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0-10-06 浏览次数:176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有着同一切困难斗争到底的气概,有着光复荣耀  △  的决心。她怀揣着太多的憧憬,  △  了太多的能量,一股  △  的磅礴力量正在充分爆发、尽情释放。

    A . 自食其力  积蓄  势如被竹 B . 自食其力  储蓄  势不可挡 C . 自力更生  积蓄  势不可挡 D . 自力更生  储蓄  势如破竹
  •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那些不甘心活在凶险肮脏的官场中的人,如陶渊明,便归隐田园,写出了大量的一流田园诗。  △    △    △        △       △      △   , 求仁得仁,他从中找到了人生的自在。

    ①“庄老告退, 而山水方滋”

    ②可是,无论玄言,无论山水,都是娱情解忧的工具

    ③倒是陶渊明,因为他把田园看成是他疲惫人生的归宿

    ④却又都被证明是无效的——山水不足娱其情,名理不足解其忧

    ⑤他的山水诗成为玄言诗的替代品

    ⑥与他同时另一个大士族诗人谢灵运,则到山水中淘涤自己浮躁的心灵

    A . ①③⑤⑥②④ B . ①⑥②⑤④③ C . ⑥①②⑤③④ D . ⑥⑤①②④③
  • 3. 下列诗句不能反映童心童趣的一项是( )
    A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B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C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 .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磐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4. 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 懂得知足常乐,才能领悟劳动的真谛。 B . 盲目自信,就会夸大自己工作的意义。 C . 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开心就好。 D . 自豪感来源于对工作发自内心的热爱。
  • 5.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 《三国演义》中关羽死后,孙权害怕刘备与魏国联合起兵报仇,就把关羽首级献与曹操,想以此使刘备迁怒曹操。刘备果然中计,发兵曹操。 B . 《边城》中,老船夫向二老求证那晚唱歌的情形,二老说“做傻子唱过一晚的歌”,语气中有对自己的后悔,也包含着对老船夫的埋怨。 C . 《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梦到父亲告诉他被害的经过:克劳狄斯趁老哈姆雷特在花园里午睡,把致命的毒草汁滴进他的耳朵,夺取了他的生命。 D . 《茶馆》中,常四爷不惧恶人,仗义执言。面对专横的二德子,愤言道:“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E . 《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死后,欧也妮当家。她手下只有拿依,她和拿侬恪守葛朗台定下的规矩,所以她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二、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宝,河北人。尝陷金,拔身从海道来归。金主亮盟,淮、浙奸民倪询、梁筒等教金造舟。且为乡导。金使苏保衡造舟于潞河。明年,以保衢为统军,将繇海道袭浙江。谍闻,高宗谓宰臣曰:“李宝顷因召对,询以北事,历历如数。且以一介脱身还朝。陛对无一毫沮慑,是必能事者。”乃授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驻劄平江,与守臣督海舟捍御。高宗问:“舟几何?”曰:“坚全可涉风涛者,百二十艘。”“兵几何? ”曰:“仅三千,皆闽、浙弓弩手,非正兵也。旗帜甲仗亦粗备。事急矣,臣愿亟发。”

    八月,次江阴,先遣其子公佐,谓曰:“汝为潜伺敌动静虚实,毋误。”公佐受命,即与将官边士宁偕往。宝将启行,军士争言西北风力尚劲,迎之非利。宝下令,敢沮大计者斩。遂发苏州。

    士宁自密州回,得敌甚悉,且言公佐已挟魏胜得海州。宝喜曰:“吾儿不负乃翁矣。”士气百倍,趣众乘机进。敌已云合,围海州,旌麾数十里。宝麾兵登岸,以剑画地,令曰:“此非复吾境,力战与否在汝等。”因握槊前行,遇故奋击,将士贾勇,无不一当十。敌出不意,亟引去。胜出城迎,宝奖其忠义,勉以共立功名,胜感泣。乃维舟犒士,遣辩者四出招纳降附,声振山东。豪杰如王世修辈各署旗,集义勇,争应援,多者数万人。宝列名上诸朝,檄所部会密之胶西,命公佐以郡事畀胜,与俱发。

    至胶西石臼岛,敌舟已出海口,泊唐岛,相距仅一山。时北风盛,众咸奋,引舟握刃待战。敌操舟者皆中原遗民,遥见宝船,绐敌兵入舟中,便不知王师猝至。风驶舟疾,过山虏。鼓声震叠,海波腾越。敌大惊,掣矴举帆,帆皆油缬,弥亘数里,风浪卷聚一隅,窘束无复行次。

