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06 浏览次数:24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弹幕评论成为一种新的观影形式和评论样态。人们使用它常态化,成为视觉中一股文化的新生力量,跨越时空限制,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传统文艺评论从业者用理论分析和文本对照的方式,对文化现象或者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见解深刻,        。 相较传统文艺评论,弹幕评论用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姿态,来迎接观众的广泛参与和话语表达。弹幕评论的准入       , 吸纳了更多的普通受众,评论内容不再拘泥于学院派的理论批评和学理研究,高深的思想内涵被多元的情绪表达取代,深奥的专业词语被幽默的自说自话消解。弹幕评论        民间文化自娱自乐的特点,关注日常通俗趣味的自发性表达,在多元话语体系中寻找自己特有的评论方式。伴随视觉文化成长的一代,( ),加上长久以来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多屏互动的视觉审美行为,让他们能在视觉欣赏和话语表达中相互兼顾,既不会错失画面的关键情节和精彩内容,又能给出       的即时感受和体验评价。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人们对它的使用常态化,它成为一股视觉文化中的新生力量,跨越时空限制,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的新图景。 B . 它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为视觉文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跨越时空限制,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 C . 人们对它的使用常态化,成为视觉文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跨越时空限制,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的新图景。 D . 它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成为视觉文化中的一股新生力量,跨越时空限制,形成一幅全民参与的互联网文艺评论的新图景。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出神入化      机制      沿用      适可而止 B . 高屋建瓴      机制      沿袭      恰到好处 C . 高屋建瓴      体制      沿用      恰到好处 D . 出神人化      体制      沿袭      适可而止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早已熟悉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深谙画面背后的文化内涵 B . 早已深谙画面背后的文化内涵,也熟悉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 C . 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早已熟悉,也深谙画面背后的文化内涵 D . 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已熟悉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戏曲是中国特有的表演艺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戏剧像中华戏曲这样,有唱,有念,有表演,有武打,其综合性之强在各国戏剧中独一无二;世界上也很少有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剧种。

        ②中华戏曲之所以能够拥有数百个剧种并且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规模,是因为它有紧跟时代、贴近民众、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一切艺术形式的特质。京剧的形成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200多年前,徽班进京,多剧种的融合形成京剧,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需求。正因为京剧综合性很强,具有融汇多个剧种优势的特质,加之清王室和诸多文人的关爱,19世纪的京剧从文学、声腔到美学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出现了“同光十三绝”。

        ③与发展并行的是时代挑战。从“五四”开始,人们就围绕继承和出新的问题不断探索。今天这个话题仍在被探讨,有人坚持传统一点都不能动,有人认为移步就要换形,就要大动。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不能主观臆造,应该审时度势,既不背离传统,又观照时代特点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继承基础之上推陈出新是可行之路。

        ④首先需认清何为“根本”。戏曲是声腔艺术,不是话剧,也不是现代舞。不同旋律的唱腔是剧种的根和特色。对此,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抢救和研究,将独特的声腔保存下来。我们拿到舞台上的,需是在继承基础上推出的创新之作。我们要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先贤那样,既继承传统,又结合自己的思路理念、有自己的表演风格。这是什么?这就是流派。“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坚守流派是创新流派的基础,也是走向未来的根基。社会环境不同,文化氛围不同,观众的文化水平和欣赏诉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便是同样的流派、同样的美,面对的也是不同代际的观众。最要不得的就是用“唯一?"“ 固定”“样板”的模式把后来者困守其中。譬如当年叱咤舞台的众多武生,他们大都是从模仿学习杨小楼、尚和玉等前辈一步一步走来的,但像高盛麟、李少春、厉慧良等名家,非但没有成为前辈的“影子”,反而在舞台.上演绎出了自己的风格。

        ⑤换句话说,“死学而用活”是为根本。“死学”重在“死”字,这个“死”不是僵化呆板地墨守成规,是尊重戏曲的本体生命和本体风格,这是任何一位大家成长之路都必须经历的基础阶段。如今有不少人打着改革和创新的幌子兜售概念、卖弄手法,其实只是掩盖自身基础的羸弱。“用活”重在方法和心态,戏曲终究是在舞台上演绎的有生命质感的、有交流气息的鲜活的艺术;戏曲终究不是博物馆、甲骨文,也终究不是马王堆、兵马俑。

