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两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开学考...

更新时间:2019-11-28 浏览次数:219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佳木斯期中) 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   )
    A . 沙尘暴起,飞沙漫天 B . 微风拂过,炊烟袅袅 C . 阳春三月,花香袭人 D . 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 2. (2019·成都) 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 . 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 . 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 . 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 3. (2019·淄博)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B . 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 C . 丙图: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D . 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 4. 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吸收热量,温度也可以升高 B . 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一定升高 C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 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
  • 5.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棉花燃烧,是活塞与内壁摩擦生热使棉花内能增大造成的 B . 棉花燃烧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 .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 D . 通过此实验可以验证热转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 6. (2019·内江) 在热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同时升高 B . 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 . 新型燃料汽车实现了“零排放”,其效率已达到了100% D . 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应该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 7. 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 . 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 . 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 . 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
  • 8. 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干泥土

    比热容/(J·kg-1·℃-1

    4.2×103

    0.84×103

    2.1×103

    0.88×103

    0.39×103

    A .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C .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 . 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
  • 9.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同时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A B . 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 A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B,A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D .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A流向B,B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 10. 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图是武汉江滩公园中安装的一款太阳能 LED 路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LED 灯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的 B . 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时可以发光 C .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D . 太阳能电池板旁的蓄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 12. 把餐巾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A端,放在支架上.吸管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如图所示,手持用毛巾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A端,A端会远离橡胶棒.靠近吸管B端,B端会靠近橡胶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管A端带负电,B端带等量的正电 B . 吸管A端束缚电子本领比餐巾纸弱 C . 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 . 与吸管摩擦的餐巾纸一直不带电
二、填空题
  • 13.                    
    1. (1) 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是现象,说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选填:“加剧”或“减缓”)
    2. (2) 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界。内能

  • 14. 如图,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通过灯 ,它们是联。当S1、S2闭合时,电流通过灯。当S1、S3闭合时,电流通过灯。当S1、S2、S3都闭合时,电流通过灯,它们是联。

  • 15. 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实验时,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
    1. (1) 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分别加热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记录温度。上面表述中错误的是
    2. (2) 实验时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升高的温度的不同;也可以观察,所需加热时间的不同。
    3. (3) 综合分析实验结论是:不同物质,在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4. (4) 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三、实验题
  • 16.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水,烧杯中盛有20℃、质量为100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原来酒精灯中有16g酒精完全燃烧后还剩余酒精13g。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1. (1) 水沸腾过程中形成大量气泡,冒出“白气”,烧杯中的水温度 ,内能(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2. (2) 加热至沸腾,水吸收的热量是J
    3. (3) 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则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为
    4. (4) 小明把100g的水加热至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作出图像,发现从第3分钟到第6分钟水的质量减少了3g,设整个过程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则1g100℃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J的热量。
四、作图题
  • 17.                  
    1. (1) 小明发现,公交车后门的两侧扶手上,各装有一个按钮,相当于一个开关,想要下车的乘客只要按下任何一个按钮,装在驾驶台上的电铃就会发声,提醒司机有乘客要下车,如图所示,请将图中元件连接成符合要求的电路.(导线横平竖直)

    2. (2) 请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导线不能交叉,导线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

五、计算题
  • 18. 用煤炉烧水时,将10L的水从20℃加热到100℃,燃烧了1.4kg的烟煤。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烟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试求:
    1. (1)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 (2) 该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是多少?
六、综合题
  • 19. 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某汽车发动机是以92号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其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如图所示,表中给出了发动机的相关数据(空燃比是指汽缸内空气和燃油的质量比)。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时,

    1min内完成的工作循环数

    2400次

    气缸内汽油和空气混合气体的密度

    1.3kg/m3

    气缸的工作容积

    2.0L

    汽油的热值

    4.6×107J/kg

    发动机最大功率

    82.8kW

    空燃比

    12:1

    1. (1) 图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是
    2. (2) 一个工作循环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