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12 浏览次数:2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 . 戴口罩 B . 勤洗手 C . 酒精消毒 D . 不聚众
  • 2. 我们可以采用戴口罩的方式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其中口罩的主要材料聚丙烯纤维属于以下哪种材料(  )
    A . 合成材料 B . 天然有机物 C . 金属材料 D . 无机材料
  • 3. 化学概念相互间存在如下3种关系:

    下列对概念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 . 碱性物质与盐属于并列关系 C .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 4. 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 与元素Y的阴离子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A . B . C . D .
  • 5. (2019九上·长春月考)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量筒读数 B . 倾倒液体 C .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6. 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反应前质量/g

    6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g

    54

    37

    9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 1:2 B . 1:1 C . 2:1 D . 2:3
  • 7. 下列数轴描述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8. 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 . 硫酸铜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B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 .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黑色物质 D . 氯化钡溶液和纯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 9. 有4瓶常用溶液: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③④②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①②③
  • 10. 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选择填充题
  •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化合物,后一种是混合物的是

    A.盐酸,空气

    B.熟石灰,石灰石

    C.氯化钠,液态汞

    D.

  • 12.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有水,将气球中的某种物质小心的倒入试管中,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物质是

    A.生石灰

    B.氯化钠

    C.硝酸铵

    D.

  • 1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作溶剂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氨气

    C.盐酸具有挥发性------除铁锈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53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6.9g

    C.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D.

  • 15. 表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铜粉和铁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和固体氯化铵

三、填空题
  • 1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物质的俗名,比如小苏打、碱石灰等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完成下面各题
    1. (1) 苏打溶液中的阳离子
    2. (2) 请标出干冰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3. (3) 苛性钠
    4. (4) 生石灰加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
  • 17. 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 (1) t2℃时a的溶解度是,该温度下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 (2) P点的含义是
    3. (3) t2℃时将a物质100g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g;
    4. (4) 若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应用
    5. (5) 某温度下c物质的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前提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18. 酒精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备,所以属于能源,化学式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方法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酒精、84消毒液等进行消毒,当采用酒精喷雾消毒时因为增大了,所以应避免明火以免引发火灾,84消毒液虽然没有火灾的危险,但是使用时一定不能和洁厕灵混合因为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NaClO)会和洁厕灵中的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一种有刺激性的气体单质,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流程题
  • 19.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制碱厂后,获得以下信息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查阅资料)

    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SO4和CaCl2)及不溶性杂质,生产过程中需先将粗盐精制。

    ②生产原理: 分离得晶体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③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部分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问题讨论)

    1. (1) ①写出加入NaOH溶液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操作I的名称是

      ③反应(1)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2. (2) 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填字母)。
      A . NH3 B . NaOH C . HCl D . CO2
五、推断题
  • 20. 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B为人体胃液中的一种物质,D为厨房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调味品,但人体摄入过多可能引发高血压,F可供给呼吸,X为一种蓝色溶液。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的俗名为
    2. (2) E的化学式为
    3. (3)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
    4. (4) 反应②中分别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
    5. (5)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六、实验题
  • 21. 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的名称:甲;乙
    2. (2)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3. (3) 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4. (4) 若用D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则装置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七、科学探究题
  • 22. 据媒体报道某家长带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后,投入下水道内,发生爆炸。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并要探究某下水道的气体的成分: (提示: 氢氧化钠溶液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猜想)

    I含有可燃性气体CO;

    II含有可燃性气体CH4

    Ⅲ含有可燃性气体

    (收集气体)

    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矿泉水瓶倒转,使水倒出,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该方法是法收集气体。

    (进行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

    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目的是除去

    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

    ①用干燥且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②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①烧杯内壁有

    ②烧杯内壁变浑浊

    ①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②证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元素

    (作出判断)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因为猜想也有相同的现象。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的存在。利用其化学性质检验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3. (2019·平和模拟) 银白色的金属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药品,其化学性质十分活泼。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将一小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发生下列变化:

    钠的氧化物 氢氧化钠溶液 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

    A.钠的氧化物有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都能与水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

    如: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B.CaCl2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能与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方程式有:

    Na2CO3 +HCl=NaHCO3 +NaCl(盐酸量不足)

    Na2CO3+2HCl=2NaCl+H2O+CO2↑(盐酸量过量)

    1. (1) 探究一:钠的氧化物是Na2O还是Na2O2 ?

      为检验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是Na2O还是Na2O2 , 完成实验方案:

      选取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产物为Na2O

    2. (2) 探究二:白色固体是NaOH还是Na2CO3 ?

       钠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得到白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1:Na2CO3       猜想2:NaOH       猜想3:Na2CO3和NaOH

      [实验1] 取少量白色固体加水配成溶液,再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

    3. (3) [实验2] 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配成溶液,加入足量

      猜想3成立

      ②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入

八、计算题
  • 24.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3.25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95.8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解答问题:

    1. (1) 当加入196g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g;
    2. (2) 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3. (3) 试通过计算求出加入98g稀硫酸(即A点)时烧杯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