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政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0-06-02 浏览次数:23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庆祝西藏民主改革_____大会,3月28日上午在拉萨举行。(   )
    A . 55周年 B . 70周年 C . 65周年 D . 60周年
  • 2. 3月30日,_____拨通首个5G手机通话,标志着全球首个行政区域5G网络建成并开始试用。(   )
    A . 北京 B . 上海 C . 广州 D . 深圳
  •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会议决定,正式批准中国和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   )
    A .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九华山地质公园 B .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沂蒙山地质公园 C . 九华山地质公园沂蒙山地质公园 D . 雁荡山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 4. 习近平强调:任何人不能搞权大于法,以言代法、选择性执法。这主要体现(   )
    A . 崇尚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B .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 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D . 人人必须依法行政
  • 5. (2017八下·杜尔伯特期中) 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家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是(    )

    ①对我们国家性质的规定         ②对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的规定

    ③对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④只能由宪法规定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
  • 6. (2017·黔东南) 2016年12月4日是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我们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这是因为(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③宪法是普通法律的总和                    ④宪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2019年3月5日至15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外商投资法》《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院工作报告》,这表明(   )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8. 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为有权进行监督的是(   )
    A . 企事业单位 B . 中国共产党 C . 公民 D . 人民代表大会
  • 9. 下列公民基本权利分类与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组是(   )
    A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B . 公民的社会生活权利﹣财产权和财产继承权 C . 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D .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劳动者的休息权
  • 10. 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合宪性审查工作,使一些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得以追究和纠正,树立和稳固了宪法权威。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

    ①说明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②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举措

    ③彰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④能够杜绝各种违反宪法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初中生法制教育要进一步学习宪法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了解宪法的构成和主要内容

    ②积极举报身边的“盗版”行为

    ③公交车上面对歹徒抢劫,装作看不见

    ④为证明自己“清白”,积极配合超市保安的搜身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2. (2019八下·盐城月考) 2018年3月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这说明(  )
    A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 .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 . 权利和义务应具有一致性 D .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 13. (2017·宿迁) 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 .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 . 监督权 C . 言论自由 D . 受教育权
  • 14. 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向题座谈会。习近平强调要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做好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

    ②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为公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③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权问题也就解决了

    ④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必须是我国公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19九下·长沙期中)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是公民有权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

    ①年老时 ②疾病时 ③遭受自然灾害时 ④丧失劳动能力时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6. 七年级学生小李,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母亲每月支付抚养费三百元,一年后,母亲以再婚生养女儿为由,不再付抚养费,小李又因为父亲失去劳动能力,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小李最有效最根本的做法是(   )
    A . 放弃抚养费 B . 依法提起诉讼 C . 向母亲追讨 D . 寻求妇联帮助
  • 17. 一些地方,学校放学越来越早,导致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学生李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向有关部门写了一份《关于整治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议》,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看法。李明的做法行使的权利是(   )
    A . 监督权 B . 人身自由权利 C . 社会经济权利 D . 依法行使权利
  • 18. (2018八下·晋江期中) “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与这句话意思不相符的是(    )
    A . 作为公民要增强法律意识 B . 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 C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D . 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 19. (2017·青岛) 浙江农民陈某因捉了114只癞蛤蟆被抓,被告知涉嫌非法狩猎罪。陈某一脸茫然,声称“不知道捉癞蛤蟆犯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A . 不知法就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 B . 要认真学法,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C . 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否则就是犯罪 D . 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得伤害任何动物
  • 20. (2017九下·泰兴月考) 下列关于刑法、宪法、民法之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三、材料题(共5小题,满分52分)
  • 27. 特设情景。

    小丽是某校八年级学生,遇到了以下情景,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说。请用所学知识,一句话说理。

    1. (1) 小丽的爸爸酒后驾车。自认为没喝醉,可以开车。

      小丽对爸爸说:“”。

    2. (2) 同学小敏不想上学了,小丽前去劝她返校上学。

      小丽对小敏说:“”。

    3. (3) 同学小高平日打扫卫生能躲就躲,班上的事情都没兴趣参与。期中评优小高得票最少,为此很不开心。

      小丽对小高说:“”。

  • 28.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部法律是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形成的。它标志着民法典总则编纂的形成。专家指出,民法典总则为公民社会生活立下“总规矩”。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立法过程体现了全国人大坚持怎样的活动原则?
    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不得与哪部法律相违背?谈谈二者的区别。
  • 29. 材料一:3月31日,30名扑火人员在凉山森林大火中牺牲,全国的人们都为此感觉痛心不已。但在4月1日,却有网友在网上发布辱骂救火英雄的言论,这让人们十分愤怒。4月2日,福建省晋江市公安局将这名网友尹某来抓获,他因涉谦寻衅滋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尹某某说自己没有文化,也不懂法律,只知道杀人抢劫之类的是犯法,没想到在网上乱说话也违法。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正式施行,可以说是国家对近些年一些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口号,污蔑我们的革命先烈,来博眼球行为的最好回应。

    1. (1) 材料一给你哪些启示?
    2. (2) 尹某某的行为侵犯了烈士的什么权利?假如生活中,你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你可以选择的维权途径有哪些?
    3. (3) 结合材料二漫画,从道德和法律角度谈谈依法保护英雄烈士有何积极意义?
  • 30. 材料一:24岁的王某在参加海南省公务员考试时将手机带进了考场,并拍摄了4张考试试卷发到微信群,以示炫耀。此后,王某因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材料二:1月17日,陕西省征兵办对外通报了《关于对全省履行兵役义务领域失信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的通告》,其中有15人被通告。而这些被通报的失信人员将面对:不得录用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年内暂停其专科以上学历报考资格,原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两年内不予办理学籍注册手续;两年内不得出国;失信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将纳入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多项惩戒措施。

    1. (1) 材料一中对王某的处罚说明了什么道理?
    2. (2) 你是否赞同陕西省征兵办的做法?请说明理由。
    3. (3) 建设法治社会,以上材料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履行自己的义务?
  • 3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为了配合“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 (1) 某校对全体学生做了关于“宪法知多少”的社会调查,下列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结果

      知道

      不知道

      七年级

      是否了解宪法与自己有关

      20%

      80%

      八年级

      是否知道在工作中怎样做才是遵守宪法

      60%

      40%

      九年级

      是否懂得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0%

      70%

    2. (2) 班委会决定在附近文化广场向过往群众宣传宪法知识。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 (3) 你所在的班级将组织宪法宣传网页设计大赛,假如你参加了比赛,请你为自己的网页设计三个栏目,并对其作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