        ⑥继承传统而不僵化,推陈出新而不异化,这都是戏曲的学问。传统需尊崇但不必故步自封,更无须将自己裹挟在僵硬的思维和机制下;打开思路是好事,但一切皆需以夯实基础、尊重艺术本体和艺术发展规律为根本。这一点在近些年戏曲院校的教育中尤显突出。戏校是培养戏曲人才的地方,四功五法是基础,骨子老戏是本源。但不少孩子底子还没打好,就急着“分门类”“认祖归宗”,未免僵化;刚学几出老戏,就急着“创新”,急着“塑造”人物,急着改编西方作品做实验小剧场,这种缺乏夯实基本功的“探索”容易将戏曲推向变异。长此以往,定会产生弊大于利的影响,伤害戏曲本身。

    (摘编自尚长荣《戏曲何以返本开新》)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中独一无二,世界其他国家的戏剧只有唱、念,没有表演、武打。 B . 因中华戏曲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规模,所以中华戏曲形成了紧跟时代、贴近民众等特质。 C . 戏曲作为声腔艺术不同于话剧、现代舞,戏曲紧跟时代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存独特声腔。 D . 戏曲在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时代的挑战,推陈出新在面临时代挑战时变得更可行。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段亮出观点,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论证层层深入。 B . 文章认为戏曲的传承需要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两者兼顾,体现了辩证的思想。 C . 文章第④段引用古文,论证坚守流派是创新流派的基础,是走向未来的根基的观点。 D . 文章末段联系当下戏曲院校的教育,指出一些错误的做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19世纪京剧的进步,“同光十三绝”的出现,与京剧融合多个剧种的优势和清王室、诸多文人关爱等密切相关。 B . 戏曲从业者靠学习模仿前辈或许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但要成为名家,就要摆脱“固有”模式,演绎出自己的风格。 C . “死学”指尊重戏曲本体生命和本体风格,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观众,不变的戏曲的流派和戏曲的美。 D . 要辩证看待戏曲的继承和出新,尊崇传统但不故步自封,打开思路的同时也要夯实基础,切忌没有打好基础就胡乱出新。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数字经济的理论、实践与未来发展》)

    材料二:

        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作用,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应有之义。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需求对互联网的依赖进一步增强。从供需角度看,居民消费需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企业生产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可见,市场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决定性力量,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和积极导向作用。一是激发“新消费”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促进作用。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帮助企业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和转型方向,推动居民消费趋势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市场信息和市场资源有效整合、传统产业和产业链协同改造,催生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引导企业树立数字经济意识,促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三是鼓励并支持金融机构充分利用自身数据资源优势,及时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主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减轻企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压力。

    (摘编自肖国安、易雨瑶《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材料三:

        中国与拉丁美洲双方在构建“数字丝路”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作为数字经济大国,中国以自身比较优势与包容性发展理念践行“走出去”战略,尤其是开拓面向新兴经济体的海外市场,力图为新一-代智能制造、大数据、互联网十、基础设施企业赋能。与此同时,近年来,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多次强调加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对于激发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性,但由于长期受制于资金短缺的瓶颈,拉美各国对发展数字化进程的投入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其日益扩张的发展需求。因此,各国十分重视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将为本地带来的增量投资与增量市场。鉴于此,中国与拉美,作为供给方与需求方,在推动数字新业态合作方面具备高度可行性条件。

    (摘编自芦思妲《中国与拉美:共享发展理念,同筑“数字丝路”》)

    材料四:

        数字人文其实不是一个新的领域,当计算机技术出现时,人们就一直在尝试着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人文研究领域,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词频分析,比如统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词汇分布,从而推导出莎士比亚的用词习惯与喜好,并根据这样的统计分析,可以对莎士比亚作品进行辨伪等研究。

        数字人文研究中,数字技术并不是替代人文研究的阐释部分,它的作用是揭示事实,数字技术是呈现人文事实的一种方法,虽然这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具体的数字人文研究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模式,但无论何种技术模式,都需要经历建模过程,为人文研究建立数据模型,并在数据模型基础上,界定各种变量及其纲量,这样为人文研究构建了一个共同的客观的言语结构,为人文研究提供客观的事实证据,同时也为人文研究奠定了客观的阐述对象,而这种客观的事实证据和客观对象的表述对人文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人文研究带入科学研究的殿堂。

    (摘编自《数字人文与图书馆》)

