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8-03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提高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更是我国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坚定不移地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基础、打造专门法院等基础设施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效果、运用效益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实现了由知识产权弱国向知识产权大国的跨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表示,中国将知识产权置于战略高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并表现出长期政策决心,这是“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

        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例如,我国目前已成立了25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凭借其快速预审、确权、维权为一体的协调联动方式,切实解决了权利人维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此外,保护中心的建设与国家和地方的优势特色产业布局相结合,与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等有效对接,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看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新领城、新业态发展不断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保护的工作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组织协调平台和机制作用未充分发挥,仲裁调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协同不够;保护的工作链条尚未理顺,纠纷受理、仲裁调解、行政执法,司法审判等环节之间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总之,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与社会期待相比仍存在差距,各界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呼声依然强烈。

        期待与呼声是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清晰认识。从发展阶段和客观需求来看,中国现在有动力、有决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也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只是需要时间进一步把保扩措落到实处。我们应继续努力,建立起更加完善的保护体系,创造出更如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让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充分发挥。

        (取材于余颖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6年的第25位升至2019年的第14位 , 四年来,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走出了一条上扬的曲线,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肯定,也充分证明我国终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之路。

        2019年是我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组织架构调整后的发力之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更是取得了如下新成效:

    更趋完善的法规为打击侵权假冒夯实法律基础。2019年1月1日 , 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平台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修订后的商标法大幅提高商标侵权的偿数额:10月22日 , 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2020年1月1日 , 外商投资法将实行,随着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商标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我国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不断健全,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氛围。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侵权假冒犯罪,破获案件1.3万余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1.6万余名;全国法院共受理侵权假冒伪劣犯罪一审案件1.1万件 , 审结8300多件,与去年相比大幅上升;检察机关发挥批捕起诉、立案监督职能,批准逮捕侵权假冒涉案人员1万余人……我国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去力度不断加强。

    更大力度的专项整治为知识产权保护织密保障网,2019年以来,各部门、各地区联手出击,从1月到8月,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19万件。其中,中央宣传部联合多部门开展“秋风2019”专项行动,收缴侵权盗版出版物149万件;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检查企业37.3万个;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查处案件21万件;药监局开展芬太尼类药品专项检查和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企业和医疗机构25万家次……我国重拳出击,快速制止了一系列一般性的违法行为。

        行政执法与司法两条途径协调运作,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大特色。实践证明,这一体制适合我国国情,对于维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打击和遏制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材于李心萍的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其他各国学习的典范。 B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环节缺乏高效衔接机制。 C .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然不健全。 D . 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效果不能满足社会期待。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 . 从高速转向高质,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 B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C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商品销售环境 D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我国创新发展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各段中画横线的相关数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能够清楚说明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在提升 B . 第三段:意在说明中国的电子商务法和赔偿制度逐步完善 C . 第四段:表明中国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大 D . 第五段:显示中国使用大力度的专项整治来保护知识产权
    4. (4)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安机关打击侵权犯罪,抓捕犯罪嫌疑人 B . 法院负责受理侵权假冒案件,批捕侵权人 C . 农业农村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D . 药监局开展药品的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
    5. (5)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优势。
  •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激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 )。水中游鱼来去,皆如( )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

        ②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因出山泉水的缘故,略显浑浊。随舢舨逆流而上,即便是三五丈的谭水,也都清激见底。阳光铺满平静的水面,那些原本微不可见的白色石子和满是花纹的玛瑙石,都在眼前一览无余。四周游弋的鱼儿,仿佛触手可及。两岸高山重重叠叠,山中可用作造纸的细竹,苍翠欲滴,迎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

    1. (1) 依次填人文段①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明明白白  浮 B . 清清楚楚  漂 C . 明明白白   漂 D . 清清楚楚    浮
    2. (2) 以上两段文字是对湘西同一风光的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 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玄谟北伐之必败也,弗待沈庆之以老成宿将见而知之也;今从千余岁以下,由其言论风旨而观之,知其未有不败者也。文帝曰:“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坐谈而动远略之雄心,不败何待焉?