    宝亟命火箭环射,箭所中,烟焰旋起,延烧数百艘。火所不及者犹欲前拒,宝叱壮士跃登其舟,短兵击刺,之舟中。俘大汉军三千余人,斩其帅完颜郑家奴等六人,禽倪询等上于朝。还军驻东海,上喜曰:“朕独用李宝,果立功,为天下倡矣。”

    (选自《宋史·李宝传》,有删改)

    1.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主亮盟(渝:违背) B . 得敌甚悉(耗:损失) C . 过山虏(薄:迫近) D . 之舟中(殪:杀死)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兵从海路袭击浙江,危急时刻,皇帝听从宰相建议任用了曾身陷金军的李宝。 B . 李公佐受父亲派遣先行刺探敌情,他不但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还控制了海州城。 C . 金兵围海州,李宝用自己的言辞和行动激励将士,将士们奋勇力战,敌兵退去。 D . 李宝派遣能说会道之人到各处招纳降附,又得到各路义军支援,队伍不断壮大。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以一介脱身还朝。陛对无一毫沮慑,是必能事者。

      ②宝列名上诸朝,檄所部会密之胶西,命公佐以郡事畀胜,与俱发。

    4. (4) 简要概括李宝取得“唐岛海战”胜利的原因。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东阿

    袁宏道

    读佳集,清新雄丽,无一语入近代蹊径知兄丈非随人脚跟者而邢少卿诗序中亦谓兄直法李唐不从王李入此语甚是。仆窃谓王李固不足法,法李唐,犹王李也。唐人妙处,正在无法耳。如六朝、汉、魏者,唐人既以为不必法,沈宋李杜者,唐之人虽慕之,亦决不肯法,此李唐所以度越千古也。兄丈冥识玄解,正以无法法唐者,此又少卿序中未发之意,故不肖为补足之。

    1.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
    2. (2) “沈宋李杜”指唐朝诗人沈佺期、
    3. (3) 根据材料,概括文中“未发之意”的内涵。
三、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

    秦观

    南来飞燕北归鸿,偶相逢,惨愁容。绿鬓朱颜重见两衰翁。别后悠悠君莫问,无限事,不言中。 小槽春酒滴珠红,莫匆匆,满金钟。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后会不知何处是?烟浪远。暮云重。

    1. (1) 结合上阕,概括词人“惨愁容”的原因。
    2. (2) 简要赏析下阕的“烟浪远,暮云重”。
四、句子默写
  • 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1) 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
    2. (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庄子《逍遥游》)
    3. (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 (4) 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
    5. (5)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6. (6)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7. (7) 君子病无能焉,。(《论语·卫灵公》)
    8. (8) 登山则情满于山,。(刘勰《文心雕龙》)
五、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泼墨

    岑燮钧

    刘微之到晚年都没有忘记在雅琴社与王素琴一起排戏时的情景。前几天去城里剡剧博物馆,看到了王素琴的那件素色旗袍——被泼了墨的旗袍。他站在玻璃窗前,细细端详了半天,总觉得这件旗袍不是那件旗袍。他又仔细看那墨迹,位置应该是对头的,但是墨汁淋漓下来的样子,到底记不清楚了。

    他年轻时,对王素琴的穿着还是很在意的。

    刘微之编导过话剧。那次,琴师老钟带他去见王素琴,是在后台,她没上妆。这是他第一次见王素琴本人,他发现她的脸色有点苍白,素色旗袍一衬。仿佛白衣娘娘一样。“他是大学生。”老钟对王素琴说。“这太好了,刘先生,我们读书少,请你多指导!”王素琴伸手想握,却又不好意思地看了一眼。刘微之也伸了伸手,最终只是腼腆地一笑,轻轻地碰了碰。

    不久,刘微之把《雷雨》改编成了剡剧本。王素琴从未演过这样的戏,一下子懵了,刘微之就带着她细细揣摩。尽管这出戏还很稚嫩,但是一下子红遍了剡剧界,甚至报社的记者都来了。

    一天,王素琴从寓所出来时,突然一个蒙面人冲过来,泼了她一身的墨,素白的旗袍上顿时溅满了墨汁,仿佛在宣纸上泼洒开来一样。这让王素琴惊出一身冷汗来。刘微之说:

    “一定是‘艺人工会’的那帮人干的,因为你没有加入,他们就收不到保护费啊。”

    “对,前天又有个人自称老乡,前来借钱,狮子大开口,我就没借给他。我怀疑就是他们派人来捣乱的——那我们怎么办?”

    “开个记者招待会,揭露他们!”

    “记者招待会?”