    1. (1) 下列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数字经济的日益繁荣,迫切需要对产业数字化进行转型升级。 B . 市场决定着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因此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C . 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消费积极性重新被激发,能促进经济发展。 D . 金融机构要利用自己的数据资源优势,帮助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0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为4. 81万亿元,十年后,增长了五倍多,十年间,占GDP总量的比例也逐年增大。 B . 数字经济在我国方兴未艾,它对每个企业来说,既使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又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C . 拉美各国的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与中国资金的优势互补,促使拉美各国十分重视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 D . 要研究某个作家的作品,可以运用数字技术,统计其作品中的词汇分布,从而可推导其语言风格。
    3. (3) 请从材料中,分别概括数字经济、数字丝路、数字人文的重要作用。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棚

    苏学文

        屋是泥坯草屋,草屋久了,墙皮就一块一块地脱,屋顶的草也朽成了泥,背阴的地方就生出一片片青苔,朝阳的屋脊便有狗尾巴草在微风中婷婷地摇晃。冬天还好。若是夏日雨季,草屋就在风雨中飘摇。屋中的盆盆罐罐就传出清脆的雨滴敲打声。老屋虽破,但住着一家六口人。有老人有孩子,老人七十多了,就像老屋一样,朽了。老人的儿子四十多了,儿子的儿子也十七八了。

        一日,天气极好,日头透过低矮的门洒进一片光,儿子的儿子对父亲说:“瞧咱家这草屋,该盖新的了。”

        父亲看了儿子一眼:“钱呢?”

        儿子看看那片日光不吭声。儿子正在读高中,弟妹也在上学,全家只靠父母两人挣工分,年底扣了口粮款,拿到手的也只是几十元钱。一年的油盐钱、学费、老人治病费用,都要从几十元钱中出。没钱怎么能盖新屋呢?但不盖新屋,三间老屋也住不下了。于是,儿子就说:“在大门边搭一间草棚也行。”

        父亲说:“搭草棚顶啥?”

        儿子说:“搭草棚我住。”

        父亲与儿子就一齐动手,仅用三天时间,父子俩就搭起了一间草棚。草棚虽小,但草棚是一片独立的空间。草棚搭好那天,儿子很激动,儿子想,我终于有自己的屋了。

        儿子住进草棚后,父亲半夜还能看见棚里的灯光。父亲就想,儿子在用功呢,明年儿子考上大学,就不会再住这样的草棚了。父亲就在院中掏出烟吸着,直吸到儿子棚里的灯灭了,他才回转老屋歇息。

        转眼过了一年,儿子没有考上大学,儿子还住在草棚里,父亲看见草棚里的灯依旧整夜地亮着。父亲就想,儿子大了,要娶媳妇的,怎么着也得想办法盖房了。

        半夜,当父亲推开用柴笆做的棚门时,父亲看见儿子伏在桌上写字,就坐在儿子的身边,吸了会儿烟,说:“鸡都快叫头遍了,明天还要出工呢!”儿子停下笔说:“待会儿再睡。父亲看着儿子桌上的书和一撂写满字的纸,问:“明年还考大学?”

        儿子打了个呵欠:“不考了。”

        父亲不解:“不考,你还熬夜做啥?”

        儿子笑笑,儿子自上高二就没准备考大学,但儿子没说,儿子知道说了也没用,便自个儿憋着劲地写。父亲看见儿子很认真的样子,就问:“你想住一辈子草棚?”

        儿子说:“不想。”

        “咱就盖房。”

        儿子说:“让我再熬一年夜,到时我也甘心。”

        父亲再没说啥,就走出草棚。父亲走出草棚,仰面看了会儿天,天空很净,星星很亮,父亲望着星星出神。

        夏天一过就到了秋天,秋天的时候,村里人都吵着说要分地。分了地,父亲就不愁盖房了。父亲盘算着过两年给儿子盖三间瓦房,让儿子在瓦房里娶妻生子。

        可是,秋天的日子没完,儿子就当兵走了。儿子走时,除了一包书一撂写满字的纸,啥也没带,连裤衩都脱下了。儿子穿着一身军装,很平静地走了。儿子走后,草棚就空落了。又到半夜,父亲看见草棚一片黑,心里就空落落的。于是,父亲就到草棚里吸烟,想着在部队的儿子。