        兵之所取胜者,谋也、勇也,二者尽之矣。以勇,则锋镝雨集车驰骑骤之下,一与一相当,而后勇怯见焉。以言说勇者,气之浮也,侈于口而馁于心,见敌而必奔矣。若谋,则疑可以豫筹者也。而豫筹者,进退之大纲而已,两相敌而两相谋,扼吭抵虚,声左击右,阳进阴退之术,皎然于心目者,皆不可恃前定以为用。唯夫呼吸之顷,或敛,或纵,或虚、或实,念有其萌芽,而机操于转眄。非凝神聚气以内营,则目荧而心不及动,辩起而智不能决,故善谋者,未有能言其谋者也,指天画地,度彼参此,规无穷之变于数端 , 而揣之于未事,则临机之束手,瞥于死生而无一语也,必矣。

        玄谟之勇,大声疾呼之勇也。其谋,画衾扪腹之谋也。是以可于未事之先,对人主而拄笏掀髯,琅琅惊四筵之众,今亦不如其所陈者何如,一出诸口,一濡之笔,而数十万人之要领已涂郊原之草矣,况又与江、徐文墨之士相协而鸣也哉!

        薛安都之攻关、陕而胜也,鲁方平谓安都曰:“卿不进,我斩卿。我不进,卿斩我,”流血凝肘而不退,兵是以胜。武陵王骏之守彭城而固也,张畅谓江夏王义恭曰:“若欲弃城,下官请以血污公马蹄,”骏听之,誓与城存亡,城是以全。由此观之,拓拔氏岂果有不可当之势哉?勇奋于生死之交,谋决于安危之顷 , 武帝之所以灭慕容、俘姚泓,骂姚兴而兴不敢动,夺拓拔嗣之城以济师而嗣不敢遏,亦此而已矣。皆谟言所引以自雄者,而心妄度之,目若见之,口遂言之,反诸中而无一虚静灵通之  ,以受情势之变,而生其心。则事与谋违,仓皇失措,晋寇以屠江、淮,不待智者而早已灼见之矣

        言兵者必死于兵,听言而用兵者,必丧其国。赵括之所以亡赵,景延广之所以亡晋,一也。有国家者,亟正以刑可也 , 但废不用,犹且著为论说以惑后世,而戕民于无已。《易》曰: “弟子與尸。”坐而论兵者之谓也。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①王玄谟:南朝刘宋将领,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刘义隆发动北伐,命王玄谟率军讨伐北魏拓拔氏,沈庆之、薛安都、武陵王刘骏等人也参与,②武帝,宋文帝之父,曾两次北伐,①弟子與尸,形容大败之状。

    1. (1) 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勇                 以:就……而论

      ②侈于口而于心       馁:丧失勇气

      皎然于心目者         皎然:清楚明白的样子

      ④则目而心不及动     荧:眩惑,迷惑

      ⑤而数十万人之要领已涂郊原之草矣    要领:统帅

      ⑥而心妄之     度:预测

      ⑦赵括之所以亡赵    所以:……的凭借

      ⑧而戕民于无已      无已:无休止

      A . ①⑧ B . ②④ C . ③⑥ D . ⑤⑦
    2. (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若谋,则疑可以豫筹者也 至于谋略,或许是可以预先筹划的 B . 机操于转眄 在转眼之间机械操作 C . 规无穷之变于数端 (把战争)无穷的变化谋划为几种方案 D . 不待智者而早已灼见之矣 不用等明智的人(预测),就早已经看明白了
    3. (3)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夫之认为宋文帝受了王玄谟陈词的煽动,贸然北伐无疑是自取失败. B . 在王夫之看来,战场情况很复杂,事先确定的临敌谋略并不完全适用。 C . 王玄谟的勇气只是浮于表面,嘴上说得多,一旦遇到实战就仓皇失措。 D . 王玄谟北伐前在朝中语惊四座,颇具气势地与江、徐等文墨之士辩论
    4. (4)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谋决于安危之顷

      ②亟正以刑可也

    5. (5) 根据要求作答。

      ①写出文章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文章第四段引用了多个战例,请结合全文简述其用意。

  • 4.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释:①师,孙师,字子张,孔子的学生,②商: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

