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

更新时间:2017-08-18 浏览次数:962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 1949年9月 B . 1949年10月1日 C . 1950年10月1日 D . 1953年7月
  • 2. 1951年,通过和平方式解放的是(    )

    A . 北平 B . 新疆 C . 西藏 D . 云南
  • 3.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摧毁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抗美援朝的胜利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 4. 某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这个场景发生在(    )

    A . “文化大革命”期间 B . “大跃进”时期 C . 土地改革时期 D . 改革开放以后
  • 5. 今年(2013)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__周年(    )

    A . 49 B . 50 C . 56 D . 59
  • 6. 建国初,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的政策是(    )

    A . 没收资本家财产 B . 赎买政策 C . 国家直接占有生产资料 D . 发展合作社
  • 7. 中共“八大”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 开展土地革命 B . 发展社会生产力 C . 镇压反革命 D . 发动文化大革命
  • 8. (2017八下·天津期中) 我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在农业、建立特区和国有企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其先后次序是(    )

    ①农业         ②国有企业      ③建立特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③②① D . ①③②
  • 9.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中,石油战线的“铁人”是(    )

    A . 雷锋 B . 王进喜 C . 焦裕禄 D . 邓稼先
  • 10. (2016八下·高唐月考)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1. “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指的是(    )

    A . 1962~1972年 B . 1964~1974年 C . 1965~1975年 D . 1966~1976年
  • 12.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林彪、江青集团的推动 B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尝试 C . 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 D . 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错误
  •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    )

    A .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 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D .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 14. 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A . 引用外资 B . 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 C .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D .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 15. 在改革开放中,被称为经济特区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 珠海经济特区 B . 深圳经济特区 C . 广州经济特区 D . 汕头经济特区
  • 16.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 中共十四大 B . 中共八大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十五大
  • 17. “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 . 建国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 . 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 18. (2016八下·腾冲期中) 1955年谁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刘少奇 D . 邓小平
  • 19. 下列关于香港回归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为香港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B .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C . 香港回归结束了葡萄牙统治香港的历史 D .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 20.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句话表明(    )

    A . 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B . 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C . 英国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 D .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 21. 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而特别加强的工作是(    )

    A . 实施依法治国战略 B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 强调发展教育 D . 改革开放
  • 22.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我国代表权的决议是在(   )

    A . 1949年 B . 1956年 C . 1971年 D . 1972年
  • 23. 下列关于“863计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有关863项科技发明的计划 B . 由四位老科学家首先提出 C . 是一项跟踪世界水平、发展高技术的计划 D . “863”命名与1986年3月有关
  • 24. (2017八下·武威月考) 他曾经荣获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    )

    A . 邓稼先 B . 杨利伟 C . 王选 D . 袁隆平
  • 25. (2016八下·白银期中)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哪项成果变成了现实(  )

    A . 计算机网络 B . 电视 C . 报纸 D . 课本
  • 2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把_______作为该战略的奠基工程。(    )

    A . 科教兴国  九年义务教育 B . 科教兴国  高等教育 C . 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 D . 可持续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
  • 27. (2016八下·石柱月考) 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

    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8. 要了解中国研制原子弹的情况,必须查看下列哪个人物的传记(     )

    A . 王进喜 B . 邓稼先 C . 焦裕禄 D . 雷锋
  • 29. 这一年中国成功举办APEC会议;这一年中国申奥成功;这一年中国加入WTO;这一年被国际命名为“中国年”。这一年是指(    )

    A . 2000年 B . 2001年 C . 2004年 D . 2008年
  • 30. 为中国夺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优秀运动员是谁?(    )

    A . 容国团 B . 许海峰 C . 李宁 D . 邓亚萍
二、<b >综合题</b>
  • 3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简史(摘录)

    1931年5月沈阳民生厂用一辆万国牌载重汽车为样本,制成了第一辆民生牌载货汽车,发动机、后轴、电气附件、轮胎等是进口的,其余零件为自制。

    1953年7月15日,“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长春汽车制造厂动工修建。1956年7月13日该厂研制成功国产载重汽车,毛泽东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解放牌汽车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 (1) 材料中提到的“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 (2) 除长春汽车制造厂外,请你列举“一五”期间的其它建设成就。

    3. (3)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 32. 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1. (1) 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实行的土地政策。

    2. (2) 1953年,党中央为现实工业化的需要,决定对农业实行

    3. (3) 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运动。

    4.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5. (5) 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后果?

    6.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7. (7) 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连任成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谈到与中国关系问题时强调:中美两国是重要伙伴,两国建交后,总体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方向。

    材料二: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赴美访问。中国领导人表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探讨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措施。并提出中美两国要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政治稳定。

    1. (1) 请举例说明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2013年是中美两国建交多少周年?

    2. (2) 有同学认为美国经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没有必要与美国共同应对世界经济发展问题;还有同学认为,中美两国虽有矛盾,但应发展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国际重大问题。请简要说说你的认识。

    3. (3) 作为一名中学生,请就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谈谈你的愿望。(至少表达两种愿望)

  • 34. 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今年6月访问北京。在演讲中强调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的过程和全部事实都是很清楚的,无可争辩,也无可取代。两岸同胞应携手努力,共同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和深化来之不易的两岸关系和良好局面。

    1. (1) 材料中提到的“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由哪两个组织共同倡导的?

    2. (2)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两岸可以进一步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