        冬日,农闲时,土地分到了户。过了冬,春风吹绿田野时,父亲卖了队里分的一头老牛,到集镇上买了一匹枣红马。父亲年轻当兵时骑过马,因此,父亲喜欢马。喜欢马的父亲将马拴进了儿子住过的草棚里。

        每夜,父亲就起来给马添草添料。父亲站在草棚里,一边听着马嚼草的声音,一边想着此时儿子在部队写着什么。

        枣红马被父亲驯服得十分温顺,耕田耙地比牛走得快,父亲十分珍爱它,闲时就牵马到田边坝上放。忙时,父亲将马笼头卸了,马就自己出去找草吃,却不吃一口庄稼,晚上自己回家。父亲说,马通人性。

        日子过得很顺畅,父亲终于盖起了三间瓦房,但儿子没有回。父亲想,儿子怕是不回来。父亲依然住在草屋里,草屋虽破,但父亲住了一辈子。父亲伴着马过日月。

        后来,父亲在草屋里患了癌症。患病时,马也病了,父亲却半夜牵着马走了几十里给马找兽医。马病医好后,父亲就再也没有下床。

        当儿子从部队回家奔丧时,看见棚里的枣红马已绝食几天了。儿子就给马解下笼套,马却不动,把马牵出门时,枣红马就伸着脖子长嘶。

        儿子给父亲办完丧事后,看见枣红马已经皮包骨了。儿子想,枣红马倒也有情有义。

        儿子立在棚前,久久地看,看见那马的两眼汪着水。儿子就牵着马来到父亲的坟前,马在父亲的坟边又长嘶一声,那声喑哑、沉闷,久久地在坟前萦绕。儿子将马笼套解下,放马在田野里吃草。到了傍晚,那匹枣红马却没了踪影。

        儿子看着马棚,还有马棚里的枣红马的笼套,耳边又响起了枣红马的嘶鸣。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有关泥坯草屋的环境描写,突出其久经岁月、腐朽破败的特点,为人物出场提供了舞台,为下文情节发展起到铺垫作用。 B . 小说描写父亲半夜里看见儿子草棚里的灯光时的心理与动作细节,既表现儿子为梦想而用功的拼搏精神,也写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C . 父亲终于盖起了三间瓦房,但让儿子在瓦房里娶妻生子的愿望到死也未实现,小说借此表达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无法弥合的主题。 D . 小说透过一户农村家庭的“窗口”观照特定历史时期农民生活与思想面貌的变化,“挣工分”“土地分到了户”等短语交代了时代背景。
    2. (2) 枣红马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从情感的角度简要分析。
    3. (3) 小说为什么以“马棚”为题?请通读全文,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人物与主题的关系两个角度加以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璞,字仲玉,临漳人。永乐九年举于乡,入国学。选授御史。正统初,历任江西按察使。三年,坐逸囚,降副使。璞善断疑狱。民娶妇,三日归宁 , 失之。妇翁讼婿杀女,诬服论死。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窥门屏间。捕入,则道士徒也。叱曰:“尔师令尔侦事乎?”童子首实,果二道士匿妇槁麦中。立捕,论如法。在江西数年,风纪整肃,虽妇竖无不知石宪使者。迁山西布政使。明年,以朝廷岁用物料,有司科派扰民,请于折粮银内岁存千两,令官买办,庶官用可完,民亦不扰。从之。景帝嗣位 , 召还。论功,兼大理寺卿。寻出募天下义勇,还朝。会中官金英下狱,法司劾璞尝赂英,遂并下璞狱,当斩,特宥之。河决沙湾,命治之。璞以决口未易塞,别浚渠。自黑洋山至徐州,以通漕艘,而决口如故。乃命内官黎贤等偕御史彭谊助之。于沙湾筑石堤以御决河,开月河二,引水益运河以杀水势,决乃塞。璞还言:“京师盗贼多出军伍。间有获者,辄云“粮饷亏减,妻孥饥冻故’。又闻两畿、山东、河南被灾穷民多事剽掠,不及今拊循,恐方来之忧甚于边患。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帝深纳其言。改兵部尚书,与于谦协理部事。明年,湖广苗乱,命璞总督军务,与南和伯方瑛讨之。天顺元年以捷闻。召还,命致仕。既而论功,赐钞币。四年冬用李贤荐,召为南京左都御史。时璞已老聩,不能任事。七年为锦衣卫指挥佥事门达所劾罢,归卒。

