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集团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19-11-27 浏览次数:26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 古猿 B . 元谋人 C . 北京人 D . 山顶洞人
  • 2.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说法错误的是(    )
    A . 稻、粟和黍的栽培,最早发现于中国 B . 原始农业最初主要是“刀耕火种” C . 打制石器的出现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D .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 3. 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①出土的稻谷    ②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房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4.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的(    )
    A . B . 炎帝 C . D . 黄帝
  • 5. 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
    A . 财富多少 B . 品行高尚 C . 治水有功 D . 家庭谱系
  • 6.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他”是(    )
    A . 仓颉 B . 伶伦 C . 嫘祖 D . 大禹
  • 7. 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 B . 迁都导致社会动荡     C . 外族入侵 D . 统治者残暴,残害百姓
  • 8. 制度的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郡县制
  • 9.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   )

    ①兵马俑   ②司母戊鼎     ③甲骨文     ④铁农具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其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其中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勾画出来的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 指事 B . 象形 C . 会意 D . 形声
  • 11.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②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③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④统一度量衡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2.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巩固了周王室 B . 给社会带来了灾难 C . 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D .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 13. 小明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的资料,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 商汤灭夏 B . 武王伐纣 C . 春秋争霸 D . 战国七雄
  • 14. 战国时期,社会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西端的是(    )
    A . 秦国 B . 齐国 C . 楚国 D . 魏国
  • 15. (2018七上·柳州期末) 在公元前356年后的秦国,一个农民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这得益于(  )
    A . 管仲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盘庚迁殷 D . 农民起义
  • 16. 我们的家乡是山东省阳信县,“县”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由来已久,这种制度最早开始于(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春秋时期 D . 战国时期
  • 17.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记载中描述的应是( )
    A . 都江堰 B . 长江三峡 C . 长城 D . 灵渠
  • 18. 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思想家,他认为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老子 C . 孟子 D . 墨子
  •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 . 有教无类 B . 温故知新 C . 因材施教 D . 仁者爱人
  • 20.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 . 孟子 B . 墨子 C . 庄子 D . 韩非子
  • 21. 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制国家的名称一样。”请问新来的历史老师姓什么? ( )
    A . B . C . D .
  • 22.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 )
    A . 推行分封制 B .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 推行郡县制
  • 23. 战国时期,各国“车途异轨,……文字异形。”秦兼并六国,实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后,下列情况不存在的是( )
    A . “车同轨”,车辆通行无阻 B . 商人交易使用圆形方孔钱 C . 各地官员均用小篆体写告示 D . 农民缴税用的“斗”容量不同
  • 24. 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没有关联的是( )
    A . 统一文字 B . 强征赋税 C . 严刑苛法 D . 修骊山陵
  • 25. 张鑫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 商鞅 秦孝公 B . 陈胜 吴广 C . 项羽 刘邦 D . 李斯 秦二世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3分、共50分)
  • 26.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1. (1) 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这一远古居民生活在哪一流域?
    2. (2) 图二的文字碎片出土于河南安阳,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请写出它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3. (3) 图三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
    4. (4) 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27.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卫鞅为左遮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 (1) “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本内容,说说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 (3) 材料三表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4. (4) 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得摘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 28.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孔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材料三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是谁的石像?他生活在我国的什么时期?他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 (2) 据材料二和图二,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 29. 制度创新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如图所示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史前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
    2. (2) 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材料三描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3. (3) 材料四表明秦朝实现统一后,创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4. (4) 依据材料五,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