面古诗赏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寒食》从表面上看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的风俗画。实际上,透过字里行间可感到作者对当时权贵官僚强烈的不满和深刻的讽刺。 B . 《十五夜望月》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图面。 C .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诗。前两句写渭城客舍风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后两句用举杯劝酒来表达内心深沉的借别之情。情景交融的味深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D . 《石灰吟》托物言志,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写石灰,咏石灰就是为了赞美石灰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品质。
  • 11. “一声声,满是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母爱。”这句话放在下面语段中的( )句前面最合适。

    童年的记忆里,大人们总是忙碌的。(A)于是,孩童们就有了更多玩耍的时间。(B)每天至落日之际,村子里就响起了母亲的召唤。(C)听到了母亲的呼唤,我们便四下分散,纷纷回到了那飘着炊烟的房屋。(D)而村子周围,便也突然安静了下来。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看拼音写字词,把答案写到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1. (1)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妈妈煮了一大锅là八粥,用锅铲jiǎo和,益发浓chóu了,熬成粥颜色是深hè的,味道比普通的粥好吃多了。
    2. (2) 鲁滨逊喜欢航海冒险,碰到很多危险,但他毫不畏jù,在qī凉的境遇下总是安慰自己,从失事的船上取回笔、墨水和书jí,和小狗liáo天,战胜孤独与寂mò,后来教下了倒méi的野人——“星期五”,处境在一点点地改善。
    3. (3) 那个星期天,阳光明mèi,时间在悄悄地nuó移,看着水盆里róu动的衣服和zhàn开的泡沫,我感觉周围的光线在渐渐暗下去。
    4. (4) 局势越来越严jùn,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为了bì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一直坚持在北京工作。他是chè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为革命xī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13. 把古诗名句补充完整。
    1. (1) 随风潜入夜,
    2. (2) ,暗香浮动月黄昏。
    3. (3) 人生自古谁无死,
    4.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5. (5) 壮志饥餐胡虏肉,
    6. (6) ,只是朱颜改。
  • 14. 根据所学所背填空。
    1. (1) 苟利于民,;苟周于事,
    2. (2) 树欲静而风不止,
    3. (3)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代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这里运用了说理的方法。
    4. (4)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这里启示我们
    5. (5)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这里运用了一连串的问句,可以感受到作者
二、阅读感悟
  • 15.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从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同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功成"!",找到真理。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化圆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残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近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不死,大部分花草一一连申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 (1) 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题目"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理解。
    2.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第三小节的主要内容。第三小节写了化学家波义耳的具体事例,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 (3) 仿照课文的写法,运用具体事例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 16.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早起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杭理好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快九十岁的白秀奶奶天一亮就坐在门口,在干瘦的腿上搓麻绳:在天刚破晓的寒气男人扛锄赶牛往野走去,女人穿梭于厨房、菜园,小孩子帮着打扫庭院、生火煮饭、看管弟妹、喂养鸡鸭...

        ③爹是一个没有土地情结的农民,在村里做木工、碾米、发电,后来又开代销店做生意。爹脑子活络,不断改善着家里的经济状况,但田里。土里、家务活全落在娘身上。娘对待农事一丝不苟,按照时令精耕细作,锄土都不放过。在摘茶插红薯的季节,娘几乎是四点钟起床,提着马灯来到地里,就着朦胧月光或晨曦挖土、摘茶。天是在一锄一锄的土块、一片一片的茶叶里亮起来的。

        ④我儿时最初的早工是放鹅。天地间弥漫着润润的泥土气息,毛茸茸的小鹅吃着沾满露水的青草,当太阳兴高采烈地跳出云层,小鹅细细长长的脖子饱胀成了拔河那祥的粗麻绳,我就可以赶着它们回家了。

        ⑤到七八岁时开始跟着姐姐去茶山摘茶叶。我们背着箩筐, 揉着惺忪的睡眼,为着小贩挑担上漂亮发夹或书店玻璃柜中的连环画,在白雾茫茫中向茶山走去。早饭时娘过秤,秤杆下给钱,摸着那一个个硬币真是最惬意的事。最辛苦的是轮到家里为队里的牛割草.我一直不知道牛的舌子是怎么长的,竟然最爱吃两边有锯齿的苇草,割的时候手指要握紧苇草,稍松一下苇叶的锯齿就会让手鲜血淋漓。

        ⑥有趣的还是清早去捡菌子。雨后的早晨格外清爽,微风一吹,去了瞌睡來了精神.松树林子里,各种菌子比雨后春笋更肆意生长,它们是一窝一窝的,藏得紧,不轻易示人,寻找它们仿佛像寻找一个个躲猫猫的伙伴.但不管它们怎么躲也躲不过我们这些里孩子贼亮贼亮的眼睛。黄黄的枞树菌、雪白的竹叶菌、红红的米浆菌,都是稀松平常的菌子,随见随捡而已,倒是那一抹淡绿的青头茵很是惹人喜爱,如果能遇上修长白皙还穿着荷叶裙的鸡腿菌那是值得尖叫的。我们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上背回菌子,在厢房木地板上堆成小山。娘把吃不了的菌子择净晒干,到春节时炒腊肉,把鸡腿茵磨成粉调菜,比味精还鲜。

        ⑦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面对冉冉升起的太阳,我只想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想告诉世界,我醒了。

        ⑧梭罗说,黎明是大自然对人类最宝贵的恩赐。我喜欢看天一点点亮起来,如一个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我看到环卫工人清扫完最后一片落叶,坐下来点燃了一支香烟;看到小贩支起他们的摊位开始热气腾腾地买卖;看到菜农挑着满筐的嫩绿从不同的小巷汇集到街口子;看到学生打开课本,用世界上最美的姿态,最美的声音,迎来早晨第一缕阳光。

        ⑨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1. (1) 品读下面两个句子,注意加点字,写出你的理解和感情。

      ①在娘的熏陶下,我成了一只早起的鸟儿。

      ②早晨起来.我看到每一个生命都蓬勃饱满,如一树一树的花开。

    2. (2) “当别人还沉在昨天的烦闷里梦呓,或者醒在温暖的被窝里犹豫,我已经在晨曦中,在微风里,动起来了,从身体到思想。”“从身体到思想动起来了”的意思是
    3. (3) 能不能把第③自然段中写爹的句子删掉?为什么?
    4. (4) 第③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全文写了不少早起的人,为什么对母亲着墨最多?
三、习作。
  • 17.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唱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早起》这篇文章的作者对早起”这一习惯深有感触,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在你小学六年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让你感触很深、感情激荡的时刻。请从中选择-件事,在具体的记叙中,抒发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