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第三十一届2019...

更新时间:2019-12-28 浏览次数:19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高一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直以来,学界对过于封闭的专业文学批评颇有微词,常指责它们搬弄西方学术名词,话语呆板乏味,行文程式僵化,难以击中对象的要害。其中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学术规范之名,忽略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概而言之,专业文学批评固然深刻、严谨,(      )。因而,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 , 它有时候会沉浸于单纯理论操练的欢悦,在纯粹的阐释中迷失批判性力量,从而流于一种无效的分析。

        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因而都可能是批评家。这无疑有利于打破专业精英文学批评的壁垒,激活普通大众的话语热情,也打破专业话语对批评行业的垄断。在这个意义上,“微批评”因其微小而更易于回到对象本身,回到批评的初心。它_________,无所旁骛,能够在简短的文字中直抵根本,而无需漫无边际的铺陈和_________的延展,更没有_________的枯燥和_________的迂腐。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危言危行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言而肥 B . 仗义执言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古不化 C . 仗义执言    喧宾夺主    要言不烦    食古不化 D . 危言危行    虚张声势    长篇累牍    食言而肥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文本到文本、从理论到理论 B . 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 C . 专业批评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危险 D . 存在着蜕变为从理论到理论、从文本到文本的专业批评的危险
    3.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弱化批评现实感的学理性 B . 但其学理性常会成为弱化批评现实感的罪魁祸首 C . 但是其罪魁祸首是学理性弱化了批评现实感 D . 但批评现实感常常使得专业批评学理性弱化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然科学理解世界是对象化的理解,探求的是“客观性真理”,重在利用厚生;人文学科理解世界则是生命气息的互动感通,所探寻的是“启示性真理”,重在树德立人。人文学科研究一靠生活,二靠思想,三靠学问,其中关键在于是否“有我”,是否能站到精神领域最前沿,兴味充沛地回答时代之问,谈论学术发现。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大概可分三种:一是职业的,二是事业的,三是趣味的。

        职业的研究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熟稔于心,运用自如;其研究多是“因题为文”,如课题的设置、刊物的策划、会议的研讨、市场的约请等;其笔力多集中于某一点,发掘细密,心态上是“完成任务”。职业化有其必要,但满足于这一状态,就往往屈己从人,疲于奔命,很难施展才华;且过于单一,容易自我重复,也常使研究蜕变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套路”。收集、整理、甄别、归纳所有材料,借助一定理论把材料重新装置、分配、知识化,提出些观点和看法。不乏识见,却也易为成见、俗见。这类研究者不少,其中固然有“我”,只不过还未走出“小我”“私我”,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事业的研究是将治学视为全身心投入的名山之业。这类学者往往数十年如一日,筚路蓝缕,心无旁骛,苦行深学,视学术为生命;既高屋建瓴,质疑问难,又一砖一石,扎实筑基;对时代精神特具感知能力,鸿篇巨制粲然可观,识见规模远高同辈,引领当代学术思想潮流。其佼佼者强强联手,在保留学术个性前提下,构建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团队,秉持核心学术理念,斟酌古今,打通中西。其特出者孜孜于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体系的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其事业之发达与否关乎学科发展之盛衰。

        趣味的研究则是有灵性的精神劳动,是关乎生命价值、系乎人生况味的生活方式,因而研究者能够不慕虚荣,不从流俗;豁朗深邃,不拘一格,极具创造性和生命力。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却甚为重大,因为这种自动的工作不忮不求,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衍;总是蕴藏大量尖新学术创见,这是世间顶好的妙文,可惜凤毛麟角。

        上述三种治学类型,后两种研究有“我”,有“大我”,能将阅世、说理、论学三者合而为一,卓然而为学问大家。这些学术大家既有敏锐过人之思力,又有气劲神完之文笔;他们不仅是学问家,而且是文章家。他们的学术作品往往都是美文,不单能把理说圆,还有一种“余情”贯穿其中,显得从容、澹泊、丰饶,有余味,有气象。譬如,冯友兰、任继愈关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陶行知、林汉达的教育学研究,顾准、孙冶方的经济学研究……这些学术大家各自以完整的人对应完整的文化,是所谓“专家之上的文人”。

