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学情调...

更新时间:2020-09-13 浏览次数:3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看拼音,写词语。

    xiū zhǐ

    jīng huáng

    yòu zhì

    qiè ér bù shě

    dèng yǎn

    qiān yí

    zhēng biàn

    jiàn wēi zhī zhù

  •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1. (1) 补充词语。

          乌合     喜出      人烟

      诚心     语       追  专心

    2. (2) 这里原先是一片的旷野,现在成了举世闻名的石油城。
    3. (3) 走出赛场,迎面而来的是同学们的笑容,是手舞足蹈的欢呼。
    4. (4) 妈妈小地教育小明,要他 地写作业。
    5. (5) 我们与人相处应该,不要玩的奸诈计谋。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jiǎ)    黄鸡(mēn)     唾沫(yàn) B . 山(yān)     素手(zhuó)       (bào)虫子 C . 冠(guān)  泪潸潸(shān)     一碗(luò) D . 见(piǎo)     向后(zhuàn)   下去(yà)
  • 4.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缥缈  娜移  菜蓝  头涔涔 B . 急遽   绞刑   拔弄  惊惶失措 C . 店铺  间断  分外  万不得已 D . 僻静  彻底  捆绑  百练成钢
  • 5.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 (1) 固:A.结实,牢靠;B.坚定,不变动;C.本,原来;D.坚硬。

      固有一死   坚固美观   固守阵地   固体胶

    2. (2) 息:A.呼吸时进出的气;B.停止,歇;C.消息;D.利钱。

      奄奄一息   传递信息   还本付息   川流不息

    3. (3) 临:A.到,来;B.挨着,靠近,C.从高处往下看;D.照着字、画模仿。

      居高临下   身临其境   临河建筑   临帖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他百感交集 B . 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去向老师请教,学习上就得这样不耻下问 C . 报告厅内,同学们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的精彩讲座。 D . 这位老师知识渊博,经常在课堂上 夸夸其谈
  • 7.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帜和欢呼声。 B . 全国人民无时无刻关心着受灾地区的人民。 C . 为了提高我们的校园生活,学校建立了“小书虫读书吧” D . 我的故乡在盐城,盐城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 8. 下面句子中横线上所填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  △  ;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颜,但我们可以  △  ;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我们可以   △ 

    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可以  △ 

    A . 利用现在  指挥自己  把握心情   展现笑容 B . 指挥自己  展现笑容  把握心情  利用现在 C . 展现笑容  把握心情  利用现在   指挥自己 D . 把握心情  展现笑容  指挥自己  利用现在
  • 9. 把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生了。

    ①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

    ②玩腻了,她想出了一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核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竞鸣哩呜哩吹出声了。

    ③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

    ④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

    A . ①之前 B . ①和②之间 C . ②和③之间 D . ③和④之间
  • 10. 下列词句中作者是苏轼的项是( )。
    A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B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方和春住 D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11. 下列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他不能给你讲真话吧? B . 他不能不给你讲真话。 C . 他能不给你讲真话吗? D . 难道他能不给你讲真话?
  • 12.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春季的一项是( )
    A . 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B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C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D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13.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中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多选)( )
    A . 善于发问 B . 不断探索 C . 善于思考 D . 锲而不舍
  • 14. 下列对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浣溪沙”是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是本词的引子,交代了词人写作的背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B . 上阕写景,山脚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C . “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淅沥的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突出了环境的静谧,正所谓“鸟鸣山更幽”。 D . 下阕转人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诗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 1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古诗词浸润着我们:从韩愈的“。”中,我们感受到春光的美好;从苏轼的“?”中.我们领悟到要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不要因时光流逝而悲叹;从王维的“”中,我们体会到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于谦的“。”中,我们感受到他大无畏的凛然正气:
    2. (2) 名言警句智慧导行。“,通则久”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告诉我们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品味语段,学会表达。
二、经典诵读。
  • 16. 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中。
    1. (1) 下列故事不是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 . 七擒孟获 B . 六出祁山 C . 三借芭蕉扇 D . 桃园三结义
    2. (2) 下列选项中,( )不是《城南旧事》一书中的人物。
      A . 秀珍 B . 英子 C . 德先叔 D . 有二伯
    3. (3)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每日必读的一本书是( )
      A . 《圣经》 B . 《诗经》 C . 《易经》 D . 《书经》
    4. (4) 《老人与海》书中的圣地亚哥,是一个经典的“(康)”的形象。
      A . 空想家 B . 吝啬鬼 C . 硬汉 D . 懦弱男
    5. (5) 《今天我是升旗手》中的少年肖晓,具有( )。

        

      A . 胆小懦弱气质 B . 英雄主义气质 C . 忧郁自卑气质 D . 暴躁易怒气质
    6. (6) 《少女的红发卡》一书中,叶叶经常收到的美国来信都由( )所写。
      A . 唐伟、高敏如 B . 瀠、麦克尔 C . 李佳同、刘莎 D . 林蹦蹦、叶丽莹
    7. (7) 《格列佛游记》中,飞岛的运行是借助( )实现升降、往来的。
      A . 太阳 B . 风力 C . 水力 D . 磁石
    8. (8) 下列故事不是出自《今天我是升旗手》的是( )
      A . 快乐的烹饪课 B . 名片的风波 C . 寻找耶利亚 D . 空中索道传物
    9. (9) 《少女的红发卡》中,红色的发卡是( )送给叶叶的。
      A . 老师 B . 唐伟 C . 叶叶爸爸 D . 刘莎
    10. (10) 《格林佛游记》中,借( )国王的口指名道姓地批评当时的英国。
      A . 小人国 B . 大人国 C . 飞岛国 D . 慧驷国
  • 17.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 (1) “水淹七军”“刮骨疗毒”“望梅止渴”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关羽.
    2. (2) 肖晓独自一人去北京,看了升旗仪式后被警察送回南京。
    3. (3) 圣地亚哥经常在梦中回忆非洲海滩上狮子出没的景象。
    4. (4)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男孩汤姆,温文尔雅,从不搞恶作剧。
    5. (5)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一书中,漂亮的米兰老师很受孩子们欢迎。
三、阅读理解。
  • 1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留守儿童中近半数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伴的形式,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2分)