    (选自《明史·石璞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B . 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C . 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D . 口外守军/夜行昼伏/艰苦万状/今边疆未靖/宜增饷以作士气/乃反减其月粮/此实启盗误国之端/非节财足用之术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学,文中指古代官学。官学有太学、国子监等,太学、国子监都是古代最高学府。 B . 归宁,古代传统婚俗。文中指男女订婚后,男子备彩礼到女方的家里把女子接回来。 C .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D . 锦衣卫,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后兼管刑狱,负责巡察缉捕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石璞善于断案,政绩突出。有妇女失踪,案情复杂,石璞抓获一小孩,经审问查明案情,把罪犯法办;石璞在江西整顿风纪,名声大噪。 B . 石璞为政务实,关心百姓。朝廷每年耗费的物资,有关官员把它摊派给百姓,他上奏提出解决办法,使得官府财政不会有压力,百姓也不受困扰。 C . 石璞修治河道,富有成效。他修治黄河决口,命令黎贤、彭谊等人一同帮助自己完成,他们筑堤阻挡决口河水,开河引流,堵住了决口。 D . 石璞平定叛乱,受到赏赐。他担任兵部尚书,奉命总管军队事务,率众前去平定苗人叛乱,取得胜利,后论功行赏,被朝廷赏赐钱物。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比明,械囚趣行刑。未出,一童子窥门屏间。

      ②会中官金英下狱,法司劾璞尝赂英,遂并下璞狱,当斩,特宥之。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注]①姬:古代称帝王的妾。②没番:在少数民族领地征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先写中秋月色的特点,接着抒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 颔联承接首联,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C . 尾联照应首联,运用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诗歌的主旨。 D . 白居易的诗文字浅显,较少使用古奥的字,本诗体现了这个特点。
    2. (2) 诗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论语·泰伯》中,指出读书人因道路遥远、责任重大而应该有远大抱负、坚强意志的两句是“”。
    2. (2) 杜牧《阿房宫赋》中,“” 两句紧承“出”字,总写阿房宫的规模,上句言其广,下句言其高。
    3. (3) 李煜《虞美人》中,“”两句写花开月圆的美好日子已经结束,将现在和过去交织在一起,抒发了抚今追昔的感情。
六、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见鸟吃东西时,都是整个儿吞咽下去的。这是因为它们没有牙齿,所以省去了咀嚼的环节。但是,很早以前,鸟类也是有牙齿的。研究人员认为,鸟类牙齿退化的原因 ,从肉食性转为杂食性,种子、果实以及昆虫都成了鸟类的“盘中餐”。不用费力撕咬,牙齿就不再是鸟类进食的必要器官。到了现代,鸟类的牙齿全部消失。为了增强消化功能, ,食物先在嗉囊中存贮并慢慢软化,再经肌胃磨碎。此外,为了弥补牙齿的功能,。如果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灰雁,你会发现,它们有锯齿状的喙。不过,这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齿,科学家称之为板层状构造。

  • 9. 请围绕“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实现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全部成功登顶珠峰并开展各项测量工作。该项工作完全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头卫星,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项竖立起测量觇标,使用GNSS接收机进行高精度定位测量,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进行了深度测量,并使用重力仪进行了重力测量。上述高精度测量仪器均由我国自主研发。同时也是人类首次在珠峰,这将有利于大地水准面优化,提高联峰高程精度,并获取宝贵的科学数据。当觇标竖立在峰顶后,在珠峰周边海拔5200米至6000米的6个交会点,测量队员开始同步开展峰顶交会测量和GNSS联测,获取珠峰高程测量数据。登顶测量和交会测量的成功完成,为本次珠峰测量任务的外业测量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峰顶测量完成后,将对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处理,才能获得珠峰高程最终数据。

七、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9年8月9日(农历七月初九),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正式步入了他的“90后”人生。在本该颐养天年的年龄,却依然坚持奋斗在科研第一线,始终怀着“禾下乘凉、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

    ②“在北医三院三批共137人的援鄂队伍中,‘90后’的比例超过一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援鄂医疗队队长沈宁感慨。“90后”长大了,在隔离病房里有很多高风险的操作,年轻人都主动冲在前面,都想多承担一些。

    结合以上材料,请以光明中学学生小华的身份,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个,完成写作。

    ⑴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写一篇演讲稿。

    ⑵以共青团员的身份写一篇倡议书。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