    (节选自吴子林《提升人文研究境界》)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文学科理解世界的方式与自然科学不同,它探寻的是“启示性真理”,重在树德立人。 B . 人文学科通过生命气息的互动感通来理解世界,它的研究依靠生活、思想、学问三方面。 C . 人文学科研究要“有我”,要能站在精神领域的最前沿来回答时代之问,谈论学术发现。 D . 人文学科可分为职业的、事业的、趣味的三种不同的治学类型,这三者间没有高下之别。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着重介绍了人文研究的治学类型、治学方法,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 B . 文章第二段指出人文研究治学类型的“职业的研究”的特点,并且指出它的不足之处。 C . 文章在论述“事业的研究”时,既分析了这类学者的共性,又具体分析了其中两种人。 D . 文章论述了“趣味的研究”不求功利,极具创造性和生命力,是自动的、常见的工作。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职业的研究大都是专业基础扎实,笔力集中,但仅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心态,困于“套路”,因无 “我”而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B . 事业的研究会全身心投入治学,专业钻研,感知时代精神,引领当代学术思想潮流,实现学理性建构,独创一格,推动学科蓬勃发展。 C . “趣味的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甚为重大,是自动的工作,不忮不求,竭尽全力,认真负责,蕴藏着大量尖新学术创见。 D . “事业的”“趣味的”治学类型能够将阅世、说理、论学合而为一。研究者不仅是学问家,而且是文学家,以完整的人对应完整的文化。
  • 3. (2019·三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他喃喃地道,怎么会?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的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做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 棒子没等到小王叔叔却等来了一个陌生的张叔叔,这一蹊跷的情节为下文他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埋下了伏笔。 B . 小说中反复出现“月光”形象,不但展示了那天晚上的特定环境,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与故事情节相映成趣。 C . 小说主人公棒子的形象生动鲜明:作为新四军通讯员,他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临危不乱,令人敬佩。 D . 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以静衬动,细致入微。
    2. (2) 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小说结尾部分说,“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这样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久乃别居。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从叔父吏部郎衡,有名当世,亦不之知,使守水碓,每叹曰:“舒堪数百户长,我愿毕矣!”舒亦不以介意。不修常人之节,不为皎历之事,每欲容才长物,终不显人之短。性好骑射,著韦衣,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于是自课,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入为尚书郎。时欲沙汰郎官,非其才者罢之。舒曰:“吾即其人也。”襆被而出。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而已。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毓初不知其善射。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毓叹而谢曰:“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迁尚书,以公事当免官,诏以赎论。山涛薨,以舒领司徒。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陈留周震累为诸府所辟,辟书既下,公辄丧亡,佥号震为杀公掾,莫有辟者。舒乃命之,而竟无患,识者以此称其命达。以年老,每称疾逊位。舒为事必先行而后言,逊位之际,莫有知者。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帝甚伤悼,赗赙优厚,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魏舒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B . 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C . 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D . 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舒曰/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2.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 . 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尚书令始于西汉,最初由宦官担任,掌文书及群臣章奏;魏晋以后,事实上即为宰相之任。 C . “九族”的说法与封建社会的刑法制度有关,封建社会实行株连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灭“九族”。 D .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舒外表愚钝,不修常礼。他年少时不被亲友看重,只有太原王乂了解他,常常在他匮乏时赈济他,他坦然接受而不推辞。 B . 魏舒为人坦诚,终被重用。郡中上计掾访察孝廉,他百天自学经籍而通过了答策,做了尚书郎,后又任职长史、太守、刺史等。 C . 魏舒技艺精湛,一鸣惊人。他任钟毓的长史时,钟毓因与属下比赛射箭人数不足而让他凑数,他发箭无不射中,满座震惊。 D . 魏舒简政爱民,不信邪说。他任冀州刺史时,施政宽大仁惠,取得了很好的声望;后因大胆任用“杀公掾”周震而生病让位。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

      ②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

四、诗歌鉴赏
  • 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注)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释】鸂鶒(xī chì):水鸟名。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邻西舍无相侵”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 . “蚕娘洗茧前溪渌”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C . 本诗末尾用一“熟”字收束,描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D . 晚春本是山中忙碌的季节,然而本诗作者却并非重在写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但宁静中可见农忙,可谓景中有情,景外有人
    2. (2) 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五、情景默写
  • 6.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自责而回头不迟:
    2. (2) 《滕王阁序》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 (3) 《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六、语言表达
  • 7. 右面是某教师给高三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学习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 8. (2018高一上·会泽月考) 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七、材料作文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树不可长得太快。一年生当柴,三年五年生当桌椅,十年百年的才有可能成栋梁。故要养深积厚,等待时机。

    ②人的核心竞争力超过一半来自不紧急的事:读书、锻炼身体、与智者交朋友、业余爱好……

    ③宜勤勿懒,宜急勿缓,迟之一日,悔之已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