    两则语录都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结合其中一则简要说明。

  • 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性情的古镇

        ①当初以“南浔”二字为南浔命名的人,不仅文气,还懂音律,把两个温婉典雅的汉字放在一起,念过一遍,字底潜藏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自然环境,以及市井中的热闹喧哗、车水马龙和士子的琅琅书声,都在脑海中纷至沓来,都在眉梢眼际瞬间复活了。

        ②不管穿越到一百年前、两百年前,还是三百年前,甚至更加遥远的过去,站在古镇的街角,我都有充足的理由毫无障碍地回到从前:从那悬挂拙朴牌匾的大门进入,从那雕刻着雅致吉祥花草的窗户进入,从大气祥瑞的花厅进入,从构思巧妙的后花园进入,从轩敞的船埠进入,从如虹的拱桥上进入……瞬间抵达,只在扭头之间。

        ③在我所能到达和愿意到达的时空里,我想象自己正翩翩年少,明眸皓齿,谈吐不凡,一袭青衣,风流婉转。身后有书童紧随,提着竹制书箱,笔墨纸砚齐备,供我随时吟诗作赋。我的名字不仅在小镇如雷贯耳,甚至整个江南,我的诗词和书法让所有说得上我的名字的人感到自豪。

        ④也是在这样一个江南草长、纸鸢乱飞的时节,我漫步在这个古镇上,春雨将石板街浸润得如同玉石铺砌,穿镇而过的浔溪上,桨声欸乃,各式木船往来穿梭。两岸古树高大,桃红柳绿,鸭和鸬在水上各自热闹。我穿街过巷,去到一座深庭大院,庭院似画,古色古香。

        ⑤我该是在小镇上读书,还是讲学?

        ⑥这个问题不是问题的关键,刘家的嘉业堂藏书楼,应是我必去之所,回廊型的二层楼房上下,所有库房中,自唐宋以来的各种善本,等着我去阅读。关键是,这样一个位于太湖南端的小镇,仅宋,明、清三朝,出进士41人,任州、县官57人,清代年间可查考的学者达450人,著作约1200多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我倚仗千年文脉、良好师承和自身领悟,没有理由不忝列到这些人中。于是后世之人,大抵可以读到我信手括来,一挥而就的浸透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诗词曲赋。我是那样喜欢雨后的石板街,那上面是千百万双布鞋、草鞋的鞋底摩挲、擦拭出来的光芒,是岁月的包装和乡愁,更是小镇与世界相互悦纳的见证。

        ⑦后世的实业家张静江、刘承干、张石铭,鉴湖女侠秋谨,以及教育家蔡元培,政治家邵力子等知名人士,都属于此江南文脉,而且血脉纯正、一脉相承。

        ⑧也是在这样江南微雨、燕子斜飞时节,我穿行在这个混血的古镇中,在这个水路与陆路交汇的小镇上,文人与商人齐会,中式与西式交融,庄重与戏谑错杂,古典和现代融合,端淑与活泼互渗,从局部到整体考察小镇,朴素与华丽、自然与雕砌、安静与躁动,全都交织在一起,似乎所有的生活样式和生活情绪,都能在小镇上找得到一席之地。有一座临河的广惠宫,既供奉道教的黄大仙,又供奉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各有信众,堪称奇观。自信地让一切性情相安无事地融合在一起,这便是江南包容万端的阔大胸襟。

        ⑨就着这水乡古镇的曲折街巷,在想象中,我还应该是个多情的翩翩男子.

        ⑩我该在悠长的巷子中,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姣好的面孔,如瀑的秀发,只需要一个眼神,两个寂寞已久的灵魂便相互懂得,从此同进同出,形影不离,无论晴雨,无论世道如何变迁。

        ⑪或在静夜,趁着月光满庭,轻风叩门,醉眼,蘸取窗外浓浓的月光,用娟秀的小楷,从上到下,由右向左,用繁体字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深情款款的书信。

        ⑫这是一座交织着爱恨情仇的水乡小镇,更是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小镇。在这样一座古镇,只要有一点点文人情怀的人,都忍不住把自己切换进去,纵情穿越,经历这座古镇的前世今生。

