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19-2020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更新时间:2020-02-19 浏览次数:254 类型:复习试卷
一、阅读理解
  • 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青翠竹

        青青翠竹,我们喜欢。

        青青翠竹,是“绿色的宝矿”。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青青翠竹,有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残雪还没有消融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层,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寒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青青翠竹,虚心有节,和松、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篇短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抓住2、3、4三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来理解,可以知道短文写了竹子是、它有、它三个特点。从这些地方可以读出竹子的不畏严寒。

  • 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朋友

        鸟对人类有好处,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益鸟。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绝大多数种类的鸟是消灭害虫、害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资料。

    1.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中的“能手”意思是“好手”;“助手”的意思是“帮手”。

      ②鸟是树木的“医生”,意思是鸟能消灭树木上的害虫,给树木治病。

      ③鸟对人类有好处,因此只有鸟是人类的朋友。

    2. (2)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3. (3) 在科学研究中,鸟的用处:一是,二是
    4. (4) 除了鸟类,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人类有益处?(写两种)

      例:青蛙能捕食田里的害虫。

  • 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土地老了

        很久以前,在远离山村的地方有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野苹和野花。

        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家里很穷。有一天,农夫发现了这片土地。从此___他便在这片土地上耕地___播种___施肥___浇水___锄草___勤劳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农夫老了,去世了。

        农夫的儿子很懒惰,不愿去远离山村的土地上劳动。春天,播下了种子以后,他不施肥,不松土,不浇水……只等着秋天去收获。

        结果,一年又一年,土地越来越贫瘠(jí),收的庄稼越来越少,家里也越来越穷。儿子有气无力地感叹道:“哎,土地老了。”他再也不到那片土地上去了。

        小草知道农夫的儿子不再去那处土地上播种了,便和他的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又回到了原来的土地上。年年春风,年年生长,郁郁葱葱,蓬蓬勃勃。

        过往的人個看见了,都不禁赞叹道:“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啊!”

    1. (1) 在文中的横线上内加上标点。
    2. (2) 请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②形容说话声音微弱,做事精神不振。

    3. (3) 请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懒惰——    贫瘠——

    4. (4) 判断正误。

      ①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在说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②山村里住着一个农夫,家里很穷。所以,后来他的儿子也很穷。

      ③只要土地肥沃,野花野草就能长得郁郁葱葱。但庄稼的生长还需要人不断勤奋地劳作,否则就是一场空。

    5. (5)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填空。

      同一片土地,农夫与儿子的做法不同,结果也就各不相同。

      农夫的做法:

      结果:

      儿子的做法:

      结果:

    6. (6) 是谁认为“土地老了”?他这样说对吗?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 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指纹的奥秘

        ①人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指纹就是手指头表皮上突起的纹线。由于人的遗传特征,______指纹人人都有,______各不相同。

        ②伸出你的手,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有的纹线是同心圆或螺(luó)旋形纹线,看上去像水中漩涡(wō)的,叫斗形纹;有的纹线是一边开口的,就像簸箕(bò ji)似的,叫箕形纹;有的纹线像弓一样,叫弓形纹。

        ③即使是父子、母女、双胞胎,即使他们的相貌极为相似,但指纹也有明显不同。据说,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有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呢。正因为指纹的这一特征,它有了独特的用途。在古代,人们把指纹当作“图章”,印在公文上。一百多年前,警察就开始借助指纹破案。现在,科学家又研制出了“指纹锁”,这种锁的钥匙就是指纹。

        ④小小的指纹还会有哪些用途呢?新的迷宫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求。

    1. (1) 在文中横线上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如果……就…… B . 因为……所以 C . 虽然……但是
    2. (2) 指纹是手指头上突起的纹线,它的位置在皮肤的(    )
      A . 表皮上 B . 真皮上 C . 皮下组织
    3. (3) 关于指纹的类型,文中没讲到的是(    )
      A . 回形纹 B . 斗形纹 C . 弓形纹
    4. (4) 短文第②段介绍的是(    )
      A . 指纹的位置 B . 指纹的类型 C . 指纹的用途
    5. (5) 读了本文,我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指纹的纹线像水中漩涡的叫斗形纹 B . 警察叔叔可以借助指纹破案 C . 双胞胎的指纹稍微有些不同
  •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猴子建筑师

        猴子自称曾经向著名的建筑师学过技艺,它在森林里常常以建筑师自居。

        一天,猴子来到树下,看到喜鹊正在搭窝。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勃然大怒___停下停下___你这个笨蛋___巢果口能朝上吗___只有朝下才能遮雨___懂了吗___喜鹊愣住了。猴子叨念着“笨蛋。”它摇摇头,背着手走了。

        又一天,猴子走到山坡下,看见兔子正兴致勃勃地打洞。它歪着头看了看,不由叹了一口气:“唉,你的胆子太小了。挖这样小的洞,你只想到安全,万一你站着出来怎么办?应该挖大点,要有长远考虑。懂了吗?”兔子蹲在那儿,迷惑地眨着眼睛。猴子唠叨着:“短浅。”它摇着头,背着手走开了。

        有一天,暴风雨来了。喜鹊进了窝,兔子钻进洞。只有猴子窜进树林,双手抱头,缩在一棵大树下,任凭风吹雨打。

    1. (1) 读读想想,选择最合适的答案填空。

      ①开头第一自然段中“自称”一词,说明猴子“曾经向著名的建筑师学过技艺”的事(    )

      A.不一定是真的  B.一定是真的  C.一定是假的    D.许多人信了

      ②听了猴子的指点,“喜鹊愣住了”,说明喜鹊觉得猴子的话(    )

      A.有点道理  B.很有道理  C.没有道理  D.太深奥,听不懂

      ③从短文最后一句话中的“任凭风吹雨打”可以看出这只猴子(    )

      A.很勇敢,不怕风雨  B.有毅力  C.很喜欢下雨天  D.没有地方躲雨

    2. (2) 请在第二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
    3. (3) 联系短文的内容,填空。

          猴子常常以建筑师自居是因为它。猴子认为喜鹊搭的窝巢口应该,只有这样才能。猴子还认为兔子挖的洞应该,只有这样才能

    4. (4)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理由是什么?
  • 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瑞雪

        ①      , 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

        ②      , 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

        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③      , 雪停了,天也晴了。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1. (1) 根据文章内容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雪花  雪人  地飘落

      的天空  雪球  高兴得

    2. (2) 联系上下文,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上上。

      A.傍晚  B.昨作天中午  C.今天清晨

    3. (3) 默读全文,想想什么叫“瑞雪”,直接选择序号。

      “瑞雪”就是______

      A . 及时的好雪 B . 一望无际的大雪 C . 白茫茫的大雪
    4. (4)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下雪时的情景,从文中的“”“”等词语中我感受到了
    5. (5)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是一条谚语。请联系上下文写一写它的意思。

          今年冬天,麦子盖上了厚厚的雪,到了第二年,

      这条谚语如果用文章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    )(直接填写序号)

      A.遍身银装  B.壮丽雄伟  C.瑞雪丰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