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

更新时间:2020-01-06 浏览次数:2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读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 (ào)     激(kàng)  执(niù)      薄(fěi) B . 击(zhèn)   米(xiān)    劲(qiú)       身不恤(yǔn) C . 校(lì)     目 (zì)      攒(zǎn)射     机(sì) D . (zhà)    漫(suò)      血(dié)       害(qiānɡ)
  • 2. 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⑤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⑥沛公安在?⑦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A . ①⑤/③⑥/②④/⑦/⑧ B . ①⑧/③⑥/②④/⑤⑦ C . ①⑤⑧/③⑥/②/④/⑦ D . ①⑤/③/⑥/②④/⑤⑦
  • 3.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均属于名词作动词的一组是(    )

    驰之沛公军 ② 芷阳间行 ③ 乃朝服 , 设九宾 ④常以身蔽沛公 ⑤ 使使以闻大王 ⑥ 踞以骂曰 ⑦ 今行而无  ⑧ 又而为歌

    A . ②③⑥ B . ③⑤⑧ C . ②③⑧ D . ①⑥⑧
  • 4.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持千金之资币物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 可以解燕国之患            欲诛有功之人 C .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          沛公不先破关中 D . 约为婚姻                  将军岂有意
  • 5. 下列各组中全都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秦王还柱而走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⑥群臣惊愕,卒起不意⑦张良出,要项伯      ⑧ 且贰于楚

    A . ①②⑤ B . ①④⑥ C . ③⑤⑧ D . ③⑤⑦
  • 6.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用法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B . 越国以 C . 项伯杀人,臣 D . 郑而有益于君
  • 7.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越南老兵吴日登回忆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秋毫无犯粮仓和百货商场,并在门外贴上封条。 B . 这次谈判双方针锋相对,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阶段了。 C . 前特首梁振英这次真是出离愤怒了,公开悬赏港币100万元:“任何公众人士向警方提供线索,缉捕今天在天星码头将国旗丢入海中的狂徒。” D . 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 . 今年以来,慈利县林业局7名科技特派员为群众开展了良种杜仲栽培、核桃栽培、油茶栽培和林下养殖等技术培训,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所欢迎。 B . 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只是通过了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臻发展和成熟。 C . 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场流通中的儿童家具产品进行了抽检,此次抽检样品存在着警示标识不规范,边缘尖锐突出,有15批次产品甚至甲醛超标。 D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体育频道决定,立即暂停NBA季前赛(中国赛)目前的转播安排,立即排查涉及NBA的一切合作交流。
  • 9. 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金帝国建立时,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和叶鲁创造文字,他们“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创造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金文。 B . 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 C .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汉字的“六书” 即六种构成方法,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D .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是汉民族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
二、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陕西李广为上郡太守,尝从百骑出,卒遇匈奴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军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归其大军。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飞将李广》)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B .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C .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D .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向,在中国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因此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 B . 为寿,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 .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记、表五类。郭沫若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 . 平旦是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段文字出处不同,但故事情节曲折跌宕,主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都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B . 到鸿门后,刘邦先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还套出了军中的奸细,足见他能言善辩,机变狡诈。 C . 李广带了百余名骑兵最终遇到了几千名匈奴骑兵,手下被吓得惊慌失措,他却能做到处乱不惊,还下令下马解鞍来攻击敌军。 D . 胡军从吃惊到不敢攻击再到带着护卫的白马将军来试探都没有结果,最后李广率军返回汉军大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②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

三、诗歌鉴赏
  • 11.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转应曲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注释】①戴叔伦(约732——789),字幼公,唐代诗人。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本词开头以边草起兴,这种手法和《关雎》的开头一样,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B . “晴”,放晴。表明飘雪已经停止,同时为下句的“月明”作铺垫。 C . 白雪与明月相互辉映,营造了边塞清幽静谧的氛围,令征人的心境也有了片刻的安宁。 D . 胡笳音色悲壮,成了边塞诗中特有的情感符号。在本词中一声胡笳引发了征人心中无限的哀愁。 E . 全词语言婉约,意境极为深沉含蓄,是晚唐文人词中难得的一篇佳作。
    2. (2) 请结合全诗内容,试分析这首诗歌如何表达情感的。
四、句子默写
  •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2. (2) 又前而为歌曰:“!”
    3. (3) 惨象,;流言,
    4. (4) ,思而不学则殆。
    5. (5) ,曾益其所不能。
    6. (6) , 皆出酒食。
    7. (7) 斯是陋室,
    8. (8)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五、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甲乙两个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甲)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乙)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鲁迅先生生病,刚好了一点,窗子开着,他坐在躺椅上,抽着烟,那天我穿着新奇的火红的上衣,很宽的袖子。

