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自治区来宾市2020年高考理综-化学4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31 浏览次数:147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 . 碳酸钠热溶液呈碱性,可用于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 . 利用太阳能蒸发海水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D .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 2.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X2-和Y+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与Z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Z>X>Y B . X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强 C . Y的氢化物为共价化合物 D .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
  • 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常温下0.1mol/LNa2S2O3溶液与pH=1的H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1LpH=1的H2SO4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 B . 98g纯H2SO4中离子数目为3NA C . 含0.1molNa2S2O3的水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大于0.1NA D . Na2S2O3与H2SO4溶液混合产生22.4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4. 化合物 (X)、 (Y)、 (Z)的分子式均为C5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Y、Z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 Z的同分异构体只有X和Y两种 C . Z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 . Y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 5. 下列所示的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分别在MgCl2和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过量,观察现象

    B

    比较Cl2、Br2的氧化性强弱

    将少量氯水滴入FeBr2溶液中,观察现象

    C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D

    证明电离常数Ka:HSO3->HCO3-

    测得同浓度的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2S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均为20.00mL0.100mol·L−1的HCl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Ⅰ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 .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 C . V(NaOH)=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D . V(NaOH)=10.00mL时,醋酸中c(Na+)>c(CH3COO)>c(H+)>c(OH
  • 7. (2019·厦门模拟)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智能双模式海水电池,满足水下航行器对高功率和长续航的需求。负极为Zn,正极放电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Fe[Fe(CN)6]作催化剂 B . 电池以低功率模式工作时,Na+的嵌入与脱嵌同时进行 C . 电池以高功率模式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NaFe[Fe(CN)6]+e-+Na+=Na2Fe[Fe(CN)6] D . 若在无溶解氧的海水中,该电池仍能实现长续航的需求
二、实验题
  • 8. 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为H2SO4(浓)+NaBr NaHSO4+HBr↑、CH3CH2OH+HBr CH3CH2Br+H2O。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如(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

    乙醇

    溴乙烷

    状态

    无色

    液体

    无色

    液体

    深红棕色

    液体

    密度/g·cm-3

    0.79

    1.44

    3.1

    沸点/℃

    78.5

    38.4

    59

    1. (1) A中放入沸石的作用是,B中进水口为口(填“a”或“b”)。
    2. (2) 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为
    3. (3) 氢溴酸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给A加热的目的是,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目的是吸收和溴蒸气,防止
    5. (5) C中的导管E的末端须在水面以下,其原因是
    6. (6) 将C中的镏出液转入锥形并瓶中,连振荡边逐滴滴入浓H2SO41~2mL以除去水、乙醇等杂质,使溶液分层后用分液漏斗分去硫酸层;将经硫酸处理后的溴乙烷转入蒸镏烧瓶,水浴加热蒸馏,收集到35~40℃的馏分约10.0g。

      ①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精确到0.1%)。

三、工业流程
  • 9.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日本吉野彰等三人,以表彰他们对锂离子电池研发的卓越贡献。工业中利用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AlSi2O6 , 还含有FeO、CaO、MgO等)制备钴酸锂(LiCoO2)的流程如图:

    已知:Ksp[Mg(OH)2]=10-11Ksp[Al(OH)3]=10-33Ksp[Fe(OH)3]=10-38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鉴定某矿石中是否含有锂元素,可以采用焰色反应来进行鉴定,当观察到火焰呈,可以认为该矿石中存在锂元素。

      a.紫红色      b.紫色     c.黄色

    2. (2) 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LiAlSi2O6 , 其氧化物的形式为
    3. (3) 为提高“酸化焙烧”效率,常采取的措施是
    4. (4) 向“浸出液”中加入CaCO3 , 其目的是除去“酸化焙烧”中过量的硫酸,控制pH使Fe3+、Al3+完全沉淀,则pH至少为。(已知:完全沉淀后离子浓度低于1×10-5)mol/L)
    5. (5) “滤渣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6. (6) “沉锂”过程中加入的沉淀剂为饱和的溶液(填化学式);该过程所获得的“母液”中仍含有大量的Li+ , 可将其加入到“”步骤中。
    7. (7) Li2CO3与Co3O4在敞口容器中高温下焙烧生成钴酸锂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综合题
  • 10.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的廾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CH4/CO2催化重整制备合成气(CO和H2)是温室气体CO2和CH4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受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①CH4(g)+H2O(g) CO(g)+3H2(g)    △H1=+205.9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      △H2=-41.2 kJ·mol1

      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 2CO(g)+2H2(g)   △H

      该催化重整反应的△H=kJ·mol1。要缩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并提高H2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为

    2. (2) 向2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H4和2mol CO2进行催化重整反应,不同温度下平衡体系中CH4和CO的体积分数( )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已知b>a>c,则T1T2(填“>”“<”或“=”)。T1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mol2·L2)

    3. (3) 实验硏究表明,载体对催化剂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压强0.03MPa,温度750℃条件下,载体对镍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相关数据如下表:

      由上表判断,应选择载体为(填化学式),理由是

    4. (4) 现有温度相同的I、Ⅱ、Ⅲ三个恒压密闭容器,均充入2mol CH4(g)和2 molCO2(g)进行反应,三个容器的反应压强分别为p1atm、p2atm、p3atm,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反应均进行到tmin时,CO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此时I、Ⅱ、Ⅲ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5. (5) 利用合成气为原料合成甲醇,其反应为CO(g)+2H2(g) CH3OH(g),在一定温度下查得该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反应速率的通式为ν=kcm(CO)·cn(H2)(k是与温度有关的速率常数)。由表中数据可确定反应速率的通式中n=(取正整数)。若该温度下平衡时组别1的产率为25%,则组别1平衡时的v=(保留1位小数)。

  • 11. 氟代硼酸钾(KBe2BO3F2)是激光器的核心材料,我国化学家在此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氟代硼酸钾中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电负性大小顺序是 。基态K+的电子排布式为
    2. (2) NaB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其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NaBH4中存在(填标号)。

      a.离子键      b.氢键      c.σ键      d.π键

    3. (3) BeCl2中的化学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蒸汽状态下以双聚分子存在的BeCl2的结构式为,其中Be的配位数为
    4. (4) 第三周期元素氟化物的熔点如下表:

      化合物

      NaF

      MgF2

      AlF3

      SiF4

      PF5

      SF6

      熔点/℃

      993

      1261

      1291

      -90

      -83

      -50.5

      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变化的原因:

    5. (5) CaF2的一种晶胞如图所示。Ca2+占据F-形成的空隙,若r(F-)=xpm,r(Ca2+)=yp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 则CaF2的密度ρ=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 12. M是一种合成香料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有机化合物A~M均为芳香族化合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D与G通过酯化反应合成M。

    ③2RCH2CH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F→G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M的结构简式为
    2. (2) E的名称是;E→F与F→G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3. (3) G的同分异构体中,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种,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填结构简式)。
    4. (4) 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CH3CH2OH为原料(无机试剂任用),设计制备CH3CH2CH2CH2OH的合成路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