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17-08-09 浏览次数:9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闺蜜不必常相聚,心却常相系。不必在乎形式上的繁文缛节 , 一切都可以来的那么直接。闺蜜是雨露,滋润干渴的心田;闺蜜是星月,让你在黑夜里坚定地前行。

    ②2016年德国乒乓球公开赛31日落幕,中国选手马龙再次初试锋芒 , 战胜自己的对手,夺得男单冠军。

    ③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发生老虎咬人事件后,网上沸沸扬扬 , 老虎咬人事件到底是游客本身的责任还是园方的责任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④实施“精准扶贫”,就是要创新扶贫机制,瞄准扶贫对象,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百姓箪食瓢饮的生活状况。

    ⑤习近平总书记同200多名县委书记畅谈“县委书记经”,这是一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是一份殷切郑重的嘱托,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⑥新规划的311国道将经过襄城县多个村庄,县政府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 , 认真做好沿途的土地征用和住宅拆迁工作。

    A . ①②⑤ B . ②③⑥ C . ①③⑤ D . ③④⑤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这个黄金周,在西安的每个售楼部,都流传着“外地人刷卡狂买多套房”的故事,“外地客”成了鲶鱼,鲶鱼效应搅动得本地人也坐立不安。 B . 观众认为电影《狼图腾》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让狼成为主角,缺乏对图腾的诠释、阐发和张扬,没有强化精神层面的升华所导致的。 C . 日本政府自从悍然宣布购买钓鱼岛以来,中国各地受国民众以不同的方式对日本政府的丑恶行径予以强烈的谴责和愤怒的声讨。 D . 西湖之畔,草木葱茏,鲜花绽放。远处的雷峰塔熠熠生辉,湖边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构成极具江南特色的一幅水墨画卷。
  • 3.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人①不是魏晋以前汉人的简单延续,②不是胡族单向地融入汉族,③是汉胡互化产生的民族共同体。这个民族共同体在唐朝近三百年中,④继续不断地与域外、周边的胡人,以及来唐的外国人融为一体,不断汲取新鲜血液。⑤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⑥气吞日月的磅礴声势,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刻意求新的独创精神,书写了中华文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


    A

    不但

    而且

    /

    因为

    所以

    B

    因而

    C

    因为

    /

    所以

    进而

    并且

    D

    如果

    一旦

    当然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现代文阅读</b>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人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

    1. (1) 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源自上古成丁礼的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 B . 成年礼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 C . 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 . 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在这些仪式后,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B . 加冠当日,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冠者要拜见母亲、乡邻和尊长,再由主宾为其命字。 C . 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 D . 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笄礼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年礼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它所蕴含的功能意义关系到社会的不同层面。 B . 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和贵族阶层年轻人的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 C . 女子成年礼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成年。 D . 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当今社会依然如此。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云空和尚

    李伶伶

        老马下岗了。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表哥在天岩寺给他找了个打扫卫生的工作。工资虽不高,但是够给他读高中的儿子交学费,也够他和媳妇的生活了。老马很满意。

        老马是个勤快人,总是把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没事的时候,老马喜欢听和尚念经。寺里会念经的和尚有三个,念得最好的是法号云空的和尚。云空和尚念的经,让人听了心里特别敞亮,凡来寺里进香的香客,都希望听到云空和尚给自己念经。

        云空和尚为人随和,容易接近,老马经常问他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从来不恼。老马很喜欢和云空和尚在一起,俩人关系也很好。

        一天,云空和尚病了,吃了几天药不见好转,只好去山下医院就医,好多天没回来。

        寺里少了云空和尚,显得很忙乱,香客多要求念经,两个和尚应付不过来。寺主一时找不到会念经的和尚,忽然想到经常和云空和尚在一起的老马,问他会不会念经?老马说,我念得不太好。寺主说,你念一段我听听。老马就念了一段。寺主听后喜出望外,说,太好了,从明天开始,你就代替云空和尚给香客念经。老马说,我又不是和尚,我不念!寺主说,谁让你当和尚了,你不用剃头,也不用穿僧袍,只是在两位师傅忙不过来时,帮着念一会儿就行。老马还是不同意。寺主说,不让你白念,念一天给你五十块钱。

        老马有点心动,因为念经的收入比他扫院子多得多。寺主见老马还在犹豫,又说,你要是不愿意念,等云空和尚病好了,你就可以不念了。

        寺主把话说到这份儿上,老马就不好再推辞了。于是从第二天起,老马学着云空和尚的样子给香客念起经来。香客竟然很喜欢老马念的经。渐渐地,来找老马念经的人越来越多。

        寺院又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寺主很高兴。有一天闲着没事,寺主跟老马说,要不,你把头发剃了吧,我一个月给你两千。老马很生气,说,我又不是和尚,干吗剃头?!说完,不等寺主再说什么,当即回了家。

        媳妇见老马为这事生气,说老马,你可真傻,让你剃头又不是让你当和尚,天底下剃光头的男人多了,难道都是和尚?再说,咱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了,我正愁没处张罗学费呢。老马叹了口气,又回到了寺院,把头发剃了,成了假和尚。

        云空和尚得了不治之症,老马经常下山去看他。这天老马去医院看他时,忘了换下僧袍,云空和尚见到老马,愣了一下,说,你,皈依佛门了?