        鲁迅先生说:“这天气闷热起来,这就是梅雨天。”他把他装在象牙烟嘴上的香烟,又用手装得紧一点,往下又说了别的。

        许先生忙着家务跑来跑去,也没有对我的衣裳加以鉴赏。

        于是我说:“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先生从上往下看了一眼:“不大漂亮。”

        过了一会又加着说:“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混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鲁迅先生就在躺椅上看着我:“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混浊得很,所以把红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把我一双短统靴子也略略批评一下,说我的短靴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

        我说:“周先生,为什么那靴子我穿了多久了而不告诉我,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呢?现在不是不穿了吗?我穿的这不是另外的鞋吗?”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那天下午要赴一个筵会去,我要许先生给我找一点布条或绸条束一束头发。许先生拿了来米色的绿色的还有桃红色的。经我和许先生共同选定的是米色的。为着取笑,把那桃红色的,许先生举起来放在我的头发上,并且许先生很开心地说着:

        “好看吧!多漂亮!”

        我也非常得意,很规矩又顽皮地在等着鲁迅先生往这边看我们。

        鲁迅先生这一看,他就生气了,他的眼皮往下一放向我们这边看着:

        “不要那样装她……”

        许先生有点窘了。

        我也安静下来。

        鲁迅先生在北平教书时,从不发脾气,但常常好用这种眼光看人,许先生常跟我讲,他在女师大读书时,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一掠,看着她们,这种眼光鲁迅先生在记范爱农先生的文字里曾自己述说过,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我开始问:“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这些事情呢?”

        “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

        “什么时候看的……”

        “大概是在日本读书的时候……”

        “买的书吗?”

        “不一定是买的,也许是从什么地方抓到就看的……”

        “看了有趣味吗?”

        “随便看看……”

        “周先生看这书做什么?”

        “……”没有回答。好像很难以回答。

        许先生在旁说:“周先生什么书都看的。”

    (选自《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上面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说“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这里的庸人是指反动派执政府以及像陈西滢之流的人物。 B .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裳,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他自己就从来不注重穿着,但却他喜欢对他人的衣着品头论足。 C . 两篇同是纪念人物的散文。相较之下,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甲)文寄寓的情感要更加浓烈一些。 D . (乙)文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角度,对生活中的鲁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刻画出了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与甲文中作为作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2. (2) 有人评价乙文说“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试分析乙文开头两段“神来”之处?
    3. (3) 鲁迅先生在写给他爱子海婴《答客诮》一诗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请结合甲乙两个选段,谈谈对鲁迅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六、语言表达
  • 14. 学生会开展“对对联,庆国庆”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七秩中华,家国鹏程歌盛世

    下联:

  • 15. 把下面的消息缩写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5个字)。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杰出领导人,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第七届、八届、九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原会长,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丁石孙同志的遗体,17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

        丁石孙同志因病于2019年10月12日14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7日上午9时45分许,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在哀乐声中缓步来到丁石孙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丁石孙同志的遗体三鞠躬,并与丁石孙同志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同志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表示哀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丁石孙同志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也前往送别。

七、命题作文
  • 1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考入一中的同学,大都是中考的佼佼者。进入高中生活后你们会发现:新的学习阶段,知识的难度更高,广度更大了,学习生活理念也有了改变;你又认识了许多新的老师、同学,接触到不同类型的人;恰逢70周年国庆大典,国家、社会、你的生活也有新的变化……

        半个学期的高中生活,这些改变可能让你失落、迷惘,也可能让你激动、振奋…… 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东西,给你感悟,让你思考,让你有新的人生规划。

    要求:请以“                                让我重新规划人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