    “对,我有好几个记者朋友。”

    他们就在剧场门口挂起了那件被泼墨的旗袍,拉了横幅,上写:“艺人无事,为何抹黑?”记者的镁光灯一闪一闪,引得人头攒动。这事就搞大了。第二天,许多报纸都登了出来,成了一时的新闻,连报童都边喊边兜售:“快看快看,剡剧名旦王素琴被人波墨啦!”

    刘微之在雅琴社三年,让雅琴社站到了剡剧的最前沿。三年后,刘微之说:“我要走了。”

    “微之,你走了,我们怎么办?”

    “我走了,雅琴杜还是雅琴社啊!”

    那天,刘微之还在寓所里,他听到敲门的声音。刘微之让座倒茶,他已经明白了王素琴的来意。

    “微之。其实我心里一直称你刘先生,你是我们的先生,雅琴社不能没有你!“然后,王素琴拿出一个月的包银,放在了刘微之面前。原来她为刘微之向剧场老板争取了跟她一样的特遇。

    “倒不是钱的问题……”

    “那难道是我做得不好吗?”王素琴盯着刘微之,“无论如何你别走,我求你了! "她几乎要跪下来。刘微之赶紧站起身,把她拉住了——他就答应了。

    后来,老钟告诉他,是王素琴拿出了自己的包银,添在了刘微之的包银中。

    他们一直合作到1949年。四九年后,王素琴带着雅琴社加入了省团,省团同时合并了其他几个团的精华。王素琴入了党,做了团长。她脱下旗袍,穿上了干部装。头发也剪短了,显得很是干练。演戏不再是刘微之说了算,也不全是王素琴说了算——那时,有了上面。上面让演什么就演什么。王素琴每次都很积极。刘微之导过一回,就半路撂挑了,没法演。那个戏他还记得,叫《千军万马》。公演时,观众边看边走,最后没剩几个人看到底。刘微之撇下一句话:“台上千军万马,台下单枪匹马!”

    这句话传到了王素琴耳朵里,王素琴很生气,也撂下一句话:“省团不是雅琴社,由着你的性子!”

    刘微之就是吃的这个亏,为此,他后来被打回原籍——他和王素琴都是剡县人。在老家,他偶然得知了一件事,原来那个泼了王素琴一身墨的人竟是王素琴隔壁村的。因为儿子得了急病,奄奄一息,他听人说,王素琴演戏一天一锭金子,人长得像观音菩萨一样,吃素,心善,心想,她或许会拔根毛,帮他渡过难关吧。谁知她不但不周济同乡,还说他是骗子、流氓,把他轰了出去,因此一气之下,就泼了她一身墨。为这事,刘微之后来还去见过当事人,因为他觉得自己也是当事人之一。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关于“王素琴被泼墨”事件的真相》,发表在《南戏》杂志上。

    那天,琴师老钟来访。酒喝了三个多小时,慢慢就明白了老钟的来意。老钟说,本来他推荐了刘微之去省团帮忙,整理剡剧历史,谁知就在这当口上,看到了他的文章。那日,在团长办公室,王素琴戴着老花眼镜,指着《南戏》杂志,激动地对老钟说:“你看。我王素琴解放前被人泼了一次墨;文革时,大家狠命地泼污水;到如今,刘微之竟然又泼了我一次!”

    “可这是千真万确的啊!”

    “啊呀,微之,你吃了这么多亏,难道还不明白吗?”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写刘微之看到王素琴被泼墨的旗袍,用倒叙手法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表达了刘微之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王素琴的歉意。 B . 王素琴由初见刘微之时身着旗袍、想握手又不好意思的差涩,到解放后穿上干部装、剪短头发显得干练的变化,暗示了时代对王素琴的影响。 C . 听到刘徽之对《千军万马》的评价,王素琴说“省团不是雅琴社,由着你的性子”,既是对刘微之的责备,也是对刘微之的关心,唯恐他得罪了上面。 D . 小说借助老钟这一线索人物, 交代了许多事件真相,如王素琴拿她的包银给刘微之,泼王素琴一身墨的是她隔壁村的人,以及王素琴对刘微之的不满等。
    2. (2) 请简要分析刘微之这一人物形象。
    3. (3) 本文以“泼墨”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1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谁消解我们的文化

    ——从春节的失落感谈起

    冯骥才

    又一个平平淡淡的春节刚刚过去。颇耐人寻味的是,它前后紧挨着两个舶来的洋节,前为圣诞节,后为情人节。在市场和媒体的炒作中,这两个洋节显得红红火火,传统的春节被夹在中间更显得尴尬和落寞。