        老马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没有,我是假的,我老婆孩子都指靠我呢,我怎么能出家呢。

        云空和尚笑笑,没再说什么。

        老马说,对了,我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出家啊?老马听别人说过,云空和尚出家前有老婆孩子的。云空和尚摇摇头,什么也没说。老马想,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他伤心的事,要不然,好好的谁会出家呢。

        云空和尚日渐消瘦,他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所以不肯再住院,执意回到山上。老马每天照顾云空和尚的饮食起居,还问他想不想见家人,云空和尚总是摇头。

        云空和尚圆寂前,把他那件最好的袈裟和那串他挂了一辈子的佛珠,还有一柜子的经书都给了老马。老马为云空和尚的离去流了很多眼泪。

        老马想好了,等儿子毕业工作后,他就不在这干了,回家享受天伦之乐去。他可不想像云空和尚似的,到最后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

        儿子终于毕业工作了,老马很高兴。正打算回家享清福呢,媳妇来找他,说儿子想买个房子结婚用,让咱们帮筹点钱。老马说,我上哪筹去?

        媳妇说,你去寺里问问。

        老马问寺主能不能借点钱给他。寺主说,一万以内可以,多了不行。老马又问,那能不能给我涨点工资?寺主说,涨倒是能涨,不过有条件。老马问,什么条件?寺主说,你得做真和尚。老马说,我现在和真和尚有什么区别?寺主说,当然有。真和尚要守清规戒律,不能有老婆。老马说,做真和尚,一个月给多少?寺主说,五千。

        老马默默地走回家,把这事跟媳妇说了。媳妇听后,也沉默了。老马说,你要是没意见,我就去当真和尚了。媳妇就哭了。老马说,你别哭,我还能还俗的。媳妇说,我等你,我一定等你。

        老马和媳妇离了婚,在头顶烧了戒疤,成了真和尚。那天老马第一次穿上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件袈裟,戴上了云空和尚送给他的那串佛珠,大家都说,老马的身形和气度,俨然另一个云空和尚。

        老马每天念经诵佛,但他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有一天,他隐隐地听说他老婆在和一个胖男人来往。他不信,回到他原来的家一看,果然看见了他不想看见的一幕。那一刻,老马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女人和一个年轻人来到天岩寺找老马。老马面对他昔日挚爱的妻儿,像不认识似的。凝视很久后,只说了一句话:贫僧法号云空。

    (摘自《世界微型小说选刊》)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作者以小见大,写老马从扫地到诵经,再到假和尚,终于做了真和尚。一方面是家庭经济的压力,一方面是社会的引诱与逼迫,我们可以看出“老马”这种小人物的生存的艰难与困顿。 B . “老马” 下岗是因为他的腿受过伤,做不了重体力活。他为了凑够上大学的费用,为了买房子结婚,才去当和尚的。 C . 作品通过写“老马” 成为第二“云空和尚”的命运的异变,向我们揭露了寺主的唯利是图,具有极强的现实批判意义。 D . 老马本来不想做个真和尚,每天念经诵佛,心里仍想着老婆孩子。而妻儿的背叛令他心痛不已,万念俱灰。 E . 文中写云空和尚对老马为僧,不言语,死后却将一切都留给了老马,是为下文老马接下云空的衣钵作铺垫。
    2. (2) 小说中的主人公“老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3) “云空和尚”在小说的第2段就出场了,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 (4) 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曾国藩的领导力: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是“权谋”的形象。事实上,在朝有武功、在野有著述,被称为清朝理学大儒、“中兴名臣”的曾国藩的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也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

        曾国藩相信“至拙”能胜“至巧”。梁启超认为曾国藩的成功,恰恰就是“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民国学者萧一山也说曾国藩“不尚机权,惟务质实”,这是曾国藩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他一生得力之处。

        曾国藩是以书生从戎,他所面临的环境非常险恶。一方面是太平军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另一方面,统治集团中,官吏渎法贪冒;士子不知廉耻,唯利是求。军队之中,将帅贪婪平庸,士卒望敌而走。在曾国藩看来,可怕的不是太平军作乱,而是人心的陷溺、人欲的横流。军事的失败的背后是价值体系的崩溃。无兵无饷不足忧,唯独放眼看去,竟然很难找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要扭转这种局面,在曾国藩看来,当务之急,是以“忠义血性”为核心的理念来改变人心,号召那些“抱道君子”,投身于挽狂澜的事业中。他强烈的救世意识,以及他执着地将自己的理念付诸行动所形成的强大感召力,便是他的领导力的核心。曾国藩的湘军因而表现出了异于任何军队的战斗力。

