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19-11-25 浏览次数:2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请将下列短文中加点的文字转化为恰当的化学符号,填在旁边的横线上:刚玉是宝石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一些刚玉由于混有少量亚铁离子 等杂质而显蓝色,俗称蓝宝石。

  • 12.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 (1) 从宏观知微观

      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2. (2) 从微观知宏观

      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 电子;

      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 ,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13. 请阅读以下摘自今年的《苏州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

    [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也均超标.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

    1. (1) 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资讯2]吴江某公司研发的一层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膜的专业术语叫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特殊设备和工艺制作而成,该树脂是一种超高分子量材料.

      制作这种薄膜的聚四氟乙烯树脂[(CF2CF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 , 其n值等于.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三、流程题
  • 14. 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中得到的“其它气体”中主要成分是
    2. (2) 现代工业常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气分离出来,此过程属于(选填“物理”、“化学“)变化。
    3. (3) 若用下面三幅模型图表示步骤②中反应过程,则从反应开始到完成的排列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4. (4) 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推断题
  • 15. 在如图转化关系中,生成物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②中,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改变。

    1. (1) 图中A是,它的颜色为B是,它的颜色为D是,H是
    2. (2)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五、实验题
  • 16. 根据下列装置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作气体发生装置(填字母代号),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此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用C收集氧气时,当看到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3. (3) 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时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 17. (2018九上·云梦期中)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的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钙,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

    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主要用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 (1) 小明依据资料显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先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松开手后,导管口有液面上升。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当,开始收集氧气。③收集满一瓶气体,并将集气瓶(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⑤检验气体。方法是

      实验结论: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 (2) 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③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

      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推导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3. (3) 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

      你的合理建议:

      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六、计算题
  • 18. 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7g放在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5.08g。

    求:

    1.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可制得氧气多少克?
    2. (2) 剩余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各多少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