    春节成了当今中国人最无奈的节日。可是,我们至今也没有深究个中缘故。相反,无论是媒体还是商家,仍在一个劲儿地鼓励人们把年夜饭搬到餐桌,用电子炮代替真正的鞭炮,甚至将春节当作黄金周。将一个民族盛大的节日变为一种商机,把节日变为假日。

    节日与假日不同。假日是没有特定内涵的,它只是法律赋予的公民休息的权利;但节日是有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的。我们现在的节日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政治节日,二是民俗节日,三是舶来的节日。如今民俗的节日差不多都成了饮食节,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灯节吃元宵。原有的文化内涵无人理会,原有的非常丰富和优美的节日礼俗已经全部消失了。相反,圣诞节和情人节却被搞得有滋有味,西方过节的那一套我们应有尽有,五光十色。因为操纵这些节日的差不多都是商家,商家知道外来的文化畅销。而如今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国庆节也列入黄金周了。在世界任何国家,国庆都是隆重又庄严的日子。它是一个国家非凡历程的纪念日,难道它也能推进市场,卖给商家吗?

    究其原因,我想应是重经济、轻精神。精神的内涵往往通过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中国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是依靠民俗方式传承下来的。由于轻视精神的意义,也就会漠视相关的文化,乃至于对于民俗所承担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毫不关心。于是,那些在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中本来已经所剩无多的民俗载体,还在被我们一个个地随手抛掉。年的尴尬,是因为没有民俗载体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们空有年的盛情,却无以承载,这便是春节乃至各种节日都渐见空洞又无奈的深层原因。

    节日一旦归入市场运作,其精神文化内涵便无人顾及。市场的标准是看它还有多大的消费价值,于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文化便被消解了。它看似是被市场消解、被外来文化消解的,不是!实际上是被我们自己的无知消解的。它缘于我们对自己文化及其价值的无知,对人的精神生活与需求的无知。

    但是,谁估量过它的损失——尤其是在这日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强势的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冲击是必然的,也是根本性的。特别是外来文化又是以流行文化为主体和先锋的,它具有异文化的新鲜感、现代文化的冲击性和市场霸权。它猛烈地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文化,并成了相当一些人失去文化的自信心与光荣感的根由。如果我们还不清醒,不自觉并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便会无所凭借,渐渐淡化,经裂纬断,落入空茫。进而说,便是许多地方,大到城市,小到乡镇,缤纷多样的地域形态迅速灭绝,历史记忆荡然无存,民间文化烟消云散。

    照此下去,现在人们在春节时的失落感,一定会出现在将来的一座座城市和大地山川之中。那时的人们可能很富有,但一定又感到贫乏。而这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贫乏都是我们留给他们的。

    1. (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政治、民俗节日都有特定的精神文化内涵,不能只考虑经济价值而随意推向市场。 B . 现代人重经济、轻精神,对年的盛情因失去载体早已不再,春节变得空洞又无奈。 C . 节日文化被消解的表层原因是市场和外来文化影响,深层原因是我们自己的无知。 D . 不保护文化传统及其栽体,任由这种情况发展,后人即使物质富有也会精神贫乏。
    2. (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春节的失落感谈起,深入剖析传统节日文化被消解的原因,呈层进式结构。 B . 在商家操纵下,盛大的民俗节日和庄严的政治节日已成为商机,节日都成了假日。 C . 两个洋节的红火和春节的尴尬、落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明了传统节日的衰落。 D . 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衰落证明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挑战和危机。
    3. (3) 面对传统节日文化被消解的局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简要概括。
  • 1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小微企业是小型金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相比大型企业的成熟完善,小微企业在管理体系、人才配置和资本方面有着较大差距,这些制约着它的发展。

    由于国际国内的种种原因,我国小微企业遭遇一系列已严重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困难。对此,2012年2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的策略,并明确指出,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15年,我国实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起征点政策及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政策。2019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示,要让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在去年的基础上再降低1个百分点。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小微企业群体正在茁壮成长。通过多样化的短期贷款服务,帮助小微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及时把握市场机遇,抓住发展机会。

    (摘编自百度百科《小微企业》)

    材料二:

    小微信货是我国金融服务业一大难题,除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外,金融机构在解决小微信货难题上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改革。2005年4月,国开行“微小企业贷款工作组”远赴欧洲考察小微贷款专业机构,引进欧洲的小微贷款技术,通过培养专业的信贷员采集企业“软信息”、建立风控流程控制小微贷款的成本和风险。随着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许多银行开始探索小微货款的“零售化”,将衡量企业的还款能力转化为衡量企业法人的还款能力,提高了风控的效率。2012年左右,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都推出了零售化的小微业务。