        曾国藩理念的核心,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然而一般的儒生却只是想、只是说,而不敢做、不去做。曾国藩坚信“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毛泽东对曾国藩这一点非常佩服,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曾国藩成事的根本,就在以“传教”来达成“办事”的结果。

        曾国藩在北京为官的时候,以理学为自己的修养之道。理学对其领导力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国藩一生以“做圣贤”为自己的追求。曾国藩具有“卫道”的强烈使命意识。曾国藩正是把与太平天国之间这场军事对抗,变成了一场文化上、价值上的“卫道”的战争。儒家为中国人提供了理想的人格和价值追求,是一种正面的导向。但是,儒家也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过于相信道德的力量,因而理想主义色彩过浓的儒生,往往无法成事。因此,对于要在现实世界中把事情做成的曾国藩来说,只靠儒家的价值理念,显然是不够的。

        曾国藩出来统帅湘军,开始运用法家的理念施为。法家相信人的本性是求利的,社会从本质上来说是围绕着利益而展开的。法家认为权势才真正具有让人屈服和顺从的力量,此外,法家还强调争夺。它使得曾国藩能够透过表面的温情看清深层的利害,这无疑是他能在为官从政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醒而明白的意识的关键因素。但是,法家也有自身的不足。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强势、冷酷、过于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所以曾国藩在湖南和江西带兵时,就陷入了极度紧张的人际关系中,以至于“通国不能相容”,最终被罢免了兵权,跌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挫败一度使曾国藩陷入焦虑抑郁之中。当然,挫折使曾国藩有了一个自我反省并得以真正脱胎换骨的机会。近一年的自我反省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咸丰八年再出而以黄老(即道家)处世”。法家之弊是逞强,是自以为是,而道家的“柔弱”、“不争”,恰恰是要打破人的自矜、自是,从过分的自我之中走出来。曾国藩就这样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既有儒家的理想与追求,又有法家的清醒与现实,还有道家的成熟与灵活,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这便是曾国藩领导力的最大特色,也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选自《大家》2015.11.16.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略太欠”,是个书呆子;梁启超也认为曾国藩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的杰出人物中,是最笨的一个。曾国藩对自己也很有自知之明,他评价自己“生平短于才”。 B . 在曾国藩看来,士卒的多寡和有无粮饷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他忧虑的是,统治集团腐败,整个社会缺少“忠义血性”, 找不到一个见利而不争先、见义而唯恐落人后的人。 C . 曾国藩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理念的核心,把儒、法、道三家的精髓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达到了真正的圆通无碍的境界,这是他最终能够成就事业的根本原因。 D . 曾国藩的领导力的核心是强烈的救世意识。正是在“舍身卫道”、“忠义血性”的驱动下,曾国藩的湘军表现出了异于任何军队的战斗力。 E . 法家与儒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法家理念中,只有实力才是靠得住的,人的行为也只有通过强制的力量才能改变。曾国藩治湘军的成功从中得力最大。
    2. (2) 请简要概括儒家、法家、道家对曾国藩的主要的积极影响。

    3. (3) 请简要分析曾国藩的品质特点。

    4. (4) 毛泽东认为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结合全文分析毛泽东这样说的理由,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三、<b >文言文阅读</b>
  •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 , 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 , 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危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B .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C .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D .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母忧:母丧的婉辞。“丁父忧”“丁母忧”,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应考。 B . 出,调出京城,表示贬官,古文表示贬官的还有“夺”“谪”“左迁”“领”等。 C . 武学博士,中国宋朝时期设立的一种官职,主要负责教授学生军事方面的知识。 D . 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叹奖,倪思认为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自己就可以报效国家了。 B . 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 C . 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来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 . 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同意见。危稹因被他弹劾而离职。
    4.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

      ②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四、<b >诗歌鉴赏</b>
  • 8. 古代诗歌阅读

    点绛唇

    曹组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远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空凝伫。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

    1. (1) 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请简要分析。

    2. (2) 下片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五、<b >默写</b>
  • 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不免流露人生消极情绪的句子是“”。

    ②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出了刘裕当年大举北伐的威猛气势。

    ③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景,并巧妙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六、<b >语言表达</b>
  • 10.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近,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开始对科技进行批判反思,强调科技的负面性。他们认为, , 人类自己创造的科学技术有可能把自己毁灭掉。人类的智慧真的无法驾驭科技吗?西方学术界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多快似的。实际上,同大自然的力量相比, , 人类连太阳系都走不出去,医学甚至连人的寿命都无法有效延长。因此,

  • 11.

    下面是某高校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图,请用文字转述新生报到流程,要求简洁、明了。

七、<b >作文</b>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周末晚上,父亲伏案于电脑桌前,母亲蜷在沙发里看韩剧,孩子正用手机忙着发微信。

    ②课堂上,气氛沉闷,教师说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昏昏欲睡。

    ③重阳节,一敬老院的老人被志愿者洗了七次脚。

    面对亲情、师生情、孝情,你有怎样的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