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18 浏览次数:3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大气压强的科学家是(   )
    A . 伽利略 B . 阿基米德 C . 托里拆利 D . 牛顿
  • 2. 如图所示,当F1=F2时,图中不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 B . C . D .
  • 3. 如图所示,在生活中使用杠杆能为我们带来方便.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
    A . 羊角锤 B . 筷子 C . 钢丝钳 D . 扳手
  • 4. 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于2017年5月5日在上海首飞成功.关于C919客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客机所在高空处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B . 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小它受到的大气压强 C .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 . 当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时,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
  • 5.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用力握玻璃瓶,细管中水柱的高度上升,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 乙图,当人跳起离开地面时,由于地球的自转,人落下后已经在另一个位置了,故人就可以免费旅游了 C . 丙图,当右船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小船时,左边的小船就向左运动,说明物体只有在力的作用下,才能够运动 D . 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 6. 关于浮力及其应用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 只要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物体就会受到浮力,与它的沉浮无关 B .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不一定越大 C . 把种子放入密度适当的盐水里,漂浮的种子是不饱满的,沉底的种子是饱满的,因为漂浮的种子受到了浮力,沉底的种子没有受到浮力 D . 将鸡蛋放入一杯清水中,在清水中不断的加盐,原来沉底的鸡蛋就会慢慢上浮,这是由于鸡蛋的重力变小了
  • 7. 如图所示,在下列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来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锅炉水位计 C . 给鸡自动喂水装置 D . 三峡船闸
  • 8. 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跳远时利用助跑,可以跳得更远,是由于运动员起跳后仍然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B . 躺在吊床上的人,感觉很舒服,是因为增大了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吊床对人的压力 C . 行驶的自行车要停下来,就要刹车,刹车时捏闸用力越大,自行车停得就越急,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使自行车停下来的 D . 砌墙时常常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
  • 9. 下列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在将箭射出时,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B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水下落过程中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 . 骑自行车的人在奋力蹬车前进时,是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车的动能 D . 荡秋千时,当秋千在最高处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 10. 如图,鱼缸中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 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 . 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 . 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D . 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 11. 如图所示,是拔河比赛的场景.在拔河比赛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运动员常常穿比较新的鞋子,这是由于新鞋鞋底较粗糙,可以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B . 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向后倾斜,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来提高稳定程度 C . 比赛中,输赢双方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相等,赢的一方拉力更大 D . 比赛中,输的一方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作用,故要向前移动
  • 12. 如图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cm2 , 里面装有一定量水(图甲),水面在A处,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物体,先将物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8N;再将物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示数是23N(不计物体带出的水).(g取10N/k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物体的质量是2.8kg;

    ②物体的体积是1×10﹣3m3

    ③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5N;

    ④从乙到丙,水对烧杯底面的压强减小了250Pa.

    A . 只有①、④正确 B . 只有②、④正确 C . 只有①、②、④正确 D . ①、②、③、④全正确
二、<b >填空题</b>
  • 13. 如图所示,是“开门”体验力的三要素示意图.比较A、B两点,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比较A、C两点,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均选填“大小”、“方向”或“作用点”)有关.

  • 14. 订书钉是常用的办公工具,它应用了许多压强知识.手压处做得比较宽大,目的是为了压强,订书钉的钉尖做得比较细,是为了(均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 15. 学校旗杆的顶端安装有(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目的是为了使用方便但不省力;在起重机械中,为了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常常需要用
  • 16. 狩猎是古代人维持生存的重要活动.古代人狩猎的方式有“投石狩猎”和“坠石狩猎”,其中,“投石狩猎”是利用来狩猎的;“坠石狩猎”是通过来做功,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来狩猎的.
  • 17. 用球拍击打球时,是球拍与球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若以球拍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 18. 用一个动滑轮把重100N的沙袋从地面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总功为 J,额外功占总功的百分比约为
  • 19. 如图甲所示,重2.5N的物体被夹在两块相同的木板之间,两块木板各受10N的水平压力F0 , 当受到方向不变的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时,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物体在第3s时受到的合力为 N;拉力F在第4s~6s的时间内对物体做的功为 J.

三、<b >实验作图题</b>
  • 20. 如图所示,用细线把一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起来.将小球从位置B拉到位置A,松手后,小球就在A、C之间来回摆动,请画出小球到达最高点C时,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 21. 如图所示,是使用铁锹时作用在铁锹上的力F1、F2 . 请作出图中力F1、F2的力臂L1、L2

  • 22.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 23. 在用U型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则:

    1. (1) 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中液面的高度,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2. (2) 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比较 U型管中左、右两管液面的来判断的,这种方法叫
    3. (3)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的关系.
  • 24. 小明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一根均匀带刻度的杠杆、一个支架、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三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则:
    1. (1) 将杠杆支在支架上后,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小明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一定距离后,杠杆才在水平位置平衡了,这说明杠杆原来是(选填“左端”或“右端”)更低.
    2. (2) 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为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方便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

    3. (3) 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最大量程时,仍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可行且符合实际的操作是.(写出一条即可)
    4. (4) 如图乙所示,在某次实验中,小明在杠杆左端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该     

      A . 在杠杆右端的A点处挂2个同样的钩码 B . 在杠杆右端的B点处挂3个同样的钩码 C . 在杠杆右端的D点处挂1个同样的钩码 D . 以上三个方法都合理.
四、<b >综合题</b>
  • 25.

    “ofo共享单车”(即共用自行车),既节能减排,减少对大气污染,又给城市市民提供了方便,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今年3月底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共享单车,其相关参数见表中.g=10N/kg,则: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材料体积/cm3

     2500

    车架质量/kg

     4.5

    整车质量/kg

     10

    单轮接触面积/cm2

     12


    1. (1) 质量为50kg的小明,在骑此车上学过程中,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2. (2) 小明在某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车1.5km,用时5min,小明骑车的功率为120W,那么,小明匀速骑车时受到的阻力为多少N?

  • 26. 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发生翻船事故.在打捞水下的物件时,用了水下机器人潜入水下打捞物件.g=10N/kg,海水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 则:

    1. (1) 若机器人在水下运动时,所受海水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机器人在水下以0.5m/s的水平速度匀速运动1min,机器人水平推力做的功为多少J?
    2. (2) 若某时刻机器人在水下(浸没)用竖直向上、大小F=340N的力,举着一个密度为2.7×103kg/m3的物体静止不动,那么,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