    另一方面,小微信贷业务也开始向线上发展。以阿里巴巴为例,淘宝网上聚集了海量小微企业,依托于电商的生态优势,阿里金融开发出一系列针对淘宝商家的借贷产品。搭建了一整套线上的金融服务。自2010年我国第一家网络小贷公司阿里小贷成立后,苏宁、京东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发小贷业务,利用自身业务和技术优势参与到小微货款业务中来,小微贷款也进入了“数字化”的新时代。

    (摘编自中国日报中文网《小微信货不微,拐点将至?》)

    材料三: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技持小微企业的新政策,如针对自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过去的情况,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等。新政策的推出,体现了国家对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

    在金融方面,通过专项再贷款再贴现、激励国有大型银行发放普惠小微货款、增加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等方式,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贷款。部门间也积极联动助力小微企业。比如,税务部门和银保监部门发挥“银税互动”作用,助力小微企业缓解资金难题。税务部门向银行推送了重点帮扶的企业名单,银行发放“银税互动”贷款,小微企业获得“银税互动”贷款金额1800多亿元。

    这一系列政策针对症下药,给予了小微企业实实在在的帮助。但是,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仍面临一系列困难和考验,需要国家和社会进一步扶持,加大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摘编自经济日报《持续发力助中小微企业渡难关》)

    1. (1) 下列对材料中“小微企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淘宝聚集了海量小微企业。 B . 小微企业在管理体系、人才配置和资本方面不够成熟完善,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 C . 小微企业在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企业家成长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丝毫不逊于大企业。 D . 小微企业发展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但其生存和发展仍然面临困难和考验。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多样化的短期贷款服务,有助于小微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并把握机遇、谋求发展。 B . 从引入小微贷款技术到“零售化”和“数字化”,银行一直在解决小微货款难题。 C . “零售化”小微贷款业务,采用衡量企业法人还款能力的方式,提高了风控效率。 D . 政府部门正推行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帮助小微企业克服在新冠疫情中遇到的困难。
    3. (3)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简要概括这些政策的主要内容。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季美林先生在谈论佛教文化时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原因在于古人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不断地充实自己。现在我们许多人有极大的盲目性,把中国传统文化想象成纯而又纯的国产货。这样的文化,在世界上基本不存在,如果有,那一定是落后的、羸弱的、必将被淘汰的。世界上近代众多土著文化的命运就证明了这一点。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盲目性,就是并不真正理解文化交流为何物。文化这种东西好比水,其本性是流动的,人为地阻止它的流动是不可能的,如果谁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阻止,那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清代后期的代价实在太大,而且记忆犹新。一定要让文化流动起来,你流过来,我流过去,叫做交流。我们现在一说文化交流,好像就是中国的京剧团、民乐团、杂技团到国外去演出,外国的歌剧团、芭蕾舞团、马戏团到中国来演出。再就是翻译作品。这些其实只是文化交流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实际上,文化交流和物资交流一样,就是我从你那里挑选我所需要的东西,你从我这里挑选你所需要的东西。但许多人对此缺乏心理准备,看见人们从外国人那里弄了什么东西来,换下了祖宗留下的东西,就说他崇洋媚外,就义愤填膺。他们不知道,文化交流的加速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而文化趋同又是交流的必然结果,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害怕也没有用。我们不但不应当害怕,抗拒,反而应当高兴,欢迎。道理很简单,从别人那里捡了好东西来,对我有好处。也有人专门捡别人的破烂货的,那也难免,但不可能是主流。主流还是捡好东西。

    (节选自许博渊《裤子的革命与文化》)

    1. (1) 简要概括现在许多人对文化有哪些盲目的认识。
    2. (2) 材料认为,对文化交流应秉持怎样的态度?
    3. (3) 简要分析画线句子的含义。
六、材料作文
  • 14.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正确是我们要坚持的立场,善良是我们要坚守的品格。如果二者不可得兼,你该如何选择?

七、名著阅读
  • 15. 简答题。
    1. (1) 《红楼梦》第57回,“一语未了,忽见湘云拿着张当票走来,口内笑道:‘这是什么账篇子?’黛玉瞧了不认得。底下婆子都笑道:‘这可是一件好东西,这个乖不是白教的。’宝钗忙把接了看后,忙着折了起来。”这张当票的由来是怎样的?湘云、黛玉和宝钗的不同反应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
    2. (2) 《呐喊》中有篇关于人与动物的文章《兔和猫》,故事中那对白兔的第一窝小兔最终都死去了。请写出这些兔子的主人是谁并简要概括第一窝小兔死亡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