                            江苏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频率

      经常

      有时

      很少

      没有

      百分比

      5.9%

      52.9%

      34. 5%

      6.7%

      解决方式

      对父母说

      对同学说

      对老师说

      不说

      百分比

      23. 6%

      35. 5%

      5.9%

      35%

    2. (2) 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示例:给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

       。

        。

  • 19. 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凤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作者:朱自清)

    1. (1) 这段话中作者分别用“”和“”比喻过去的日子,这样比喻的作用是
    2. (2) 片段中,“罢了”可以解释 。
    3.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句子。

      ①“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中“痕迹”是指,“游丝样”突出作者反省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 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

      ②“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中“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 ;“赤裸裸地回去”指

    4. (4) 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20. 课外阅读。

    黑熊换鸡蛋

    黑熊推着一辆独轮车,在森林里边走边喊:“换鸡蛋!大米换鸡蛋!”

    “哟,是黑熊呀!”听见喊声,狐狸大嫂从路边的木房子里钻出来。她拦住独轮车,解开车上的米袋子,看了看说:“好米呀,怎么换?”

        “这袋子米要用一筐鸡蛋换。”黑熊瓮声瓮气地回答。

        “好吧,你等着,我去取蛋来。”狐狸大嫂说罢,又钻进了木房子。

    路边的黑熊,这时在心里悄情地提醒自己:“黑熊呀黑熊,人们都说狐狸狡猾,爱撒谎, 爱骗人,和她打交道, 可得小心点...黑熊正这么想着呢, 狐狸大嫂端着一筐蛋出来了。

    黑熊一看,咦!这蛋怎么有大有小?大的比香瓜还大,小的比核桃还小,没等黑熊开口,狐狸大嫂就说了:“这大蛋啡,是大鸡下的;小蛋嘛, 是小鸡下的,没啥奇怪。”

    “是没啥奇怪。”黑熊挺不好意思,说:“不过,

    “不过什么?”狐狸大嫂瞪了黑熊一眼,说:“看样子你还是信不过我,是吧?你仔细看看,大嫂像骗子吗?”

        黑熊仔细一看,可不,狐狸大嫂系着白围裙,穿着红花袄,脸上笑眯眯的,点儿也不像骗子.

        “好吧,换啦。”黑熊把一袋大米扛进木房子,又把一筐鸡蛋装上了独轮车。回到家里,黑熊把蛋放在热炕上,他想孵一群小鸡,办个养鸡场。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第一天,从蛋壳里钻出30只小乌龟。小乌龟离开黑熊家,顺着溪水游走了;第二天,从蛋壳里钻出60条小青蛇,小青蛇哧溜、哧溜爬上山坡,钻进草丛不见了;第三天,从蛋壳里钻出90条小鳄鱼,鳄鱼扑通、扑通跳进湖里,再不露面了;第四天,最大也是最后的一个蛋裂开了,从蛋壳里蹦出一只小鸵鸟,小鸵鸟对黑熊说:“有空到沙漠去找我玩儿,再见!”说罢,迈开长腿跑了。望着满炕的空蛋壳,黑熊“扑哧”笑了,他自言自语地说:“狐狸呀狐狸,真拿你没办法!”

    1. (1) 黑熊在心里悄悄提醒自己( )
      A . 我要换的是鸡蛋。 B . 我要等狐狸出来。 C . 我听说狐狸很狡猾。 D . 我要小心,别上当。
    2. (2) 狐狸不等黑熊开口就打断它,这是因为( )。
      A . 狐狸认为蛋大蛋小没啥奇怪的。 B . 狐狸不让黑熊提问,想骗黑熊。 C . 狐狸性急,不等黑熊开口说话。 D . 蛋里的小动物快要孵化出来了,狐狸很着急。
    3. (3) 黑熊看狐狸一点儿也不像骗子,这是因为( )。
      A . 狐狸的蛋货真价实。 B . 狐狸的样子挺和善。 C . 狐狸没有骗过黑熊。 D . 狐狸说自己不像骗子。
    4. (4) 望着满炕的空蛋壳,黑熊“扑哧”笑了,这是因为( )。
      A . 他最终还是上了狐狸的当。 B . 他办养鸡场的愿望落空了。 C . 他喜欢上了这可爱的狐狸。 D . 他觉得孵出的蛋太有趣了。
    5. (5) 介绍这个故事主要内容,哪种说法合适?( )
      A . 黑熊用-袋米换回了狐狸的一筐蛋。 B . 黑熊换鸡蛋后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C . 黑熊上了狐狸的当,换回来的不是鸡蛋。 D . 黑熊换回一筐鸡蛋,很高兴。
四、习作表达。
  • 21. 生活中,有一些“声音”与我们相伴:父母的叮嘱、老师的教导、朋友的……你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它使你想起了哪些往事?又让你领悟到了哪些道理?请围绕自己最难忘的“声音”,选择合适的材料,写篇记事作文,表达出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不少于4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