        ⑬一座小镇,要是单单只有粉墙黛瓦,翘角飞檐,而没有温婉的昆曲、华丽的越剧,以及读书讲学之声,那些被岁月打磨的器物,不管多么美轮美奂,历史多么久远,那上面沉淀的,仅仅是单调的时间。而在丝绸一般粼粼的波光中,若有书生的叩问,有踯蹰的脚步,有对美与善的追求,那么,这一座古镇,便是一本热气腾腾的文化史书,是一卷可以诵读的江南画卷。

        ⑭在一道临河的奇石馆前面,静静垂悬两支巨笔,这或许是古镇南浔的一个隐喻,一种象征:或继续停驻,在尘封的往事中自赏或叹息;或在运动变化之中掀开新的一页,添纸提笔,再续辉煌。

    (取材于李新勇的同名散文,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仅文气 , 还懂音律      文气:文雅、不粗野。 B . 自唐宋以来的各种善本     善本:价值高的本子。 C . 蓬生麻中 , 不扶而直       蓬生麻中:好坏人混杂。 D . 不管多么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美好、漂亮。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②段运用一组排比句式, 表明了“毫无障得地回到从前”的理由 ,也显示出南浔较好地保留了原貌。 B . 正因为南浔的文化底韵,才能有机会逢着一个“带着丁香气质的姑娘”,写给远方的朋友一封繁体字的书信。 C . 文章构思巧妙,通过想象“我”穿越过去,以南浔传统才子的视角,再现了江南文脉相承的南浔古镇的特点。 D . 文章的结尾以奇石馆前的两支巨笔,隐喻、象征南浔未来的两种可能,寄寓了作者对南浔后续发展的期待。
    3. (3) 作者为什么把“南浔“称作是“江南性情的古镇”?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 (4) 中国的古城或古镇,在时代的变化中,都面临着或坚守本真或勇敢“混血”的选择。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你的见闻谈谈认识与思考。
三、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遇(其十一)

    陈子昂

    吾爱鬼谷子 , 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注释】①鬼谷子,战国时楚人,通晓纵横捭阖之术,智见卓绝。②青溪:山名,指鬼谷子隐居之处。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二句赞叹鬼谷子隐居山林,用幽静的环境映衬出其人高远绝俗的风貌。 B . 三四句一放一收,“志在济时”与“藏身云间”的矛盾为读者设置了悬念。 C . “七雄”四句写出鬼谷子处于争斗不已的乱世,却仍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D . 末二句是作者对自己虽欲经世兼济,但更向往隐逸自在的人生观的宣示。
    2. (2) 陈子昂的感遇诗体现了他的“兴寄”主张,即比兴、寄托,要求诗歌创作在审美意象中隐含深层思想,下列诗句符合该主张的一项是(    )
      A .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物《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B .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王维《陇头吟》) C .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其十二)》) D .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杜甫《宿府》)
    3. (3)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祸”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磨灭成尘埃。”这是陈子昂的《感遇(其三十五) 》,请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感遇(其十一)》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情景默写
  • 7.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前人诗句表达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仙之人兮列如麻”,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 “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五、名著阅读
  • 8. 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望,临走时对袭人说:“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有的版本在“不必"前加了一句“要想什么吃的、玩的,你悄悄的往我那里取去。”对于塑造薛宝钗形象来说,你认为这一句加好,还是不加好?请结合上文及原著其他相关情节谈谈你的理由。

六、小作文
  • 9.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题,按要求写作。

    ①班里组织“小说人物谈”专题讨论会。请你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文字,读谈你对他(她)的认识以及可以从中获得的人生启示。要求:写出人物姓名,150字左右。

    ②近期校学生会要组织一次活动,围绕“落实垃圾分类,主要靠法律强制,还是教育引导”展开辩论。请确定你的立场,阐明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③请以"我愿把青春献给你"为开头向祖国告白.写一首诗或段抒情文字。

七、命题作文
  • 10.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今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力量令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惊。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

    请以“中国力量”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传统文化土壤等),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鞠躬,从古至今始终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场合,有不同意味的鞠躬。请以“鞠躬”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